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NS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8-01-09胡庭艳谭旭杰董小刚胡芳张亚珍

科技视界 2017年28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行动研究

胡庭艳 谭旭杰 董小刚 胡芳 张亚珍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渗进课堂,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抛锚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已渐渐远去,而新型的混合式教学层出不穷,而SNS环境下的各类学习平台也逐渐成为了课堂外的辅助教学方式。为深入了解SNS环境下混合式学习的课堂效果,借助SNS平台的优势,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多维度的混合式教学,以此来分析SNS的协作学习方式的效果。

【关键词】协作学习;SNS;行动研究

0 引言

随着云技术、物联网等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移动设备中出现大量的的社交性软件,国外常见的有脸书、推特;国内的有微信、QQ、微博等这些Web2.0元素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社交性软件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传照片、视频以及其它的心灵鸡汤。美国2016年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提出[1],学生的学习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它们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现有的学习发挥出强大的力量,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模式和方法,增加混合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在当前教育技术环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社交软件进行辅助化教学,这样课堂教学模式就从传统的注重教师转移到注重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学生的共享互动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协作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教育研究也更加强调学习存在于社会交互的活动中[2]。

1 前期数据分析

在开展协作学习前,首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进行调研,来分析SNS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具备的可行性,为交互式协作学习的实证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上网时间,协作学习的认识,以及对网络协作学习的态度都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适合SNS环境的学习

现在的大学生都具备良好的上网基础设施,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运用的得心应手,这就满足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网络学习的前提条件。众多的研究资料也表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对开展网络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进行过协作学习,更利于在SNS环境中开展协作学习

SNS作为新兴的媒介,能否成为有效的教育媒介,最主要的因素是学习主体的应用态度[3]。通过问卷 调查发现,学生经常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而且大多数的同学都有意愿进行小组学习或已经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具备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充分的证明交互式协作学习可以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SNS环境中开展协作学习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2 SNS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1 平台构建

课题采用开源的UCenter Home来构建SNS学习平台,采用“平台+服务+应用”的设计思想提供了群组在平台中。Uchome是业内的一款开源SNS平台,采用PHP+MYSQL,从网上下载用于WINDOWS环境的软件,在安装 UCenter Home 2.0 之前,先在服务器确认已经安装过 UCenter,然后下载 UCenter Home 2.0 程序包到本地,按照說明进行安装即可,可以方便的实现二次开发。根据课题的要求,自己添加合适的功能模块。教师学生可以发表日志,参加群组学习,发起新话题,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等。平台中最核心的模块就是群组,群组中包含若干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登陆平台都有自己的主页。在主页中可以撰写日志,记录学习心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建立群组发起话题,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的话题进行交流沟通。

2.2 协作活动的开展

SNS环境下的学习也是一种混合式学习,分为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或者称之为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教师在课堂选用人大教授王珊撰写的“数据库系统概论(基础篇)”,这是国内数据库教学的首选教材。教材的理论性比较强,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领会数据库的应用,实践教学选择ACCESS数据库。ACCESS可以完成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并且窗体对象能快速进行UI设计,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感受到后台数据库的访问。课堂中教师以学生最熟悉的“成绩管理系统”为例实施案例教学,从需求分析、E-R设计、创建数据库和表、窗体、报表、宏将对象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小型的初级数据库应用系统,让学生加深数据库应用的理解。然后借助于SNS学习平台,同学们按照协作小组进行自主研发阶段,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学生碰到问题可以在平台上寻求帮助,教师和同学进行答疑,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堂中,也会挑出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进行E-R设计时,怎么进行合并,同学可以各抒己见,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讨论结论进行指导和纠正。

表1

2.3 教学效果

笔者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课程教学中,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进行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的考评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实验成绩采用期末小组内进行项目成果汇报和组间项目成果汇报的方式。期末各小组依次汇报了教学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组内或组间进行汇报时,能清晰的报告系统中所用的知识点,如何理论联系实践的。成员协作也从刚开始的合作推诿到最后的合作默契,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后测,90%的同学都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并且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所设计的案例项目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3 结束语

在社交软件深受学生青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借助社交网络来进行辅助教学一直是教育技术学者研究的内容。教育信息化程度越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越加丰富多彩,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当然开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少不了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花时间、精力来设计好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把课程中的知识点及其联系呈现给学生,借助于SNS平台,做好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答疑解惑、师生互动的引路者。

通过协作学习,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在协作学习中,能锻炼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协作能力,并配合其他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能在讨论交流沟通中学习新的知识,能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为了使协作学习顺利进行,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交互活动,每个个体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的展示,结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绩效的最大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ttps://wenku.baidu.com/view/2aae84daa21614791611285d.html.

[2]刘庆吉.基于SNS的协作学习平台模型的构建于实现[D].中山大学,2010:1-7.

[3]魏婧,魏荣,刘业政.大学生SNS应用态度对学习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7):26-31.

[4]孙燕,候菊芳,谭博.SNS对高校教学活动的影响及其应用[J].教师,2012(23):48-49.

[5]肖明.SNS技术在网络协作学习系统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 31(20):198-199.

[6]王丽娟.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协作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7]李亚娇,段金菊.SNS平台在促进深度学习方面的比较严峻[J].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12, 30(5):26-34.

[8]杨丽,何红霞.MOOC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5-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行动研究
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