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的生态习性及高效繁殖栽培技术
2018-01-08李卫文程文军赵伟王爱听董玲张雨雷
李卫文+程文军+赵伟+王爱听+董玲+张雨雷
摘要 简要介绍凤丹的生态习性和繁殖方法,从选地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及初加工、根部采挖及初加工等方面总结了凤丹栽培技术,以期为凤丹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凤丹;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065-02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ecological habits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of Paeonia ostii,and summarize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choosing and preparing land,transplanting,field management,pest and disease control;fruits harvesting and primary processing,roots digging and primary processing,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aeonia ostii.
Key words Paeonia ostii;ecological habit;reproduction method;cultivation technique
中药材丹皮是来源毛茛科植物凤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的干燥根皮[1],具有清熱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为34种常用的中药材之一。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牡丹酚有抗炎、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安徽丹皮药用历史悠久,历代均有记载,为丹皮药材道地产区,《中药大辞典》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随着2011年与药用丹皮同源的油用牡丹(来源品种为凤丹和紫斑牡丹)被国家原卫生部列为国家新资源食品,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四大重点扶持的木本油料树种,全国凤丹的种植面积在迅速扩大。
凤丹的药、油兼用开发大幅度提高了凤丹种植效益,但随着凤丹籽油的开发,对如何保障药用丹皮的供应及丹皮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凤丹适应性强,抗性强,栽培范围广,在我国的大部分丘陵地区均可种植。凤丹的高效栽培技术,既保证了药材的品质与产量,又减轻了我国的食用油压力,节省了人力、物力及财力,对我国的药材与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凤丹药、籽兼收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凤丹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1 凤丹的生态习性
凤丹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一至二年生植株不开花。以中原地区为例,生育特性如下:早春2月根开始萌动,3月展叶并现蕾,4月上旬开花(少数3月下旬即开花),花期约1周,群体花可持续20~30 d。果期5—8月,6月前根生长缓慢,7—8月为地下部生长盛期,10月上旬植株枯萎,进入休眠期。凤丹种子有后熟的特征,上胚轴需经一段低温才能继续伸长。种子寿命不长,隔年种子发芽率低。凤丹可以用种子繁殖。一般播种后当年只生根不发芽,只形成主根或少数侧根,第2年根继续发育生长,同时萌发,第3年主根、侧根基本形成,开始加粗生长,同时主根侧根上密生根毛。
凤丹属于典型的温带型植物,喜温和凉爽、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寒性,稍耐半阴,宜高燥,忌湿热,要求土壤疏松、深厚。由于长期生长在我国中部和南部低山丘陵地带,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湿,空气湿度高达80%以上,所以喜温暖环境,能耐一定的湿热[2-3]。
2 繁殖方法
2.1 种子繁殖
2.1.1 土地预处理。将土地上的杂草用除草机割除,打碎,自然平铺于土地里,待平整土地时翻耕入土中制肥。
2.1.2 土地平整。将现有地块以南北方向开4条排水沟,宽度1.0 m,深度1.0 m;以东西方向开2条排水沟,宽度0.8 m,深度0.8 m;挖掘机深挖并及时打碎土块,平整;将平整后的土地以南北方向起垄,垄宽约4.0 m,长度5.0~6.0 m,垄高0.4 m,并将土垄耕平耙细;将草木灰750 kg/hm2均匀撒入土垄中,按行距15~20 cm、沟深5~7 cm的标准开浅沟备用;在平整好的土垄中,以适宜浓度喷洒1遍除草剂封闭,以减少杂草的生长。
2.1.3 种子预处理。将采收去荚壳的种子放入水中,搅拌,捞去干瘪的种子及杂质。选籽粒饱满、黑色光亮、无霉变的种子进行播种,将种子拌入湿沙中,放置15 d,播种前将种子筛出,将种子放在40~45 ℃的温水中浸泡24~30 h,然后用0.25 mg/L赤霉素浸种3~4 h[4]。
2.1.4 播种。8—9月采用条播方法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入浅沟中,用种量1 125~1 275 kg/hm2。播种后覆土,视情况淋适量水,盖上秸秆。凤丹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收获时胚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胚发育早期要求15~22 ℃的温度30 d,后期要求30~40 d 10~12 ℃的低温。胚形态上发育完成后长根,需要15~20 d 0~5 ℃的低温条件打破上胚轴休眠,可在10~20 ℃温度下出苗。
2.1.5 苗期管理。播种后30~40 d开始生根,如地面干旱,可以浇1次透水,翌年(第1年)3月中旬,地温上升到4~5 ℃时,种子幼芽开始萌动,揭去覆盖物,并浅松表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如果天气持续干旱,根据情况浇1次水,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并注意田间病虫害的安全防控。一般以二年生苗作为生产种苗,9—10月幼苗地上部分枯萎,将种苗移栽到大田。
