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养老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8-01-09孙世会

科技视界 2017年28期
关键词:智慧养老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孙世会

【摘 要】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有助于养老服务的持续进步,更有助于促进养老供给侧改革。文章回顾了国外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在为老服务中的研究和应用,结合我国在为老服务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智慧养老促进产业共给侧改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智慧养老;供给侧改革;养老服务

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养老服务智能化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达136976万人,据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数量将为137702万人,2036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9349万人。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由于高龄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意味着人口结构的巨大转变,将对于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老龄化程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尽管快速老龄化使得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着严峻考验,但是也为老龄事业和为老服务产业带来了发展空间。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尤其是2011年9月和12月国务院相继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确立了大力推动居家养老,发展老龄服务产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思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发展,为老服务也正在转变着传统的服务模式,有助于老龄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推动了信息化时代养老服务迈向智能化。概括说来,智能化养老就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或者说,智能化养老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这些实践表明,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有助于老人更为独立自主的生活,为老年人提供更为有效的辅助,确保老年人能够在家和社区里享有独立和尊严的老年生活[2],有力地促进智慧养老领域供给侧改革。

2 发达国家和地区智能养老服务的研究

目前,手机、电脑和网络在老年人群中的推广程度越来越高,基于新技术不断创新,信息通讯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这些新技术也渐渐融入老年人生活辅助、健康管理、医疗护理等各个领域。

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最早提出了“智慧养老”的概念,也被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3]当时的“智慧养老”也叫“智能家居养老”,是指通过现金的管理技术、电脑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将老人、社区、医护人员、医疗、机构、政府、服务机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2.1 智能居家与生活辅助

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居家通过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合作推动下获得极大进展。“智能居家”一般用来指通过电子控制实现安全和便利的现代住宅,基本上配置了先进的自动系统,实现不同的预先编程设定功能。据统计,201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520亿美元,中国仅为304亿元。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智能家居普及率已经超过34%,而我国仅为4.45%。发达国家智能家居应用率高很大程度上受到智慧居家养老的影响。

近年来英、美、日等国发起了数项为老年人的智能居家技术应用项目,旨在减少老年人的依赖程度,并增加老年人的安全。在发达国家的养老机构中,不难发现房间内的大部分设施都可以通过遥控完成;床铺设计成一半为普通床铺,一半为升降床铺,避免与老伴儿分床;床上用品的布料为特殊材质,透气防水,方便老人换洗打理;如果长时间卧床未动,床垫下方的感应垫会报警联络紧急联系人;床脚边的感应毯,一旦踩上就会报警,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患者半夜下床出走……此外,自动喂餐机、血压计、血糖监测仪等一应俱全。[4]

2.2 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国外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体系主要由智慧养老服务主体、对象、方式以及环境组成。英国认为社会养老是最适合国情的养老模式,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在社区内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以提供给老年人多样化、快捷的养老服务。Andrew对英国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该体系集合了社会各界人力资源,用以为英国社区老年人进行服务,养老服务人员主要由老年人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组成,并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5]

目前,英国政府大力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和机构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等合适老年人的一站式服务项目。

2.3 机器人与辅助技术

老年人身体功能的下降、疾病的出现都会对老年人独立生活带来障碍。大量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机器人技术现在可以协助老年人或者有肢体残疾的人们。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也开始普及到各个发达国家养老院,它们可以在保证老年人隐私的前提下,代替护理人员工作,尤其是在亲人不便的时候照顾老人,作用更加突出。為了提高智慧养老水平,欧盟近年来积极致力于研发老年人全职护理机器人。截至目前,所开发的机器人已具备以下主要功能:通过穿戴式检测装置进行简单的医护操作,如测量血压和体温;提供简单的家庭服务劳动,如端水送饭、传递用品和开关电视等;参与老年人“偏爱”的互动游戏;通过视频保持同医护人员与救援机构的互动等。有分析认为,这种机器人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6]。但机器人技术虽然已经在老年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却由于其技术难题、成本、实际应用的缺乏等很难大规模应用。endprint

2.4 医养结合与服务监管

在很多发达国家,智慧养老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通过政府采购和服务定制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种专业服务机构购买服务。从而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对接与结合,将辖区内老人的基本健康与医疗需求统筹,选择医疗联合体购买服务,实行分级诊疗,解决养老体系,尤其是居家养老的老人健康和医疗服务问题,实现预防医学、老年医学、全科医学、社区医养结合一体化、全覆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业。

此外,作为养老服务管理的基层政府,相应地建立起可以与养老服务管理部门、各个社区养老机构、服务老年医院,并通过互联互通的监管系统来实现信息化的服务监管。包括包括实现政策法规、服务标准等公共查询服务,提供机构注册、审批、年检服务,实现投诉受理、结果公示的功能等。

