APP下载

论《桃花扇》深沉的文化反思和历史厚重感

2018-01-09阮志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历史意识桃花扇

阮志芳

摘 要 孔尚任《桃花扇》借历史事实发兴亡之感,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反思意味。究其原因,本文抓住作者亲历朝代交替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识,借助历史现实,用令人唏嘘的悲欢离合,来展现深沉的时代兴亡之感,全方位解答了作品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的探求和反思。

关键词 历史意识 历史现实 时代兴亡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桃花扇》是文学戏剧史上最优秀的历史剧。康熙三十八年,剧本甫脱稿,“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时有纸贵誉。”(《桃花扇本末》)此后京城搬演《桃花扇》“岁无虚日”。300多年来,《桃花扇》或被改编为影视,或继续活跃于舞台,或作为文学读本,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其中的奥妙何在?

研读完作品,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便一直压在心头,长久的挥之不去,尤其是看到一生都在为南明王朝奋勇抵抗清兵的史可法顿足痛哭,沉江殉国时,越发觉得它真真切切传达出了“兴亡之感”。 但这只是浅层次的,作者主要借历史的框架抒写了“无崩地解”历史巨变之后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的探求,以及对那个时代的文化反思。

用历史题材作为背景来创作文学,我们认为题材本身并不是作者的关注点,最终指向是借助这段历史表达作家的意图。

孔尚任曾经受到康熙皇帝的“优容之恩”,从布衣之士破格提拔为国户监博士,可谓平步青云。但是他一直关心天下大事、国运盛衰,用自己的心灵去倾听时代的脉搏。特别是对于“弘光遗事”感触颇深,历二十年不变,时辍时续,最终撰成感慨明朝兴亡的《桃花扇》传奇。

这也与孔尚任的生平经历和痴迷历史的心态息息相关。孔尚任在少年时代和读书石门山时期,已对南明兴亡引起注意。这期间,他曾从亲友处采取轶闻,又从诸家记载中撷取史实,准备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传奇。而在之后的仕途中,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内心充满家国之痛,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因而所作诗歌也大多具有浓重的悲叹历史兴亡的感伤情调。“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警示似还历历在目,如今面对人们轻易淡忘亡国悲哀,甚至无动于衷,孔尚任不免痛心疾首。而更重要的是,明清易代的社会大动乱和老大帝国一旦灰飞烟灭所引起的巨大震惊,促使他迫切地希望从历史的反思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

正是带着这种难以解脱的兴亡感慨和反思历史的现实感受,以及士大夫文人心怀天下的经世精神,孔尚任创作了《桃花扇》,以凄清痛楚的笔调,描写了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歌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他对明末清初动荡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忧虑哀伤。

《桃花扇》明线是才子佳人,暗线却是家国天下。其所叙明朝及南明史事,大多据实书写,即作者自己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这种忠于客观史实的精神,在明清传奇史上实属前所罕见。且他自己在《桃花扇·凡例》中说道:“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也即并不完全依照历史来写人物,孔尚任对剧中各类人物作了不同笔调的刻画,忠、奸两类人物的结局加了点虚幻之笔,例如剧中的史可法、阮大诚、左良玉等人物形象,都与历史人物有所出入。简言之,《桃花扇》中的艺术形象,大多是作者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

进一步看,孔尚任刻意把“南朝興亡,遂系之桃花扇底”,使故事情节百转千回:“总结兴亡之案”,“细参离合之场”,余韵于收场之际,隐寓深沉的文化反思。那些“实人实事,有凭有据”的历史事实,只是作为作者的“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的“兴亡之感”的艺术载体。任何优秀的历史剧都不是历史原貌的忠实摹写,而是作家主体情感的投射和映照,《桃花扇》也不例外。

作者所具有的历史意识只是让作品获得历史感的先要条件,更多的厚重感还是从具体内容慢慢散发出来的。

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

“传奇者,传其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桃花扇何奇乎?妓女之扇也,荡子之题也,游客之画也,皆事之鄙焉者也。为悦己容,甘鳌面以誓志,亦事之细焉者也。伊其相谑,借血点而染花,亦事之轻焉者也。私物表情,密缄寄信,又事之狠裹而不足道者也。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案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这种权奸祸国、党争误国的观点,正是清初许多有识之士总结明亡教训时的共同认识。其实不然。

我们来看看关乎南明兴亡的忠义武将和复社文人,从他们身上,更容易引发我们不断的思考。

左良玉为了复国不惜“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抚兵》),是一个“勤王报主”、“要与西南撑半壁”(《投辕》)的武将形象。听到崇祯吊死煤山,左良玉放声恸哭,哭声中包含了一个忠义之将无限的痛苦与深深的自责,其忠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到侯方域被逮入狱,加上童妃事和太子事,心急如焚,于是决心沿江东下,视忠诚为命根,也因此而自刎,可谓忠心耿耿。但打着清君侧、救太子的旗号致使江北移防,清军直入。黄得功也可谓忠臣,“闻报时如此忠,见帝时如此敬,夺驾时如此勇,毙命时如此烈”(《劫宝》),但在《截矶》一出中又把左良玉认作“心腹之患”,放下长江一线不防,却去燕子矶截杀左兵。史可法是剧中第一个忠臣,以“恢复北朝”号召四镇,迂阔不切实际。史可法受命督师扬州,第一反应是为自己能打击清兵,报效朝廷而欢欣鼓舞,丝毫没去想被排挤。他为齐集四镇共商量防河大计大费周折,令他感到“局已变,势难支,踌蹰中夜少眠时”(《移防》),为了国家安危辗转反侧、寝食难安。他 “日日经略中原,究竟一筹莫展”(《誓师》)可谓忠肝义胆。眼见“北兵”铁蹄入境,他急速半夜点兵,誓与“北兵”决一死战,无奈面对三千弱兵军心涣散,他束手无策。空怀殷勤报国之心,眼睁睁看大好河山被敌军践踏,怎不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哭声祖宗,哭声百姓”,以至哭得“一腔血,作泪零”,矢志不渝,宁死不屈,到最后面对江山换主的局势而难以挽回,投江而死、以死殉国,令人震撼。endprint

