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钱老这样上语文

2018-01-09侯丹丹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骨气故乡小说

侯丹丹

好的老师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更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点灯者。钱梦龙老师当之无愧是这样的老师。读完《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后感触很深,尤其是对钱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何为“三主”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理念的出发点、立足点,即学生是学习、求知的主动者。“以教师为主导”就是着眼于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要求教师要学会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必然呈现为一个“训练”过程。“以训练为主线”之“训”就是引导、指导;“练”就是实践、操作。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在训练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钱老的每一篇课例中都闪现着三主理念的光芒。这样的一本凝聚着钱老教学智慧的书,博大精深。下面我就以《故乡》《谈骨气》《中国石拱桥》《愚公移山》为例,浅谈钱梦龙老师的“三主”教学理念。

一、智慧开启个性化思考

一篇新的课文,学生自学后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钱老上《故乡》这节课开始之前,被告知学生没有问题。学贵有疑,于是,钱老决定上一堂“提问指导课”,一堂课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共有600多个。

经典回放:

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各提了20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得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板书: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闰土;四、杨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

生: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

(一)自读质疑,尊重感受。钱老根据学生的自读情况提出问题,尊重學生自读感受,站在学生“学”的立场上,考虑自己“教什么”和“怎样教”,从而把“人物形象分析”和“环境描写作用”作为本篇小说的教学重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钱老还通过适度的“示弱”来把问题交给学生,片段中“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把学生推到了课堂的最前线,老师则智慧的退让,让学生成为了问题解决的主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又着眼于学生“探究精神”、“思辨能力”、“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培养,把学生作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整理归纳,高屋建瓴。提问是学生的“前学习”,如何顺应学生的“学”而自然地“导”呢?600多个问题在钱老的整理、筛选下被有效地利用起来,紧紧围绕小说的特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类(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闰土;四、杨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主次分明,线索清晰。这七个问题既是对小说行文顺序的梳理,也是对小说特点的把握。钱老高屋建瓴,抓住文体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设问引导,导而弗牵。问题提出后的整理、筛选环节闪耀着教师主导的智慧。而问题解决的具体过程中也体现着教师的主导作用。请看关于小说中的“我”是否真实的讨论片段。

杨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个叫许广平的夫人吗?(笑声)

师:谁能回答?

生:迅哥儿是书中的人物,不是鲁迅。

生:迅哥儿是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师:这话说得多好啊!语言多丰富啊!录音机已经把这句话录进去了。(笑)

生:这是杨二嫂胡说八道。

师:那么“我”究竟是不是鲁迅呢?

生:《故乡》中的“我”,《社戏》中的“我”,还有一些鲁迅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如果不是,为什么都很相似?

师:这问题提得很好。这位同学把许多课文联系起来了,想得很广。那么你认为这样,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生:不是。

师:什么理由?(生不能答。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鲁迅写的《孔乙己》吗?

生:(齐)知道!

师:那里面的“我”是个酒店的小伙计。鲁迅卖过酒吗?

生:(齐)没有!

师:所以这个“我”是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

生:(接话)艺术形象!

师:小说的情节是可以虚——

生:(接话)虚构的!

师:你们真聪明!所以我们看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这作品的体裁是不是小说就行了。那么,《故乡》中的“我”是不是鲁迅自己呢?

生:(齐)不是。

师:为什么?

生:(齐)《故乡》是一篇小说。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呐喊》是小说集,《故乡》是从《呐喊》中选出来的一篇,当然是小说。(笑)

师:你们看这位同学推理得多好!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呢?

生:是鲁迅自己。

师:为什么?

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是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

师:对。以后看作品中的“我”会看了吗?

