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据点

2018-01-08王生铨

小说林 2018年6期
关键词:卫校祖辈汉语言

王生铨

我出生在湘西一个极为偏僻的山村,父辈祖辈父辈的祖辈祖辈的祖辈都是在石头缝里刨食的农民。虽然识字不多,但对文化的虔信却近于痴迷,不用有字的纸擦屁股便是很好的注脚。在他们眼里,稚时的我简直就等于大逆不道,因为我唯一的兴趣就满屋子找有字的纸,然后,一点一点撕碎。或许是我太过驽劣吧,发蒙之后他们过问我的学习的方式就是期末看看我的通知书,然后,一顿饱揍。为了逃避惩罚,我只能提前在通知书上下功夫,1啊2啊3啊都好对付,麻烦的是4和5,倘考了40多分或是50多分特别是50多分的时候,老师便遭殃了,只差骂他祖宗十八代。怎么这么不通情理,送我几分让我及格能死人了?……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研究老师为什么不喜欢我不让我及格成了我上学的主要任务,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逃学,打架,扯皮。我的母亲虽然只字不识,但极谙劝人之道。当我拿得出手的品行只剩下不偷东西一项时,母亲问我的打算,我答回生产队和她一起出工。母亲想了想,拿过锄头叫我过去,然后,叹息道:看,都没锄把高,怎么做得起工呢,在学校里混着吧,混到能做工了再回来,反正又不兴考学了,哦……许是彻底卸下负担的缘故吧,我不再纠结老师为什么不喜欢我了,同时,对学校也不那么讨厌了,到恢复高考的时候,我竟然变成了学校的招牌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但是,我的家人却一点也不肯相信。高考报名的时候,父亲死活都不给出报名费,最后,是长我十一岁已经成家并分开过的哥哥出的,条件是为他提一个暑假的瓦桶子。

进卫校后和校领导之间唯一的一次谈话发生在入校后一周。教导处周主任举着我的语文摸底试卷一边晃一边问我是怎么进卫校的,看看你的成绩!看看你的分数!我知道我考多少分,眼皮抬都没抬,答:周主任,你又没看我别的卷子,怎么知道我考不进卫校,告诉你,我就是语文分一分不要也能考上卫校!更惹周主任生气的是另一位仁兄,这位老兄听出周主任话中有话,大为生气:抄?我抄谁?我们学校我成绩第一,而且,我们学校是单独考点,没别的考生!寒假回家,父亲说我们队一个右派(文化的代名词)说我写的信格式不对。我很是不屑,同时,也很不以为然,不就是个格式嘛!哼……但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于是,我迷上了图书室,接着,迷上了文学。

1992年成人高考,由于我报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软磨硬泡后单位才勉强同意,并与我约法三章,不报学费不报路费且学习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和学医的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填志愿的时候,招生办的人告訴我,我的分数上了本科线,可以填本科,但是,我没填,因为本科没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学校之后我才发现我要学的是创意与写作而不是汉语言文学,以致临近毕业,教我古汉语的王大年教授要我考他的研究生时,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此前,我还上过刊大(骗子办的大学)。

好了,该说说《三岔塆》了,编辑要我写的是创作谈不是自传。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三岔塆》当创作谈读,与其说《三岔塆》是一篇小说倒不如说是一篇创作谈,再来一个创作谈确有狗尾续貂之嫌。

三岔塆绝非虚构,它就在我们县两河口乡格溪村的冠状界,寂静,荒蛮,原始,一如文本中交代的那样。在我们这,枞菌算得上山珍,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人栽培成功,能不能吃到全赖口福。去年夏天的时候,整个县城全是卖枞菌的,简直要成灾了,到了秋天却踪影杳然。眼看马上就要入冬了,为践行诺言——给一位北方的好友买枞菌,我决定自己进山去找,目的地就是三岔塆,离县城约二十里地的一座大山上。哪知,我们一进山就迷路了,不仅没找到菌子还把人弄得到处是伤,天快黑的时候才灰溜溜地下山,原来,向导并不知道路。《三岔塆》是当天在山里就想到了的。开头的时候,《三岔塆》只是一个场景,一段环境描写,和者也的情况没什么两样。我的向导是个ED患者,但是,从同他结伴进山之时起,我便把他想象成一个女人,一个带着个十岁男孩一起进山的小寡妇,并构想出这个女人的前生今世和与她进山的种种奇遇。故事是第二天想到的,这些都很容易,麻烦的是怎么写这个故事?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想了多久。这是我的痼疾。每当决定写一个文本的时候,我总是搜肠刮肚地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作品和自己之前写过的文字。我总是这样反复提醒自己:不要重复自己,更不要重复别人,哪怕极细极小的一点点。我总是耗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叫我的人物,我的故事,我的叙述方式,我的意趣主旨与人不同,与之前的自己相区别。我的一位要好的同事曾这样评价我:别人感兴趣的我都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别人都不感兴趣。我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辛苦异常,对于我来说,每一次写作都如一场大病。为什么要蹚这浑水呢?我常常这么问自己。但是,每次决定抽身离去并发誓永不回头的时候,看到的不是脚镣手铐便是鼻绳和鞭子,除了缩回壳里拼死抵抗别无他途。

谨以此文献给三岔塆——最后的据点!

猜你喜欢

卫校祖辈汉语言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认识你自己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浅谈中职卫校英语课堂常遇问题和应对策略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提高卫校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析卫校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功能实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