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狱长夫人与劫持犯的孽缘丛生
2018-01-09心玥
心玥
一
在众多越狱犯人中,美国的伦道夫·戴尔是比较有特点的一个。他原本是一名雕刻艺术家,1981年他杀死了身强力壮的跆拳道教练凯利·霍根,被判处终身监禁。至于为什么要杀害凯利·霍根,伦道夫·戴尔给警方的唯一理由是他受到黑帮的指使。可根据他的口供,警方并没有找到他所指的对象。
伦道夫·戴尔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言语温和,给人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印象。在俄克拉荷马州的格拉尼特监狱,上至狱警,下至犯人,都说:“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即便越狱之后多年,当年同在格拉尼特监狱的犯人们回忆起来仍然这样说。
伦道夫·戴尔的眼睛透着艺术的浪漫,他还有交谈起来让人喜欢的嗓音,恰恰是这两点,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
在监狱里,他对每一个人都和和气气,并最大限度配合监狱的管理。这样,狱警对他放松了警惕。这是他越狱计划的第一步,这一步做得很成功。
典狱长兰迪·帕克的夫人波比·帕克,是格拉尼特一所中学的工艺课教师。在一次工艺制作比赛中,典狱长无私地把自己的夫人请到监狱,教授犯人制作陶器的方法与技巧。
伦道夫·戴尔和波比·帕克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波比·帕克31岁,有着金黄的头发,还有着迷人的脸蛋。
伦道夫·戴尔优雅的言行举止和蓝色的眼睛中表露出来的忧郁之情,以及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所表现的艺术天分,让波比·帕克放下了防备之心,甚至,都有点喜欢他了。
二
1994年8月30日,伦道夫·戴尔历经长久的等待,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典狱长的家在监狱范围内。这天,伦道夫·戴尔获得一次被派往典狱长家中帮助波比·帕克做家务的机会。
在协助典狱长夫人的过程中,他细心观察了周围的环境,发现没有守卫。他知道,自己处心积虑的越狱计划马上就可以实现了。
趁典狱长夫人不注意时,他在她的水杯中下了迷药。典狱长夫人很快就进入昏沉状态。他把她挟持到停在门外的车中,然后藏身在车里,用刀抵着她的身体,逼迫她驾车帮助自己逃出监狱大门。从此,他们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在警方的视线之中。
在休斯敦,他们拦截了一辆出租车到达港口城市加尔维斯顿,准备从那里乘船偷渡到墨西哥。由于当天遇到坏天气,船只无法出港,伦道夫只得返回休斯敦。
在被挟持后的几天时间里,波比·帕克曾三次给丈夫打过电话。每次丈夫问她身在何处,她都缄口不说。她只是说自己很好,请他不要担心,她不久就会回到家中。伦道夫·戴尔威胁她,如果她胆敢逃跑和泄露藏身地点,那么他将告知他的黑帮朋友,等待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的将会是死亡。
此后的几年中,为了逃避警方通缉,伦道夫·戴尔不停地变换工作。他带着波比·帕克居无定所,最后迫于无奈辗转到了得克萨斯州。
伦道夫和波比·帕克在乡下承包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养鸡场,二人化名为理查德·戴尔和萨曼莎·戴尔,安顿了下来——用伦道夫·戴尔的话说,他们总算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在得克萨斯州共同生活的这几年里,当与人谈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时,波比·帕克都是以伦道夫·戴尔的妻子自居。事实确是如此,他们虽然没有夫妻之名,但共同居住在一个车房里,过着正常的夫妻生活。
不过,养鸡场的工作更多的都是波比·帕克一个人负责。她就像一个从小吃惯苦头的农妇一样,做尽了养鸡场里的脏活累活,而伦道夫·戴爾却在一旁忙着自己的艺术创作。每当有人问,为什么理查德·戴尔——也就是伦道夫·戴尔——不帮她分担一些工作时,波比·帕克就说理查德·戴尔的心脏不好,这些繁重的工作对他的身体有害无益,言辞中透露着一个妻子对丈夫应有的关怀。
伦道夫·戴尔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逃犯,他很少离开养鸡场,很少和别人交谈。如果有事需要进城办理,通常都是波比·帕克出面,比如进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到银行用支票兑换现金等。
伦道夫的警惕心很高,与他的警惕心成正比的是他的胆量。在得克萨斯州,他曾数次和警察打过交道,每一次,他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没有引起警察的怀疑,最后安然地离开。
几年时间里,伦道夫曾多次开车前往俄克拉荷马州销售自己创作的艺术品。
2001年11月的一天,伦道夫还特地开车到塔尔萨参加一个书籍签售会。书的作者是业已退休的侦探查尔斯·萨瑟,而这本书中讲述的主人公正是伦道夫·戴尔逃亡的故事。伦道夫在签售会排队,得到查尔斯·萨瑟的亲笔签名。回到养鸡场看完这本书后,他还饶有兴致地拨通了查尔斯·萨瑟的电话。
在讨论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伦道夫对查尔斯·萨瑟说:“波比·帕克不是受害者,而是同谋。”所有人都以为波比·帕克已经被害,但伦道夫却反驳说:“她没有死。”查尔斯·萨瑟马上提高了他的警惕,希望伦道夫能给出波比·帕克活着的证据。或许是得意忘形,伦道夫竟然让波比·帕克与查尔斯·萨瑟进行对话。
