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人 以史辨思

2018-01-09王晓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老兵战争诗歌

王晓君

语文是语言与文化的融合。“语”即“语言”;“文”即“文化”,从其功能的角度可理解为“以文化人”。而“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则是“本真语文”倡导的语文教育的文化力。这种力量,这种教化必须附着在一定的载体上,才能真正存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载体就是经典作品。当文化力经由经典作品转化后,这种教化作用真正发挥就有一个延迟的过程,而非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地显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濡染精神。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起于文字,达于精神的。只有当知识获得与素养积淀、语言训练与技能应用、文化传承与人格形成这三个层面互融共生,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完整人格养成。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粹,凝练、隽永的文字承载着时间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对学生情操的陶冶、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有极好的教化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说:应该把这些古诗文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但是事实上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中存在的偏重背诵,忽视诵读;偏重知识,忽视感悟;偏重步骤式赏析,忽视了古诗词在文化方面对学生的教化和濡染作用,自然也就谈不上融入血脉,成为基因了。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传承文化、形成人格,体现语文“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呢?笔者试以《十五从军征》一课为例,探究古诗词教学中文化力实践的策略。

《十五从军征》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叙述了一位从军多年的老人退伍回家,家中已是坟墓累累。面对破败的家园,死别的亲人,他老泪纵横。诗歌字面直白浅显,不着战争一字,却字字控诉战争,像一把利剑直指人心。但不管是战争还是历史,都离学生太遥远;不管是盼望还是控诉,诗中的情感浓厚复杂得让学生难以同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帮学生铺路搭桥,走进那段历史,走进这首诗歌。

一、解题谈背景,了解诗歌历史文化背景。

这首诗歌的题目交代了两个内容:十五岁,跟着军队出征。开篇第一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就给我们介绍了老兵一生的经历。这是一位15岁参军,80岁才得以回乡的老兵。这里就要介绍一下古代的兵役制度。

周代、春秋兵役期限,其周期一般為二年,即头一年的暮春出发,至来年的十一月以后回归。《诗经·小雅·采薇》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第一年前往戍边:杨柳依依,薇柔,暮春。第二年戍边归来:雨雪,薇作,岁暮。

到了汉代,实行全民兵役制度男子廿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正卒(丁男、正丁)戍边一年。材官骑士现役两年。服役期满后,役男即可返乡,不过仍有随时应召服役的义务。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在这首诗歌中,这个老人从十五岁进入军队,到八十岁才返乡,其间历时六十五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首叙事诗,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劳动人民在传诵时,文人在采集、加工、润色过程为什么要写成这个数字呢?这就是乐府题材的批判倾向,夸张服役时间就是为了更好的批判战争的罪恶。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

这种基于历史文化背景的知人论世,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历史之门、文化之门。

二、想象加描摹,体会诗歌人物心理情感。

整首诗歌都是叙事,处处悲,句句悲。可是文中直接写悲的地方却仅有“泪落沾我衣”,作者将浓浓的悲情融入到老兵的语言、动作中,也融入到了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之中。怎样才能真切的体会老人那离我们遥远的悲伤?想象,只有想象才能触及那深沉复杂的情感。

这个老兵在这漫长的六十五年经历过什么?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询问乡邻的?80岁的老人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进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在我们眼中,这是凄凉、荒芜、杂草丛生、了无人烟的景象。可是在老兵的眼中,这里是他的家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家啊,你觉得在他的眼中,除了荒芜、杂草丛生,他还看到了什么?出门东向看,老兵看到了什么?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

这些想象充实了诗歌内容,也让我们有所感发,更近距离的体察老兵的心情,更深刻的理解了家,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重要性。在前方的出生入死、苦苦坚守,关键在于内心深处“家”的存在,来自于“家”的心理归依,来自于“家”的期待与支撑。那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心底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与灵魂归依。如果“家”失去了,那么一切卫国行为瞬间变得毫无价值,正面歌颂慷慨激昂,立即变为控诉与批判。这位老兵满怀期待回到家乡,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家园,内心支柱顿时坍塌。这时候再读“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是不是就更能体察老兵内心的凄凉?

叶圣陶说过:诗词不但要分析研究,还要综合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而想象就是感受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关注感性形象、具体情境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一起进入感同身受的心理状态。

三、比较并辨析,培养学生文化思辨力。

诗歌中老兵的经历只是众多遭受战争苦难的百姓之一。当我们在讴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丰功伟绩时,怎么能不想到江山是靠无数百姓的牺牲打下的?其实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十五从军征》就是这样一首诗歌,他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惨一生,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它不仅记录了老兵的一生,也记录着那个时代。endprint

作为战争题材的诗歌,这首乐府民歌从一位老兵回乡经历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我们一起来讨论唐代王昌龄

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看看这首诗歌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战争的?

《从军行》前两句写景,长云、雪山、孤城这些意象描绘了塞外的壮丽苍凉。暗、遥望又渲染了戍边所在地的荒凉冷清。但这样的环境也没有泯灭将士们火热的内心和激昂的呐喊。思家卫国的情感矛盾在这首诗歌中显然被卫国的情感占据了上风。现在读来,也觉得心潮澎湃。因为这种情感矛盾是直击灵魂的,她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最后再出示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因为战争,保家卫国的故事在每个朝代,每个民族都重复上演,但无论历史怎样螺旋上升,都印证了那句诗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這里已经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感慨,更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学生们对此不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只要知道这句话就可以了。

这里通过课内古诗,拓展到课外古诗,而且这首课外古诗是学生们小学时学过的。两首诗歌相互比较,学生对战争这个命题多少都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最后再以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作结。通过文化背景的了解、文化现象的接受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再到文化判断力的培养,我想,如果此时学生还不能用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就算是发出一声长叹,这节课就多少调动了他们的从接受到思考,再到批判的思维了。文化力的价值引领功能、人格润泽功能也就在这一声长叹中了。

文化力作为一个隐性的发展力,究其本质,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我们一直说,要多读古典诗词,那是会浸润到我们血液中的。其实,浸润到我们生命中成为血脉、基因的不是文字,而是伟大诗人的心智、情感、胸怀、精神。长期的浸润濡染,会感召呼唤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只有在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以文化人”,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旭东.本真语文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旭东.语文教育文化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兵战争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老兵
七月诗歌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老兵
象牙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战争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