相较于这些忠义将军来说,《桃花扇》的主要正面形象——复社文人却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纵观复社成员所做之事:初写“揭帖”公讨阮大械,埋下了南朝朋党之根。阮大诚祭孔本意是求得谅解,不料却反遭毒打。后诸公子向阮大锁借戏,阮慨然应允却又遭痛骂,一切皆是复社首先发难,才为后面的党祸种下因由。后文中秦淮河水榭观灯,复社打出“复社会文,闲人免进”的灯笼,阮大铖熄灯表示退避,诸公子仍旧不依不饶,所以遭致怨恨。后阮大铖果然得势,大肆捉拿余党,复社诸人仍不知收敛,把写有“复社文开”的字样贴于廊柱,遂招致阮大铖灭门之举。朋党之争造成的恶果是,文争下内,武哄于外,致使清兵长驱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固然,马阮逆党专权,弘光昏庸,政治腐败,迫害清流,应负主要责任,但复社日日争门户,时时挑起祸端,却也不能辞其咎。”

不仅如此,被执念蒙住双眼的复社文人,不切实际,未能看清大局因势利导,豪无拯危应变之能。文中写到阮大械公报私仇逮捕复社文人之际,复社之人居然还要“到朝门外讲讲他(指阮)的素行去”。尤其侯方域更是复社文人典型代表,他身上有着书生的通病。一是名士风流,在动荡的年代依然春情难按,寻访佳丽;二是书生意气,无实际扶危救弱之本领。他虽然看出四镇矛盾,却束手无策,因劝阻高杰不听,索性便拂袖而去,最后降清并引清兵渡河。其意气用事,置国家兴亡于不顾,欲求独善,实则误国。可见复社诸人只是被时代激流卷进政治浪潮的书生形象,终将无力承担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重任。

孔尚任通过对这些现实的描绘,抒发了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发展的困惑情绪,升华为对历史现象的深层思索。

《桃花扇》历史意识的表显层次,是作品饱含着作者总结明亡教训的用心,但这不是孔尚任历史意识的真谛,而只能是他表达兴亡之感的艺术途径和媒介。正如文中所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两度旁观者,天留冷眼人。”(第二十一出《孤吟》)其中的感伤悲凉之深意力透纸背,怎能不让人生出许多感慨?这种时代感受,才是《桃花扇》的深潜层次。

孔尚任深沉的破灭感不简单指某一个朝代即明朝的溃亡,他所看到的是深沉的历史必然性破灭。在孔尚任的内心并没有像明朝遗老那样浓烈的亡国哀痛,他身处初清,虽对南明历史耳熟能详,但其实并无好感,他清醒的认识到明朝政治的腐败,也不乏对清朝统治者的赞扬。所以孔尚任对《桃花扇》艺术化的处理,强有力地刻划了这种无奈悲凉之感,其中无疑包含着刻骨铭心的末世情怀,对封建社会江河日下无可挽回的颓势叹息。

往往在戏的结尾最能凝聚作者全部血泪,体现创作主旨,亦最能展示社会矛盾和主题思想。《余韵》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次集中抒发,又是借以充分宣泄“兴亡之感”的神来之笔;最后一曲〔哀江南〕画龙点睛,七支曲子一气贯注,一曲悲过一曲,一句悲过一句,声声入耳,荡气回肠,不能自已。面对鲜血染扇,血染战袍,伤病残将、一派孤村夕照衰落破败的凄凉景象,即使分明是眼前事实,苏昆生却仍然固执的选择“不信”,作者借苏昆生之口吐露出一种苍老悲凉的历史感受。

恰如郭英德先生所指出:苏昆生的悲歌,不仅是对回光返照的南明王朝的凭吊,不仅是对三百年大明江山一旦覆亡的伤感,也不仅是对瞬息万变的历史兴亡的慨叹,在这些凭吊、伤感和慨叹的深层,涵蕴着对封建社会“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历史趋势的预感,唱出了封建末世的时代哀音!在这种时代的哀音中,流溢着封建末世文人心中破败感、失落感、忧患感交织躁动的感伤情怀。

对人生命运、对历史盛衰、对家国兴亡的深刻探求和感悟,这才是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孔尚任.插图版桃花扇[M].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 张燕瑾.历史的沉思——《桃花扇》解讀[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

[3] 郭英德.桃花扇底系兴亡——《桃花扇》的历史意识[J].太原:名作欣赏,1995(06).

[4] 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M].上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5]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意识桃花扇
孔聘之《桃花扇》與史實并未乖離考論
角色、身份与仪式功能:老赞礼与《桃花扇》的叙事时空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孔尚任《桃花扇》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小人物 大历史
用课堂小辩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那把遗失在岁月里的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