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2018-01-09陈世和

贵阳文史 2017年4期
关键词:拱桥宜兴外婆

陈世和

江南水乡宜兴的拱桥,

三步一跨,五步一登,

蹭蹬出云烟水路上,

盛产才子的生命韵响。

苍然的历史剧场,

就在拱桥上。

如竖琴古色古香,

弓背弧形弹奏出几度沧桑。

坎坷的历史背景,

投射于白色的粉墙,

折射出教授之乡,

小桥流水的温润印象。

吴冠中的画笔,

拨弄出粉墙黛瓦的精致棂窗,

把水乡泽国的乡愁楔入,

记忆历史的唯美画廊。

徐悲鸿的骏马,

不能奔腾在青瓦小巷。

只能将力量的向往,

嵌入国人的心脏。

这拱桥,

似边关冷月,

罩在明末大将卢象升的头上。

透过拱桥,

卢象升看到了故乡宜兴的月亮,

他盘马弯弓情系拱桥,

每恨众寡悬殊,他仰天长啸,

陷入清军重围,他立马横刀,

抱憾遗恨,象升血洒疆场!

这拱桥,

放射出,

清初词坛第一人陈维崧的爽朗。

拱桥下,“一派酸风卷怒涛”,

维崧“残酒忆荆高”,只有激昂,

“燕赵事未消”,他没有悲凉。

宜兴人陈维崧的开山,

使阳羡词派在江南风云激荡。

纳兰的婉约与陈维崧的豪放,

成為清初词坛上的标高!

这拱桥,

弓形如月,

烟阁画坊,

飘散出清淳的阳羡茶香。

供春壶的流逸飞把,

宛如陶都婀娜的拱桥,

柔美多姿,阴柔而不夸张。

紫砂壶蕴含的陶具神韵,

品出的是真君子的品性力量,

是文墨书生月上兰舟的无尽想象。

这拱桥,

风雨飘摇,

是我的外婆桥。

外婆拄着手杖,

就在拱桥边,

乌瓦老屋的锅灶旁。

她干涸的老眼,

遥望着拱桥。

这拱桥,

是外婆心尖上的女儿桥。

对女儿回家的盼望,

是外婆生命的向往。

拱桥上,

再也看不见她的女儿,

穿着阴丹士林布的旗袍,

长发飘飘……

一次又一次遥望,

一次又一次失望,

外婆心如刀绞,

她的女儿早已消失于,

文革狂虐的风暴。

但外婆始终坚定地拄着手杖,

望着拱桥,

从60年代的清晨,望到90年代后的晚上。

102岁的外婆,

脸上写满了人世沧桑,

她对女儿的念想,

诠释了精神生命的顽强!

哦!

风雨飘摇的外婆桥,

摇晃在生命的时空隧道,

徜徉于我魂灵的无尽思想!

注:

① 宜兴人卢象升是明末五大名将之一,文武双全,镇守边关,后战死沙场。

② 阳羡,宜兴古名,阳羡词派在清初崛起,有苏辛豪放词的风格,以陈维崧为代表。

③ “残酒忆荆高”,荆指荆轲,高指高渐离。

④ 陶都,宜兴以紫砂壶名闻天下,故有陶都之称。

(作者系贵州知识产权协会会长、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组组长)

相关评论:

宜兴,是世和的外婆家乡,也是我母亲的家乡,在宜兴的和桥,80年代,我曾去过,家门口就是运河的支流,河里往来船只穿流不息。水路竟比陆路还发达。读世和的诗,让我仿佛看到那座座拱桥,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感受到人杰地灵的故乡。

—— 孙惟宏

昨晚,世和以特有的激情给我们诵读了他的新作《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我正好坐在世和兄的左侧,见到他读到诗的最后一部分的时候,声音一改前面的激越,变得迟缓、滞涩起来。透过世和眼睛里噙着泪花,我看到诗人怀念慈祥母亲的拳拳之心。

说老实话,对世和的这首诗,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最后的一段。随世和优雅诗句徜徉在整个诗文的我们,看到了宜兴石拱桥上白髪苍苍老外婆在飘摇的风雨中柱着拐杖企盼远行爱女归来的凄楚画面。

在这里,诗人是在描述他自己的外祖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盼归女儿,即世和的母亲张老师,望眼欲穿的实景。同时,诗的意境又将我们带到了千千万万个母亲对游子思念的无限深情中。——儿行千里母担忧,亘古不变。愿世上的母亲健康长寿!愿天上的母亲幸福快乐

—— 王晓丹 2017.9.26

世和兄《摇啊摇》诗,古今用意,新旧用语,世事兴叹,烟雨沧桑,家国感兴,乡关愁绪,亲人眷恋,都赋为一座座苍然古桥意象,一句句深切辞汇典故,一节节歌咏谣曲,一层层爱意涟漪。读之感动再三。

—— 张建建(文艺评论家)

诗人思如泉涌,情如井喷。全诗意象迭出,令人目不暇接;声律优美铿锵,叫人击节赞赏;句式长短参差,使人起伏情怀。一觞一咏之间,既发豪情万丈,又表拳拳之心。融宜兴古今于一炉,揽吴地日月于胸中。故乡风月,历史人物,传说掌故,亲人样貌,粉墙黛瓦,拱桥扁舟,烟雨迷离,水墨丹青……一首诗,百幅画,一部史,千般情。好一曲江南笙箫,好一个世和了得。

—— 常江(贵州商学院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拱桥宜兴外婆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破耳兔
唠叨的外婆
第二届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艺术展开幕
芦溪
水里的“小拱桥”
外婆的钱
邹蕴芳
外婆回来了
蛋壳与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