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媒体电影的发展与美学价值

2018-01-09于海军蔡文武

出版广角 2017年17期

于海军?蔡文武

【摘 要】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就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形成的新的影像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旨在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对新媒体影像进行分类,并对这种新的电影表现形式进行美学价值探讨,从而促进新媒体电影的发展。

【关 键 词】新媒体;新媒体电影;美学价值

【作者单位】于海军,吉林师范大学;蔡文武,吉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微时代背景下数字艺术创意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196号)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J992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审美表达与技术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一种,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宽银幕电影到3D电影,从实拍到虚拟绘景,电影艺术从形式到内容无不追随科学技术的脚步,不断汲取科技的力量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在技术与艺术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电影独特的美学特征及审美诉求。

一、新媒体时代电影之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媒介形式已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的时代已经开始从IT(信息科技)向DT(数字科技)快速跨越[1],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创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电影的妥协,而是创新,是电影发展的过程。影像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互动化、虚拟化形成了新媒体电影发展的时代背景。所谓新媒体电影应该是开放的,它相对于影院放映、录像带和影碟播放的传统电影而存在[2]。新媒体电影的“新”是相对的,不具备概括性和实质性,是电影在媒介层面、技术层面的变化。以数字化、移动化、虚拟化、交互性等为主要特性的新媒体电影的样式将随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二、新媒体电影的电影之名

电影媒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电影审美的变化。在电影理论史上有关电影的本体论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电影现实主义、自然实用主义,如巴赞的关于“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克拉考尔的关于“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另一种是艺术纯粹主义,如爱因汉姆的“艺术与现实的不同一性视为艺术的源泉”,爱森斯坦的“吸引力蒙太奇”理论,以及卡维尔的电影哲学思考“电影银幕的边框是无限的”,等等。这些从电影本体上进行的思考都试图解释什么是电影或者电影艺术的独特性是什么。“什么是电影”的理论根基是电影媒介,传统的电影本体论建立在胶片电影的基础上,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电影生产的转型,当电影摆脱银幕与胶片的束缚进入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形态之后,媒介属性之变必然会使电影显现出不同的气质。

当电影与新的媒介技术相遇,即“电影+互联网”使得电影的营销手段、传播渠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影+互联网”转变为“互联网+电影”,这就使得互联网媒介从作为电影的一种传播渠道、一种营销手段变成电影的一种新的表达样式,即新媒体电影。

新媒体电影最重要的特征是与网络平台及网络受众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短片之间的新生事物,比传统电影更具灵活性和草根性,但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更有理想和抱负。新媒体电影具有传统电影的体量,即有完整的人物塑造、叙事结构、情节结构、画面构图、光影效果、气氛营造等,例如微电影《老男孩》《幸福速递》,网络大电影《道士出山》《我的哥哥是特工》等,都给人以深度的电影体验,不仅使新媒体电影争得电影之名,同时也拓展了电影美学的范畴。

三、新媒体电影的表现形式

1.微电影

微电影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适合在短时休闲状态或者移动状态下观看的视频类短片。微电影是广告与电影的跨界结合,这也造就了微电影播出时长短、投资成本小、制作周期短的“微”特征。这种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视频短片不仅满足了广告主的营销诉求,更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影体验。各种视频网站、网络平台纷纷举办不同主题的微电影展映单元,各大电影节也开始开设微电影竞赛单元,微电影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影像的需求。

2.网络大电影

网络大电影是指时长超过60分钟,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网络大电影的出现是基于中国电影发行渠道的一次博弈。中国院线电影年均产量600余部,除部分电影在院线上映、少量电影在电视电影渠道播出外,仍有为数众多的电影无法上映,这种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新媒体电影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同时也完善了电影的发行渠道。随着网络大电影市场运营的逐渐成熟,电影收益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网络大电影制作质量的提高。

