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安市人工增雨作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1-09巫志刚刘丽芳李焱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吉安市空气质量

巫志刚+刘丽芳+李焱

摘 要 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业务,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吉安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抓住一切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为提升吉安市城区空气质量做出积极贡献。基于此,对近期人工增雨作业对吉安市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情况做了分析并指出了不足之处。

关键词 人工增雨作业;空气质量;吉安市

中图分类号:P48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62

1 污染原因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其气候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气候,年平均风速相差不大,一般为2~3 m/s,地处吉泰盆地,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2 降水概况

2012—2016年,吉安市年平均出现降水的天数有132 d,

占总天数的36%。人工增雨作业的先决条件是作业地区必须有降水的可能性,这表明吉安市实施人工增雨的作业机会较多。

3 人工增雨对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下列空气质量数据以环保局在吉安市城区测站PM10监测数据(已质控,空为异常数据)为依据。

3.1 第一次人工增雨

作业时间为7月28日16:18—16:19,作业后平均降雨量3.8 mm,作业地点为青原滩头。

此次作业后,PM10浓度从17:00开始显著减小,除去较小的日变化后,效果仍旧明显,主要原因是此前持续的高温酷热天气,整体PM10处于一个高值,降水有效地进行了空气清洗,使得污染态势得到缓解。

3.2 第二次人工增雨

作业时间为8月11日11:37—11:38、18:20—18:21,作业地点为青原滩头,作业后平均降雨量分别为3.9 mm和5.6 mm。

上午作业后,PM10监测值有一个较为显著的降低段,此后PM10值一直处于一个较低位置,属于成功作业;而在傍晚作业后,PM10监测值不降反升,可能是火箭弹未能准确进入上升气流,与之对应的是作业后时段,系统性降水趋于减弱,也有利于污染物的重新积聚。

3.3 第三次人工增雨

作业时间为8月15日16:25—16:26,作业地点为吉州兴桥,作业后平均降雨量1.8mm。

此次作业后,PM10监测值同样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但与第一个有所区别的是,此次过程开始降低的滞后时间有所延长,原因之一是前期PM10浓度相较第一个个例并不算太高,而且天气系统的降水效率也有所减弱。

3.4 第四次人工降雨

作业时间为8月16日16:24—16:25、16:37—16:38、18:26—18:27,作业地点为吉州兴桥、青原天玉、青原滩头,作业后平均降雨量分别为2.8 mm和0.2 mm。

此次过程较为特殊,由吉安市联合、吉安縣、吉水县分别在三个炮点协同作业,效果很是显著。前期PM10的值已经处于50左右的相对低值,在三队作业后,直线下降达到30左右的绝对低值。

3.5 第五次人工增雨

作业时间为8月17日17:17—17:17、17:24—17:26,作业地点为青原滩头、吉州兴桥,作业后平均降雨量0.5 mm。

此次作业后,PM10值先升后降,对于污染控制并没有起到显著有利的作用,可能与当天的风向有关,云区部分处于远离城市运动。

4 结论

通过对以上5次人工增雨作业对空气质量影响分析来看,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前期污染态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单一作业且24 h降水量达小到中雨时即可对空气质量改善产生明显效果;第二,如果前期只是轻度污染,对单一作业的要求过于严苛,找准云区上升气流情况也只是形成一个面降水量级良好的效果,那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明显;第三,人工增雨作业面加大且降水量级可观时,对改善空气质量能产生显著效果,即使天气形势转弱也能控制住环境PM10的浓度。

5 不足

根据相关文献统计得知,把24h降雨量在6 mm作为降水强度与空气质量达标的临界点,当降水量大于6 mm时,降水对空气有明显的净化作用。而且,目前对于人工增雨的效果,国内外科学家较一致的认可度为增加降水在15%~25%。当按照增雨率15%计算时,即当自然降水在5.2 mm以上,理论上经过增雨后降水量将在6 mm以上。

此次粗略的先行调查并未与降水实况一一对应,而且人工增雨效果显现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以及风向风速的影响带来空间差异性。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吉安市空气质量
乌海市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贫 构建“遇困即扶”新机制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吉安市医务人员对待艾滋病态度研究
吉安市耕地资源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吉安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中学青年教师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看雾霾新闻,为提高空气质量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