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的撰修及难产原因探析
2018-01-09张雨慧
张雨慧
摘 要:对于《明史》的探究,近百余年来硕果颇丰。贯穿整本书的指导理念和历史价值观、史馆大臣的史学思想以及特定人物在史书编纂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皆有著述。而《明史》作为二十四史当中的最后一部巨著,纂修历时95年之久,是正史中编修时间最长的一部。本文在肯定其史学价值的同时,旨在多方面探究其难产症结,分析当中蕴含的历史问题。
关键词:《明史》 难产原因 症结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b)-0244-02
易代修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清修《明史》即是如此。《明史》的纂修克服了史料收集等困难最终成书,这本史书除了以内容优秀闻名外,它编纂经历的95年时间跨度也让人既惊叹又困惑。纵观整个时代背景,其难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史料的稀缺与史馆的名存实亡
清刚建朝不久,对于前代的史实史料掌握并不完备,说是纂修《明史》,实则就是史官抓阄,抓到所得年份就对《明实录》进行抄录。《明实录》作为当时修史仅有的参考文献,其真实可靠与否暂且不提,“……查天启四年及七年六月《实录》并崇祯一朝事迹俱缺……”就成了修史过程当中的问题之一。虽然此外的实录都得到很好的保存,天启年间的实录也被要求尽快弥补,但仅凭这些史料就试图修成一部朝代史书未免太过局限。这一现象到康熙在位时期有所缓解,由于康熙帝起初对修史的支持,从而搜集到了诸多史料,同时“虽有忌讳之语,亦不治罪”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史料的客观真实性。史书的纂修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留下了四百多卷珍贵的初稿,虽然30年的时间稍长但至少有了可以称之为正规史稿的收获,这相较之前的纂修阶段来讲已经有了显著成果。但顺治二年开设的明史馆却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繁杂的史籍无从考订,史书的体例问题也无人探讨,基本的史学思想史官之间都没有交流过。到了清朝晚期,明史馆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没有好的时机和史料,这时的史官对如何修史、修怎样的史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统治者妄图尽快修史的愿望落空,修史工作便慢慢的搁置了下来。
2 康熙在修史过程中个人意志的转变
康熙在位时期,早年间对《明史》的纂修并没有大力提倡,而是对其进行了短暂的搁置,但这一时期的暂时停修和顺治时期是不同的。顺治当时无法编纂是由于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在现阶段则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有比修《明史》更重要的事,就是修《清世祖实录》。但这部史书的编写并未对《明史》整体上的纂修产生太大的影响,毕竟是自身所在朝代,其编修相较修前朝史则容易的多,不是单方面构成《明史》难产的重要原因。
《明史》能以精湛著称,康熙对其的指正关注是原因之一。修史对他而言,除了形成一部典籍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总结前朝的经验教训,为自己当政和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借鉴。但遗憾的是《明史》最终没能在康熙时期完成,起初对修史无比提倡的康熙帝到后来甚至以“……朕日理万机,精神有限,不能逐一细览……”的上谕来割裂他与《明史》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修史的30年时间里,康熙帝的付出不容小觑,他主张客觀评述前朝历史,为之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并在史料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先期康熙对《明史》极为关注,时常询问修史的进度,在要求仔细审订的同时又急于见成稿。就是在这一次次反复的问询和探讨中,磨灭了他对这部史书撰修的热情。
康熙是一位凡事都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的贤明君主,对待《明史》的编修也是如此。对他而言,特定时期史实甚至可以置于史学观之下,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史学观。但从当时来看,史官多为旧朝的亡国奴,要完全达到康熙个人的史观标准基本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不论是从史料还是到现阶段的编修,史料不实也是他难以承受的底线。“……大臣虽请速成《明史》,朕明知其无实,速成何为?……”隐隐表现出他后期对《明史》的失望,对于过去曾付出的心血扼腕叹息。也正是由于他的亲力亲为,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3 政治需求对修史的阻碍
《明史》开始修纂的顺治二年也是清军入主中原的第二年。易代修史本是正常的史学发展方向,但在时局不稳,百姓还未能得到很好的安顿的情况下,顺治帝同意赵继鼎等人提出的修《明史》的建议,是为了满足其政治需要。如何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理所应当的建立在或是取代先前汉人所建立的政权之上,并让臣民百姓们能够信服,是清朝统治者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4 贯穿始终的忌讳问题
易代修史在历朝历代都是相对敏感的问题,敏感大多来源于前后两个朝代不同的声音。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建立的政权,在百姓当中树立威信,一些敏感言论是不允许被提及的。清修《明史》的时候也遇到了这样的困扰,也就是当时说的“忌讳”问题。
顺治早期修史虽意在巩固统治而非真正的纂修史书,但在当时也已有所规定,即禁止参考《明实录》以外的史书修史,且不得参与和过问不是自己纂修年限的内容。到后期,由于史料不足,搜史范围扩大,提倡除了《明实录》以外的更多的官修、私修史书作为《明史》的参考文献。但“不许滥收”说明当时的忌讳程度依旧很深。因编修时毫不避讳当时清统治者重视的问题,并在纪年问题上采用南明年号而遭到株连的大有人在。
清军入关之际由于兵力薄弱,由明分裂而成的大顺政权和南明政权对其造成了很大压力,起初清统治者是想要与南明实行南北分治,但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南北经济实力均衡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到了康熙、雍正等时期,这种限制程度稍有放宽。主要由于清建朝已久,明遗民已逐渐接受当下的社会生活环境,后来私修的明史书中言语也并未像从前那么激进。但是“忌讳”问题一直贯彻到《明史》纂修的始终,这才是其成书慢,考订难,上报皇帝检阅屡屡受阻,最后导致修了近百年的最重要原因。如“殉节”的人物在清朝就略显尴尬。“殉节”的人主要分两种,依明清两朝的时间断限为据,一是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不向“叛国”者投降而殉节;二是由于在清初极力反抗清朝统治导致殉节。同样是为国而战,为国牺牲,但是在《明史》的纂修当中,清朝当廷只认为第一种才是人们所理解的广义的“殉节”。因清初政局极不稳定,后一种“殉节”牵连到时局,可以说只要认同第二种殉节,迎来的可能是更强烈的反清复明运动。这样带有色彩性和偏向性的认同也是“忌讳”的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史官对多方面史实等问题的不同看法和意见而产生的争议,也是部分原因。修史之初史料少,史官之间连最基本的史书体裁都没有讨论过,各心怀一家之所想,到后期就很容易产生分歧。史书的编修需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样才能使所修之史为信史。
《明史》的编纂经历近百年,成果虽然显著,但道路却十分曲折。我们今天所能了解到的历史可能并非历史本真,在修史过程中所历经的阻碍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后果。虚假的迎合时代发展的谎言出自它,真实的、赤裸的历史也出自它。《明史》之所以难产,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客观分析和理性看待。也因它难产,才会有更多时间收集史料并对其进行敲定,对忌讳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才使《明史》成为众多史书中价值较高的作品;同时却也使得清时期史学研究的进展十分缓慢。但作为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收官性宏伟巨著,其历史价值不会因为其难产而被打折或者抹杀的。
参考文献
[1] 清实录·世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康熙.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M].台湾:世界书局,1970.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起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 节庵辑.庄氏史案本末[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