生:(齐)会看了。

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把现实中的鲁迅和小说中的“我”混为一谈。是因为学生还不懂小说体裁中人物的虚构性。钱老师抓住这一困惑,反问“‘我究竟是不是鲁迅呢?”把问题抛给学生,在学生努力思考而不得时,接着利用学过的《孔乙己》中的情节,唤醒学生的记忆,并追问“小伙计卖过酒,而鲁迅卖过酒吗?”再次思考这个问题,最终启发学生明了《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可以虚构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后,钱老以“<故乡>中的‘我是不是自己?”来引导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训练。因为《故乡》是一篇小说,所以“我”是虚构的不是真实自己。习得这一规律性的知识后,钱老马上让学生来判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是不是真实的自己。整个环节钱老“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的步步设问和不断引导而习得。其他问题的解决,也是围绕小说的特点,抓住人物(从主到次)、环境(社会的、自然的)逐一探讨交流,直至学生领悟《故乡》中“作者要唤起人民起来创造新生活”的思想内涵。钱老在这个过程中“导而弗牵”,绝不越俎代庖。

(四)培养习惯,教会阅读。在教师明晰小说行文思路的前提下,学生的理解才不会含糊。学生对《故乡》的“自读”不是“预习”,而是一种以培养自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训练方式。在老师教读之前,学生对《故乡》已经有了初步的解读,老师的“教读”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学生的自读体会浅者深之,误者正之,疑者解之。钱老教一篇文章不是“教懂文章”而是“教会阅读”。

把《故乡》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本身就在训练学生读小说的方法。让其明白,小说的自读提问也要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语文课就是“教读”课,“教读”就是教学生读书使之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故乡》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经历“无疑——有疑——无疑”读书“长进”的训练过程。自读质疑并提问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提问的水平就会逐渐提高,而提问水平的提高事实上就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生成大放异彩

在无疑处设疑,于不疑中生疑,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拥有者,是钱老师一贯的做法。这和钱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细节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课堂中即刻生成的问题。

例如《谈骨气》第一课时。钱老引导学生从标题和结构段落角度对《谈骨气》这篇议论文进行分析,在“写了什么”环节,学生在和教师的侃侃而谈中明白了《谈骨气》这篇议论文论据的选取与安排,是围绕前文中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话展开。其中,文天祥的故事表现了“富贵不能淫”,“嗟来之食”的故事表现了“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的故事”表现了“威武不能屈”。至此,学生对于《谈骨气》这篇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已经非常明晰。而钱老没有立即进入下一环节,而是在此环节生成处下足了功夫。

请看这个环节的片段。

师:你们看,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楚。对这一部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我不明白课文中说的‘大丈夫是由哪些人组成的。”

师:你看呢?

生:文章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当然有男的有女的,可这“大丈夫”……(众笑)

生:词典上说,大丈夫“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

师:是啊,所以女同学要提抗议了:难道我们女的就没有骨气了吗?(大笑)大家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孟子的这句话是在封建社会说的,那样的社会里重男轻女,认为只有男的才有出息。现在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男的女的都有出息,所以作者所说的有骨气,男的女的都应该包括在里面。

师:是啊,孟子是封建社会的一个代表人物,女的一般都没有社会地位,这是当时的社会现象。不要说封建社会,就是现在世界上的某些国家,女的也是没有地位的。

生:可吴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他为什么不把刘胡兰写进去?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吴晗为什么不写刘胡兰,却写了个文天祥?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讨论。请大家从文章里找作者要这样写的根据。

生:作者写古代的文天祥,是为了说明“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我认为是为了说明“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

师:啊,都说得很好。还有几句非常关键的句子,请大家再找找看。

生:“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师:对啊,作者举例,是要说明我们民族的革命传统。这个革命传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师:下面有句话,你们要注意“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这里说的是“每个时代”,那么如果写刘胡兰或别的当代的有骨气的人,当然也很好,但是从作者写作的意图看,符合要求吗?

生:不符合。

师:为什么?

生:因為作者要写的是我们的“革命传统”,文章选取什么例子,是由作者的写作目的决定的。

……

师:你们看,作者选择每个例子都是有道理的。我们每个时代,每种社会都有这样有骨气的人。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优良的革命传统。

(一)留有余地,及时生成。学生在钱老放手提问的环节中,生成了两个问题,第一处是“我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我不明白课文中说的‘大丈夫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第二处是“可吴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他为什么不把刘胡兰写进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问的艺术”,放手发问,学生有了发问的余地和空间,成为了问题的拥有者,这是钱老的习惯,而高明的钱老总能让课堂上的“旁逸斜出”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极好资源。对这类课堂生成的处理,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机智教学的表现。