3.VR电影

现阶段对于VR电影的认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種以全景视频拍摄为内容制作手段,另一种以虚拟拍摄、三维建模相结合进行故事文本的表现。两种模式利用头戴式显示器进行播出,观众的视角从此不再受到边框的限制。在电影的百年进程中,科技不断改变人们的观影体验,但从未改变电影的矩形银幕形式,人们一直都在四条边框的限制内进行影像创作与欣赏,VR技术彻底改变了电影场景的显示方式,电影景别的概念消失,电影叙事在以场面调度为主的长镜头中进行。虽然VR电影的互动性增强,沉浸感突出,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受到限制。如何使VR影像仍具有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导演兼摄影师吴樵认为,VR电影一定要以叙事文本为基础,脱离文本叙事就会使VR影片成为单纯的技术体验;要充分考虑体验互动,在进行体验互动设计过程中一定以受众的观影经验、心理需求、性别差异等为出发点,利用虚拟拍摄进行电影创作。目前大部分导演以短片的形式进行VR电影的尝试和探索。

4.交互新媒体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孙立军院长认为,电影已走过第一个时代即黑白胶片、纪录影像时代,第二个时代即有声彩色胶片时代,正进入第三个时代——新媒体时代。在他看来,第三次电影革命应该是交互式电影的时代。现阶段交互新媒体电影以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为主,将电影情节的多种可能提前进行拍摄制作,改变传统电影单线程的叙事结构为树状的多线程结构,观众根据自己的期待选择不同的情节段落,故事结局随着情节线索的不同而不同,观众的互动参与使得故事的结局难以预知。交互新媒体电影既具有交互的“即刻反应”,也具有电影的“沉浸体验”。交互新媒体电影要选择合适的表现题材进行创作,故事架构中要对交互点的设计进行精心考虑,充分结合新媒体的平台特点,在保持影像沉浸感的同时,进行交互选择的设置。

四、新媒体电影的美学价值

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3]。新媒体电影在丰富电影艺术表现的同时,不断地将新媒体特有的属性呈现在影像创作与表达之中,继而逐渐形成新媒体电影特有的美学价值与审美特征。艺术性质的观点是相对的、变化的,他们必须回应技术与文化的动态变革[4]。电影的美学观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变革。

1.新媒体电影的民间性表达

传统电影的美学价值往往在于表达文化或体现传统的核心价值,而新媒体电影则展现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它从一开始就聚焦现实生活、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草根的娱乐表达。新媒体电影的传播以互联网为平台,自由开放的网络是民间性表达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指出,媒介(技术)会创造一种新的环境,这种新环境使媒介“过时”并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人们开始习惯网络的民主、自由、开放,它已成为人类最大的社交中心,人们开始将审美体验与生存紧密联系起来,使得新媒体电影的审美情趣呈现与传统电影不同的特征,具有明显的主体倾向。这种媒介环境有利于新媒体电影创作主体实现自我表达,在个体的民间立场表达中不进行宏大主题探讨,以独特的视角关照现实生活,关注普通人对生活的思考,关注生活窘境与异化的思想状态,引发审美愉悦与精神共鸣,这使得以电影形式进行的自我表达成为新媒体电影显著的美学价值。

新媒体电影的民间美学倾向在其诞生之初就已显现。数字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普及,准入门槛越来越低,爱好电影的非专业导演、演员参与其中,形成了新媒体电影的创作群体。这种非职业性的群体自身就带有草根倾向,很容易将焦点集中在社会的底层,用镜头去展现小人物的辛酸苦辣,不断上演小人物的故事,这种民间行为与民间立场成为新媒体电影的个性化表达。

2.新媒体电影的交互式审美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新媒体艺术学者罗伊·阿斯科特博士指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和交互性。”新媒体电影的连结性和交互性使得新媒体电影的美学特征有别于传统电影。

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手机终端,新媒体技术都实现了受众观影行为的交互。传统影院的观影时间线性延展,观众只能按照作品的呈现内容进行欣赏;而新媒体电影的观影过程可以快速跳进,反复观看,打破了传统影院仪式化的观影方式,观众的审美愉悦在自由的选择中得到满足。

影像内容的交互是新媒体电影交互式审美的重要表现。交互式的新媒体电影既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又是审美体验的产物。影像的交互设计更加注重受众的心理需要,观众不仅可以沉浸在影像的艺术时空之中,而且可以将自身对故事的态度、角色的认知转化为交互行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影像表达,形成个性化的观影过程。