查尔斯·萨瑟试图说服波比·帕克通知家人自己还活着的消息,并且建议她报警,波比·帕克说:“最好不要让他们知道,否则那样会更糟。”
查尔斯·萨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当即报案,但之后警方无论如何也无法查明伦道夫的下落。
伦道夫的这个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就连一些犯人也因此对他钦佩不已,而这也是他本人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情。
在此之前,伦道夫从事保安工作的时候,还曾和警察有过一段面对面的交谈。几乎每一次他和警察打交道的时候,都能表现得非常轻松和愉快。他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被警察识破其真实身份。
有趣的是,伦道夫·戴尔落网于一期名为《美国通缉令》的电视节目,这个电视节目是教人们如何抓捕在逃犯的。2005年,也就是伦道夫·戴尔挟持波比·帕克越狱之后的第十一年,他的邻居在收看这个电视节目的时候赫然发现他的逃犯身份,及时向警方举报。至此,波比·帕克也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与丈夫和两个孩子团聚。这时候,伦道夫已过花甲之年,而波比·帕克也从过去的31岁青春貌美的少妇变成一个满脸沧桑的42岁农妇。
三
让很多人非常不解的是,在11年期间,波比·帕克其实有很多次可以逃出伦道夫魔掌的机会,但她一直都没有试图行动过。在对警方的供词中,她说,如果她逃跑,伦道夫将会指使黑帮人物对她的家人不利。她爱她的丈夫,爱她的两个孩子,她不希望因此使他们置于危险之中。
她的这一说法难以解开人们的困惑,因为她是完全可以摆脱伦道夫·戴尔的控制的,甚至可以杀了他。只要伦道夫一死,她所说的危险就会被解除。她不仅没有将他杀死,还精心照顾他。
其实,波比·帕克被挟持之初,还只是被迫服从于伦道夫·戴尔。后来随着两人起居同步、日久生情,她主动放弃了逃跑的念头。
他们的身份,一个是逃犯,一个是典狱长夫人,但是情深意切,俨然一对夫妻。她是他的妻子,在这11年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一点,而至于伦道夫·戴尔是否真的爱她,却很让人怀疑。她曾给他写过情书:“第一次没有你的夜晚是叫人难以忍受的,我和你一起欢乐,一起做事,一起睡觉……因为我爱你。”字里行间,情意绵绵。
实际上,此时的波比·帕克已经钟情于这个艺术家杀人犯,她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她一方面对伦道夫感情至深,但是,另一方面,不时受到来自他的威胁。
她爱他,同时害怕他,她完全受伦道夫·戴尔控制。
这是一种畸形的爱情。
任谁也不能想象得到,当她日后重新回到家中,和丈夫啜泣拥抱的那一刻,她的心中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伦道夫·戴尔落网之后,谈起他如何控制波比·帕克时,他说:“一直以来她都相信,要是她逃跑的话,她的家人就会陷于莫大的危险之中,但我从来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不过是她自己认为罢了。”同时他还说,波比·帕克在和他逃跑的路上,已经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指的是人质对劫持者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当波比·帕克被劫持之后,生死大权操控在他的手中。伦道夫没有将她杀害,她对他心存感激。在受挾持的过程中,她甚至把伦道夫的前途视作自己的前途,甚至把伦道夫的安危视作自己乃至家人的安危。她把他当作了“自己人”。伦道夫·戴尔被捕后,她曾歇斯底里地大声叫喊:“我没有和他们合作。”
关于这个心理病症的由来,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于1973年:一个抢劫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实施抢劫,并挟持一男三女作为人质向警方提出条件,要求释放被捕的同伙。抢劫犯和人质被困在银行6天时间。警察布置了狙击手,做好了消灭劫犯的准备,但在关键时刻,其中的三名人质却把劫犯围了起来,使劫犯身处安全。劫犯被捕之后,这三名人质不但没有站出来指控,还拒绝向警方提供不利于劫犯的证词。他们竭力想要保护劫犯,使他免受警方的伤害。更让人不解的是,其中的一个人质甚至表示,她会等待劫犯获释,那时她将嫁给他。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由此在心理学得名。
根据美国法律,警方不得不以帮凶的罪名对波比·帕克提起控诉。她将面临10年的牢狱之灾,但幸运的是,她最终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身为典狱长,兰迪·帕克对妻子所做的一切深表同情。他说,他仍然深爱着她。
伦道夫·戴尔再次被送进监狱大门之前,他向警方提出请求,希望再见波比·帕克一面。他对眼前这个和他甘苦与共的女人说:“不要害怕,一切都已经结束,好好照顾自己。”他说,他曾经因为绑架她而感到万分内疚,但在和她相处的11年里,他感到很幸福,即使他的余生将在监狱中度过,他也不会后悔。
编辑 尼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