2.5 社会联系和心理关爱

进入老年期以后,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转变,使得老年人群的心理也发生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感知觉、记忆力、智力、情绪和性格等多个方面,因此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关爱。莫瑞斯等人的文献研究指出,以科技手段来改善社会隔离、维持社会支持、增加社会资本或者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只有有限的一些干预研究得到确认。在这些当中,60%主要是讨论对新技术的利用率、接入、适应和态度,20%的研究是关于慢性病、残疾、教育和自我帮助的社会支持等,在有效性方面只有非常有限的系统评价。有少量研究确定了关键的理论框架用于思考科技发展和社会关系,包括科技接受模型(TAM)、计划行为理论、扩展技术、阿尔梅勒模型、计算机辅助监测(CAM)、电脑中介通讯(CMC)、定制、基于网络的电脑中介支持团体(CMSG)等[7]。

总之,国外对于与为老服务相关的科技成果的研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且形成了计算机科学、医学、心理学、老年学等等学科共同合作推进的阶段。莫瑞斯等人的回顾也指出,这一系列智能技术已经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协助老年人居家和社区中的安全和生活,尤其是智能居家、促进体力和锻炼的科学技术、跌倒的预防和监测、自我的健康管理等等。尽管也有相当部分还处于实验室研发和试用阶段,但是已經构成了很好的研究和实践基础。

3 我国智慧养老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于老龄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在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展开了有益探索。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中,特别指出“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现代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简称《计划》)。《计划》提出,期内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计划》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推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等。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若干企业将老年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作为重要方向之一,出现了一批为老服务信息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针对老年群体智能居家和生活辅助的终端设备供应商等。随着物联网技术与产品的不断丰富、宽带无线网络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覆盖家庭、社区的无线通讯能力已经不是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居家养老服务所特需的信息化装备已经达到了可以提供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的阶段。基于科技的老年产品和服务,仍然需要以我国老年人群的特征和需求为主,最终与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相结合,提供老年友好型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推动整个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8]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1 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

人口老龄化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关注和不懈的努力。除了依靠不断完善养老制度,更应当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老年人的生存环境,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老年服务的水平,让更多老年人分享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也有助于政府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推动政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

发展适用于智能健康养老终端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大容量、微型化供能技术,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和轻量操作系统。加强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与开发。突破适用于健康管理终端的健康生理检测、监测技术。支持大容量、多接口、多交互的健康管理平台集成设计。[9]推进健康状态实时分析、健康大数据趋势分析等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

3.2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养老

据相关专家预测,中国养老产业2020年将迎来5万亿的市场空间。比如,当前老人用智能手机、用网络的比例还比较小,换个角度看,正说明市场的潜力非常大。现在国内许多老年人,既有消费能力又有时间。让这些老年人习惯智能手机、上网购物,不仅可以撬动养老市场,创造新商机,更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实现“双赢”。

因此,充分发挥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资金、地方财政资金等财政资金扶持作用,推动各部门资金集约化整合和精准投放,加大对智慧健康养老的扶持力度,将有效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在养老产业市场竞争中,需积极探索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合作,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放大作用,通过发起设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与政府资金形成支持合力。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逐步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内容。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广。

3.3 建立老年健康档案云

精确采集养老需求信息。根据老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情况,精准、细化地统计老人及其家庭的需求。特别要统计鳏寡孤独和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特殊需求,把这些特殊需求“择出来”。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整合,依据医联体的现有数据,丰富老人的基本信息和有效需求信息,完善整个社会服务体系,以云数据为基础,将养老服务融入到全人群服务的大格局之中,在现有的社会服务体系中加上一定的适老内容。

3.4 为智慧养老预留发展空间

养老产业井喷式发展需要三个条件——需求爆发、政策推进、服务满足需求。由此判断,目前养老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此外,要为智慧养老预留发展空间。

一是,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二是,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三是,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公开医疗机构设立的基本标准、审批程序,严控审批时限,下放审批权限,及时发布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招标等方式确定举办或运行主体[10]。

【参考文献】

[1]智研咨询集团.《2017-202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R].2017-2-12,15-15.

[2]邢宇宙,黄晓行,刘建兵.《养老服务智能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A].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7-7.

[3]孙梦楚,高焕沙,薛群慧.《国内外智慧养老研究进展》[A].特区经济,2016(6),72-72.

[4]人民日报,《智慧养老悄然来临》,2017-5-26(22).

[5]王倩.社区养老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成都:华西2014.

[6]宁波日报,《智慧养老的海曙探索》,2017-10-9(14).

[7]陈渝,杨保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发展研究综述》[A].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

[8]吴诺.《都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信息化系统构建》[A].价值工程,2012,31(13):179-180.

[9]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智慧健康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工信部联电子〔2017〕25号).

[10]经济日报,《让健康服务业覆盖全生命周期》,2013.10.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慧养老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智慧养老的信息服务终端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