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018-01-09李保栓周继红李攀峰
李保栓+周继红+李攀峰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更为突出。双创背景下大学教育需要在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强,改革现有教学及实践课程的设置,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与措施,旨在改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与水平。此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为个人、企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性机遇。高校畢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政府、高校及毕业生个人应把握机遇,搭上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的顺风车,转变就业创业理念,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着就业观念落后和就业信心不足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约85%的大学生希望自己今后可以到机关、事业、学校、国企、外企等他们认为相对稳定、工作环境好、收入待遇较高的单位工作,而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中这一类只占10%,其他将近90%的岗位来自民营、小微企业。因此就出现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挤破头,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的尴尬局面。此外,大多数毕业生对于自身选择的专业就业前景不甚了解,对就业岗位、职业发展的信息也较为缺乏。信息不对称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困难程度,与此同时,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容易使毕业生缺乏就业信心。
(二)高校存在着学历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脱节的问题。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常年处于高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大众化趋势也加剧了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在具体教学安排方面,以专业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往往存在着低水平重复,与实践课程之间缺乏横向结合,理论知识无法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因而造成学历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脱节。
(三)政府层面存在着多头管理、信息不畅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涉及到人社、教育、发改、科技、团委等部门,存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问题。一方面存在部门间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重复采集、部门内相关信息采集不全的现象,降低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多部门多渠道发布的就业创业政策、信息过于分散,不利于大学生获取,对政策解读不全面、不精确,降低了相关利好政策的使用效率与实施效果。
二、抓住“双创”机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应树立广义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大众化就业”时代,大学生必须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要按市场经济需求实现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大力宣传自身就业能力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也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引导毕业生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突出个体优势,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
(二)高校应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提升就业创业教育水平。一要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应多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确定专业的设置及其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更加丰富,利用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二要开发创业教育课程。通过创业实践平台、创业训练项目、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方式,构建专门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们的就业创业意识与素质。在教学模式上,以项目化教学、模块化课程为主要方式,体现教师、学生双元主体互动的教学活动过程,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三要丰富课内外实践。对内,高校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创业比赛等活动,强化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训。对外,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通过设立“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高校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政府应统筹整合资源,提供精准就业创业服务。一要完善协调机制。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政府应当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会商机制,整合政策、资金、平台等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是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出台减税、表彰等政策,鼓励企业与有关部门联合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由企业冠名并对创业项目进行审批,全权发放免息贷款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创业指导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创客空间,搭建投资者与创业者、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三是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主动组织中小微企业集中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开发更多基层公益性岗位。同时,结合我市在旅游休闲、现代农业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需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生态旅游景点营销推广等领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俊;《双创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与考》;2016.08.24.
[2]符茂 ;《现代交际》 , 2016 (5) :125-126.
[3]张青;浅谈“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2016 (37).
[4]冯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 2016 (12) :00043-00043.
[5]刘蓓蓓;《“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2016.
[6]郑丹;《“双创”背景下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2016 (17) :61-62.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河南 郑州 4000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