新媒体平台使得传者与受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形成交互。大数据之下,新媒体电影的创作者和受众形成了紧密的关联性。新媒体技术对作品的传播、受众的观影习惯甚至某部作品的收视表现进行数据统计,将现象背后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影响新媒体电影的创作,使技术成为创作与接受之间的纽带,实现情感众筹,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观众的每次点击、评论、转发,都会成为新媒体电影特有的审美过程,它将传统叙事与视觉艺术、交互性结合起来,参与的过程比影像展示的结果更让人沉迷。弹幕的出现,使得人们形成影像的线上围观,所有的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甚至是影像之外信息的表达与评论,为新媒体电影增加了新的审美元素。新媒体平台不仅使影片与观众产生密切的联系,而且在观众与观众之间形成信息的聚合与扩散,实现自我表达,使电影成为一种具有交互体验的艺术品。

3.新媒体电影的后现代表现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描述:首先,后现代主义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之后的一个历史时期;其次,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情绪,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新媒体电影的后现代特征主要表现为消解、去中心、解构、荒诞、反讽等。

新媒体影像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不仅因为数字制作工具的便捷、网络平台的快速传播等媒介优势,更重要的是新媒体电影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作为新媒体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新媒体电影不仅改变了传统电影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后现代语境下,人们早以不满足于现实主义的审美趣味,即便对现代主义带给人们的震撼与思考也已开始厌倦,审美开始由实用性走向娱乐性。新媒体电影内容表现丰富,从题材上消解了传统电影的主流表达,鬼怪题材、玄幻题材、武侠题材、搞笑题材的影像内容比比皆是;在主题表现上也消解了传统艺术的深刻意义,让观众在观赏影像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新媒体电影不仅在影像表现上体现出明显的消解印记,而且还消解了审美距离,更多地强调观众的参与性与沉浸性。审美方式的改变促使审美需求发生了根本改变,审美感受不再是远离审美对象进行的观察和体验,而是将想法与感受直接参与到审美的创作之中。面对以消费、娱乐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审美变化,新媒体电影凭借自身的媒体优势,不断创造出一个个受人追捧的热点。

碎片化的表现与接受成为新媒体电影后现代表现的突出特点,它打破了影像叙事的时空关系,以其独有的媒介特点形成新的审美体验与追求。新媒体电影不仅重新构建了影像的表现时空,而且就观众而言,影像的接受时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电影的时间不连续、跳跃、反复,过去、现在、未来不断交织在一起,情节与时间错位,重在表达某种内在的联系。碎片化的时间杂乱随机,使具体的时间游离于整个故事,凸显后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表达。观众的观影时间打破了影像放映时间的连续性,人们在散碎的时间里,如工作的间歇、上下班的路上等,只要稍有空闲就会使用新媒体终端随意进入影像的叙事时间,原本交错、倒置、杂乱的时间被再次重构,人们并没有因为时间的交错而感到混乱,碎片化的时间结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新媒体电影将影像空间与现实空间相融合,虚幻与现实交叉,观影空间的随机性解构了传统电影仪式化的觀影体验,传统电影固定在黑暗的空间中,而新媒体电影的观影空间则随着观众位置的改变而变化——观无定所,当影像空间与现实空间产生关联时便会形成一种新的审美体验。从宏观角度来看,碎片化也可引申为多元化,新媒体技术不仅让受众群呈现碎片化倾向,同时受众的消费需求也开始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媒体电影拥有了表达多元社会内容的可能性,很多鲜为人知、少有关注的题材故事开始流行于小屏幕。

新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改变着电影艺术的表现样式,新媒体电影以其媒介特有的优势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技术的迭代也使得其表达方式、审美诉求与传统电影截然不同,它已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 互联网+:从IT到DT[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

[2]李道新. “新媒体电影”崭露头角[N]. 人民日报,2010-11-26.

[3]尼尔波滋曼. 娱乐至死[M]. 章艳,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11.

[4]布鲁克·诺埃尔·摩尔. 批判性思维[M]. 朱素梅,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