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018-01-09胡伟民吴开芬

农家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胡伟民?吴开芬

摘 要: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从花生的播前准备、生育前期、生育中期及生育后期四方面出发,对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论述,旨在进一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我国花生产量。

关键词: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花生产量居世界首位,花生的高产量能带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花生田间管理技术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发挥品种遗传潜力,通过栽培技术充分发挥花生的高产潜力。对花生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可以在提升花生产量的基础上最大化地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要想提高花生的产量,科学合理的配套技术是关键,如何通过相应的技术配方来达到花生高产栽培的目的,是花生栽培中要重点探究的内容。

一、播前准备

1.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原则。总的原则:结合测土配方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增施有机肥,重施磷钾肥,适当增施氮肥;重视施用钙肥,中微量元素配合,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施用缓释肥,确保中后期不脱肥。

具体方法:春播地一年一季的冬前或早春深耕,并同时将各种粪肥、有机肥等作基肥施入土壤。各种化肥于播前旋耕整地时施入土壤。一般亩施有机肥5 000 kg 左右,无机肥可施尿素10~20 kg、过磷酸钙40~50 kg、硫酸钾20 kg 左右作基肥或缓释肥50 kg,做到表层10 cm 土壤养分供应充足。基肥推广缓释肥,施用缓释肥能显著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夏播地采取前茬增肥培肥地力、当茬施肥补偿地力的平衡施肥方法。

2.精细整地,创造疏松土体结构。通过冬、春季深耕和播前旋耕,创造一个全土层深厚(1 m 以上),耕作层(0~30 cm)暄活,结实层(0~10 cm) 疏松的土体结构和上松下实的土层结构特征,实现气水矛盾协调、养分施贮平衡、热量升降稳定,为花生根系发育、根瘤菌固氮、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养分吸收,为花生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3.精选种子,确保播种质量。依据当地生产、生态条件和产量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品种, 机械化播种需选用种皮不易剥落的品种,机械化收获需选用果柄坚韧、不易落果的品。种。播前带壳晒种促后熟,打破休眠,可提高15%左右的发芽率。人工剥壳,剔除发芽、破损、霉变等不能正常发芽出苗的种子,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二、生育前期(播种期、发芽出苗期、幼苗期)田间管理

1.播种期。播种层5 cm 地温5 日内平均稳定在15℃以上为播种适期,在河北省省4 月20 日(地膜)至5 月20 日均可播种。在正常年份,地膜覆盖种植4 月下旬播种,露地春播在5 月上、中旬播种。夏播应掌握在6 月1 日至6 月15 日播种。适期播种的目的是要保证花生正常出苗,正常成熟。

2.种植方式。因为种植习惯,河北省大多平播,山东省多起垄覆膜种植。在机械化栽培要求下, 春播花生推广起垄、播种、覆膜一体化种植方式。春播地膜覆盖,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取得花生高产的重要保证。洇地造墒,足墒播种,一般播种深度为5 cm 左右,墒情好的3~4 cm,墒情稍差的5~7 cm,确保一播全苗,苗全、苗匀、苗壮是高产的重要保证。夏播一般抢时播种,采取播后浇“蒙头水”方式,促苗快发。

3.种植密度。春播平播行距40 cm,穴距16.5 cm,每穴2 粒,每畝10 000 穴。机械化栽培起垄种植, 行距40~45 cm,垄上小行距30 cm 左右,穴距16.5 cm,每穴2 粒,每亩10 000 穴。夏播种植密度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每亩12 000 穴。合理的密度与适宜的播期是实现夏直播花生高产的必要条件。

4.苗期草害。可人工锄草, 也可化学防除。花生为双子叶植物,使用除草剂除草,要选择适宜的除草剂类型,一般分苗前封地皮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 注意使用浓度、时期和方法,严格按药剂说明要求使用,确保使用安全,防止产生药害。

5.根据苗情追肥浇水。如果出现苗小、苗黄、苗弱等缺肥现象,应在花生始花期前,及时进行土壤追肥。一般每亩追施花生专用肥或复合肥20~30 kg,宜拌土撒施或开沟条施。雨前追肥,或追肥后立即浇水,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肥水一体化是花生生产的方向。

三、中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田间管理

1.及时防治病虫害。花生早期花,果位低,易入土,成针率高,应及早防治棉铃虫等虫害, 喷药防治在下午4 点以后喷药效果好。在生产无公害食品的要求下,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探索性诱剂等环保方式防治,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2.培土迎针。花生封垄前进行培土迎果针是解决滑针、高位果针入土困难的关键措施, 是平播花生田取得高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培土要做到沟清、土喧、垄腰胖、垄顶凹,便于更多的果针入土结实。目前推进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服务, 选用带施肥装置的中耕机一次完成中耕除草、深施追肥和培土等工序,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浇好开花下针水。初花期干旱要及时浇水,促进开花下针,增加有效花果(针)数,提高群体质量,增加饱果率。结荚期干旱也应及时浇水,促进荚果膨大,奠定果大果饱基础,但河北大多地区结荚期正值雨季,降雨较多,大多年份不需要浇水。雨水过多时应及时疏通沟渠,及时排涝防烂果,以保证花生优质高产。

4.有效化控防徒长。对水肥条件好或降雨多的地区, 造成植株生长旺盛的花生田, 可在花期连续2~3 次喷施多效唑或花生矮脚虎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 防止徒长与倒伏, 提高资源和投入的利用效率, 使干物质较多地向荚果分配, 从而提高产量。

5.叶面喷肥防早衰。对于基肥施用不足或高产田花生, 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喷施叶面肥, 是夺取花生优质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可于收获前30~50 d 喷施1%尿素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每次每亩喷肥液50 kg。每隔10 d喷一次,一般喷2~3 次,对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促进荚果饱满有明显作用。喷施1%申嗪霉素悬浮剂800倍液防治叶斑病,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四、生育后期(饱果成熟期)田间管理及收获入库

1.浇好饱果水。饱果成熟期干旱要及时浇水, 养根防止植株早衰,促进饱果,避免荚果被黄曲霉毒素侵染和成熟度好的荚果萌芽。浇水要避开中午阳光强照的高温时间,以免引起烂针、烂果。

2.及时收获,推行适期晚收。在搞好防早衰保叶的基础上, 要结合不同品种特性和长势情况,科学推行适期晚收。春播花生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收获。河北花生产区一般9 月中下旬收获,小麦茬夏直播花生收获期可推迟至10 月上旬。

3.晾晒入库。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入库,防止晾晒缓慢、库房储藏条件差等原因引起的黄曲霉污染和霉烂。晾晒方法分荚果带秧田间晾晒和荚果晾场晾晒,机械化收获田间带秧晾晒。鉴定种子是否晒干的标准:可用手搓种子,种皮易脱落、种仁易于切断、断口齐平,表明种子已经干燥, 达到入库储存标准。晾晒速度快,晾晒效果好,库房贮藏条件好,种用花生来年发芽率高,发芽势强,播后利于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五、结语

在现实生产过程中,花生栽培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制约花生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从合理的集成配套栽培技术着手,牢牢把握播前准备、生育前期、生育中期、生育后期及收获入库这四方面,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发展花生产业,改善花生品质,通过合理的集成配套栽培技术提高花生生产力,才能满足市场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娟, 汤丰收, 张俊,等. 我国花生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2).

[2]夏敬源. 加快花生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 中国农技推广, 2011, 27(3):4-8.endprint

猜你喜欢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