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研究
2018-01-09张亮
张亮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特定阶段,产能过剩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仅将产能过剩企业停产或限产,甚至是关闭使其退出市场的方式并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部内容。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能过剩;投资过热
一、科学把握产能过剩的内涵
产能过剩这一概念,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就是指产能供给大于需求,供给能力存在一定闲置。产能过剩是由于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现象,最终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和行业利润下降,甚至严重亏损,金融风险加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等,同时产能过剩还分为已出现的产能过剩和潜在产能过剩。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产能过剩并不是指在市场经济周期波动中暂时性的产能富余,而是指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特有的、存在较长时间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现象。
二、产能过剩的弊端
一方面是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有效供给不够。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一些过剩行业中,效率低、负债高的企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源,而银行担心信贷风险还不得不给予续贷和更多支持。另一边,行业内效率高、负债率低的企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同时,落后产能的存在还使得市场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回落,好企业的效益和创新能力也受到很大制约,最终影响到整个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且企业因为经营困难,导致职工失业,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的记录,甚至对社会的稳定和改善民生状况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诸多问题相互叠加、交叉影响,产能过剩矛盾愈发严重,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因此,化解过剩产能已经成为发展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三、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因素,又有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特有的原因。
(一)过度投资强调生产能力的过度投入,是过剩经济形态发生前期
一是市场需求滞后于过度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二是资金供给能力与投资主体发展阶段不相匹配,表现为过度融资、超额信贷供给,是一种非效率的投资行为;三是投资风险超过投资主体所能承受范围;四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均较差的投资行为,存在较大规模投资的配置效率损耗和投资生产效率损失,如落后产能。
(二)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则是过剩经济形态的呈现结果
重复建设即相同的产品、产业在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间进行重复投资,只有当厂商生产供给能力大大超过消费群体需求能力时,市场均衡则异化为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才属于不合理重复建设的范畴,需要加以抑制和治理。我国从生产到流通、从工业到农业、从一般产业到高科技产业、从产品到产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或隐含着结构趋同和过剩危机,这不能不说是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严重后果。
(三)企业过度竞争是前期结果的市场反应
非集中度产业尤其是原子型市场结构产业(如采煤、纺织、贸易等),这种市场下的企业数目过多、企业持续性过度供给,产品销售价格长期低于产业平均成本,生产要素报酬和单个企业利润均低于正常水平,并且生产要素和企业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向其他产业转移,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资源配置失调。加上产业过度供给和过剩生产能力现象严重,在一定竞争准则、游戏规则以及其他局限条件约束下,企业利润率长期持续处于正常水平之下,并且由于存在较高的企业退出壁垒,导致生产要素和企业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向其他产业转移。
(四)消费后劲不足导致产能过剩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传统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对钢材、水泥等行业需求强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长期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特征明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加上投资过热且效率不高,消费拉动经济后劲不足也是出现产能过剩原因之一。
四、化解产能过剩措施和建议
只有将产能过剩企业(行业)的生产要素,如土地、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转移到其他需求合理的供给领域,才可以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为工业经济提供改革新动能
各级政府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开展对地条钢等过剩产能整治及违规新增过剩产能行业专项督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及重点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多措并举使僵尸企业、无效产能逐步退出,腾出了市场空间,使有效供给得到释放,从而可以改善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去杠杆有序开展“破圈断链”工作,积极破解“企业担保圈”困境,防止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防止落后产能企业拖垮优质产能企业现象出现,以工业企业杠杆总体水平保持在可控区间为工作目标。还要大力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使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对上下游优质产业产生较大的正向拉动。
(二)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禁新增产能、清除违法违规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
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遏制已淘汰的落后产能“卷土重来”。特别是其中一些产能仍在违规生产,不能因为这些产能还盈利就可以当作“有效产能”保留,也不能因为这些产能时开时停就无视对它们的清除。一是组织核查,规范市场秩序。有关部门应定期深入开展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淘汰落后产能“回头看”和联合执法工作,严格核查去产能企业备案情况,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落后产能违法生产等情况。二是开展督查,确保产能真去真退。应对已确认落后产能生产企业,逐户督查是否按照“五个彻底”(彻底断电断水、彻底捣毁生产设备、彻底清理厂房、彻底没收生产原材料、彻底没收产品)的要求整治到位,严禁“以停代关”、异地迁建和死灰复燃等现象产生。三是健全制度,确保落后产能无所遁形。各地应设立打击过剩产能行业尤其是“僵尸企业”、“停产停业企业”违法再生产行为监督举报电话,在媒体和政府网站公布,24小时畅通,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endprint
(三)按照市场原则引导企业主动压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尽快重组
兼并重组是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引导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公司积极参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兼并重组,盘活资产,多元化发展。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淘汰过剩行业的“僵尸企业”,有序实现低效无效资产的退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筹集兼并重组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转移部分产能。
(四)多措并举做好去产能企业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应为去产能企业创造各方面条件,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编制职工分流安置方案、风险防范预案,对就业困难人员通過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帮扶,积极探索多渠道安置职工就业,确保分流职工再就业、有收入。作为企业本身应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依法依规制定职工分流安置方案,通过培训转岗,支持自主创业、劳务输出、内部退养和协议接触劳动关系等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努力做到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为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需处理好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需两端不是非此即彼。比如:一边是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边是一些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一面是制造业逐步壮大、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一面是名包名表、电饭煲、马桶盖、奶粉等消费需求外溢。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是需求侧或者供给侧单方面的问题,而是有效供给不足,供需结构错配。供需两端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因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主攻方向,并不是不重视需求侧的改革和管理,实际上通过需求侧改革释放需求潜力,不仅不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矛盾,而且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六)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升级,为工业经济提供消费新动能
消费是最终需求。从理论上讲,生产能力提升了,意味着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来,所以必然要求最终需求的马车消费得跟进,如果消费不足的话,就一定会带来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的实质问题,就是生产和消费,只有持续的消费,才有持续的生产,否则生产就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消费又需要收入来支撑,低收入必然带来低消费,低消费意味着带来内需不足、产能过剩、企业竞争和生存压力巨大、利润微薄、产业升级困难、大学生等就业难、员工彼此过度竞争及低收入压力大、企业及经济发展脆弱因此,因此,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品工业升级,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作用,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七)以“四新”促“四化”,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
即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一方面,以“智慧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着重发展新兴产业并逐步发展壮大。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对产品设计、供应链、生产、销售及内部管理等各运营环节进行全面升级,重点实施智慧化建设,实现智慧研发、智慧供应、智慧生产、智慧营销、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建立集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于一体的智慧平台,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向科学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另一方面,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产业智慧化”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实施智慧化建设,建立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平台,统筹并举,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化营销,由产品经营向用户经营转变,与用户形成良好互动,精准挖掘用户需求,打造全服务价值链,推动传统企业向“产业智慧化”转型,实现企业的系统生态再造,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
(作者单位:山东省中共滨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山东 滨州 256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