(二)捕捉细节,导之深入。教师的导在这个环节也有充分的体现。首先,钱老师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有“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的整体安排设计,在这个“写了什么”的片段中,钱老围绕议论文举例议论的特点,抓住课堂上学生生成的“刘胡兰”这个例子不放手,刨根究底。其次,本来学生的大胆质疑似乎有点远离课文了,钱老却敏感地抓住了这个细节,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这样写的依据,言必有据,以文为证,给了学生训练的机会。因为所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民族的革命传统”,这必须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的观点相契合,所以课堂的生成一旦与之吻合,钱老就很快让它融入教学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不断地深入、强化,在细节处重锤敲打,从而将学生引向了文本的深处。

三、文道交融出新意

文言文教学中的问也是一种艺术,问得好就会做到文言教学的融会贯通。钱老文言文的教学,摒弃传统的文言串讲的形式,采取文言结合的教学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钱老通过设置“曲问”,来考查大家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这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文言教学方法。钱老师在《愚公移山》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曲问,给我们提供了精彩示范。下面请看钱老带领学生分析《愚公移山》人物的曲问片段。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些人物。大家说说看,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一)设置“曲问”,文言结合。“愚公多大年纪了?”“到底是90,还是90不到?”这两个问题,带领学生理解“且”的含义;问“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理解“叟”的意思。问“遗男有几岁了?”理解“龀”的意思。再如问“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着老愚公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理解了“孀妻”的意思。连环曲问,深入文本。人数的梳理为下面分析移山的任务、及第二课时分析“愚公笨不笨”“智叟智不智”“愚公是否无能”几个问题做了铺垫。学生在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下,做到了文言的融会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印象才会更深。可见钱老的“曲问”根本上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基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二)多维训练,深入理解。在这个曲问的过程中,钱老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进行字词教学,分析语言、讲解词语是语基的训练,同时,问题不直接问,指向学生思考的深入,是思维训练。夯实基础的同时,生动、活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消弭了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距离。

四、灵巧设计显精妙

如果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学将一片混沌。而灵巧设计不仅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还要课型新颖、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达到“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钱老《中国石拱桥》的灵巧设计,做到了这一点,显示了钱老的教学智慧。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上课前,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保密。课堂开始,钱老师不从阅读课文入手,而是试一试学生的说明能力。出示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挂图,不许学生打开课本,而要用自己的话来说明石拱桥的大拱和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出奇制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接下来整堂课围绕挂图通过“看图——画图——说图——用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打破常规、令人称绝的教学设计,训练了学生说、读、写的能力,思路清晰。

(二)有序提问,重点突出。课中的精妙,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并提出精粹的问题。钱老在根据赵州桥的说明得出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后,进一步提出“课文说明赵州桥的特点,一共讲了几点?”这一主问题,接着又设计了几个连续的问题,如“能不能把第四点移前作第一点呢?”“为什么应该先讲大拱呢?”“那么先说桥栏有什么不好呢?桥栏不是在上面吗?”“那么这座桥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呢?”。接着以“刚才讨论的关于赵州桥的两小段在整篇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一问,又带领学生进入到新一轮的深入思考中,顺水推舟,从而逐渐理清了文章结构,得出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注意顺序”的结论。品这些问题的同时,带领学生对文中用词的准确性进行咀嚼和揣摩,训练学生精准表达的能力。学生了解到说明事物要用词准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刻。钱老用新颖独特的语文活动,问得巧、问得妙,聚焦文本激活了思维。

(三)学以致用,以写促学。课堂的最后,钱老布置写一篇题为《介绍一幅教学挂图》说明文,用“看图作文”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说明文知识进行实践,课内得法,课外得益。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指导,从阅读时对语言的品味,到写作时对用词的推敲,都是基于说明文文体特征而展开的。这是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训练。课堂的三大主要环节,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可以说在钱老灵巧的设计主导下,课堂有序高效。

总之,在“三主”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钱老教学的每一步都是语文的手段、语文的思维,学生感受的每一层都是语文的技巧、语文的素养。以上对于钱老“三主”教学理念的解读,还只是冰山一角,但学习钱老师的经典课例后,入职快两年的我,对自己的教学认识更加清晰。打走进校门,打走上三尺讲台,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

猜你喜欢

骨气故乡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朽木颂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倾斜(小说)
拓展延伸
故乡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