2.1.6 种苗标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与芽头完整、无侧根的二年生苗。一级苗:根茎直立无弯曲,单株重达20 g以上,主根直径1.0 cm以上,根长25 cm以上,芽饱满,无病斑。二级苗:根茎直立无弯曲,单株重达17 g以上,主根直径0.8 cm以上,根长20 cm以上,芽饱满,无病斑。三级苗:根茎直立无弯曲,单株重达15 g以上,主根直径0.5 cm以上,根长15 cm以上,芽饱满,无病斑[5]。endprint
2.2 分株繁殖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株以三年生的分株为宜。分株时先将预分株凤丹挖出,去泥土、病根和伤根,晾晒1~2 d,待根部失水变软后再分株,分株时顺势将植株分成数丛,并带有部分细根和2~3个萌芽,伤口处用杀菌剂均匀涂抹,分株后可将根颈上部的老枝剪去,只保留萌蘖芽和当年萌蘖新枝。然后在整好的地块上按株距60~70 cm挖穴,将小植株移入,栽种时注意保持根系舒展不可弯曲,栽植深度以根颈低于地面2 cm左右为宜,填土压实,冬季封土呈土堆状,以安全越冬。
3 栽培技术
3.1 种苗选择
选用二年生粗壮无病虫害的种苗。
3.2 土地平整
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土地块。由于凤丹怕涝、忌连作,可以与芝麻、小麦、玉米等轮作,轮作年限一般不少于3年,以5年为宜。选向阳缓坡无积水的砂壤土地,旋耕机翻地50~80 cm,施腐熟的农家肥75 t/hm2和饼肥1 500~3 000 kg/hm2,土层深厚的山坡地,地表整成馒头形,中间稍高四周略低,并保持一定的坡度;土层较浅的山坡地,可先整出地坎,顺地形走势,整平做成宽2 m左右的畦,畦面呈弧形;平地做成沟宽40 cm、沟深30 cm以上的高畦,并保持沟底平整,排水通畅[6-7]。
3.3 移栽
选用二年生、无病虫害、健壮的凤丹种苗,于9—10月移栽。移栽前,将不同规格苗分开,分别移栽。按株行距40 cm×50 cm打穴,穴深20 cm左右,穴长25~30 cm,每穴栽苗1株,栽植时向穴中填土,填至半穴时轻轻向上提苗并左右摇晃,栽后填土踏实。栽后的第1年可以间作芝麻,以遮荫防旱。
3.4 田间管理
3.4.1 中耕除草。鳳丹生长期间应经常松土除草,尤其是雨后初晴要及时中耕松土,保持表土不板结。中耕时,切忌伤及凤丹根部,入冬后对外露的凤丹根部要加强培土,防止冻伤。
3.4.2 肥水管理。移栽第2年开始,一般分3次进行追肥,主要是花肥、芽肥及冬肥。花肥主要是在土壤解冻之后至春季苗木抽芽之前,以速效性的氮肥为主,也可以施用有机肥,目的是为了给苗木补充养分,利于开花结果;芽肥是在开花之后的15 d内追施,以复合肥为主,促进苗木的花芽分化及叶片生长;冬肥是在秋季凤丹落叶时施入,以饼肥及腐熟有机肥为主[2]。育苗期和生长期如遇干旱,在早晚进行沟灌,待水足够渗透后,及时排除余水。刚植1年的苗地也可铺盖稻草等防止水分蒸发。雨季及时做好排涝工作。
3.4.3 整形修剪。秋季落叶后,对三年生凤丹苗的地上部分5 cm处鳞芽上方10 cm处主干剪除进行平茬,然后堆土形成5~10 cm的土埂,以促单株多产生粗壮新枝和新根,增加花量,提高产量;3年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去除土芽和回缩枝,整形措施可以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灵活修剪[8-11]。
3.5 病虫害防治
凤丹病害主要有猝倒病、根腐病、灰霉病、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为蛴螬等。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时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落叶后及时清除园内枯枝落叶、病枝,集中烧毁。进行种子处理,用50 ℃温水消毒20 min,用咯菌腈、精甲·咯菌腈、吡唑·代森联进行拌种或将药剂按规定倍数稀释后浸种10 min后阴干播种。猝倒病田间发病时选用烯酰吗啉、精甲霜灵、嘧菌酯、百菌清等按规定倍数进行灌根或喷雾。根腐病多发生雨季,发现病株,要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病株,防止病菌蔓延,选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等按照规定的稀释倍数进行灌根或喷雾。早疫病可喷施氟啶胺、百菌清等进行预防,发病初期选用吡唑·代森联、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肟菌酯·戊唑醇等按照规定的稀释倍数叶面喷施防治。炭疽病可喷施咪鲜胺、腐霉利、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等防治。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施嘧菌酯、氟啶胺、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等防治。蛴螬防治要注意施用腐熟有机肥,防止招引成虫产卵;定植时用30%辛硫磷微胶囊缓释剂22.5~30.0 kg/hm2兑水225 kg/hm2,充分搅匀后,对定植穴喷雾,每穴喷药液5~6 mL,喷后盖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细土做成毒土施用,或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浇注根部,也可用灯光诱杀成虫[12-13]。
3.6 果实采收及初加工
种子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成熟,当蓇葖果呈蟹黄色且顶端果皮微裂时采收。将采摘的蓇葖果进行摊晒,果实堆放厚度不宜超过20 cm,每隔1~2 d翻动1次,促进果皮开裂,爆出种子。将爆出的种子继续摊晒至水分13%左右时即可。
3.7 根部采挖及初加工
移栽生长3~5年后方可采挖,采挖时间为9—10月,选择晴天进行,将鲜根置室内晾2~3 d,待根部水分挥发变(下转第68页)
(上接第66页)
软后,先去须根,再从支干根至主干根逐一抽去中间木芯后晒干。
4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72-173.
[2] 高志民,王雁,王莲英.牡丹、芍药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4):75-79.
[3] 成仿云,李嘉珏,陈德忠.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J].园艺学报,1997,24(2):180-184.
[4] 成仿云,杜秀娟.低温与赤霉素处理对“凤丹”牡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8,35(4):553-558.
[5] 张丽萍,杨春清,刘晓龙,等.安徽药用牡丹规范化种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2):14-17.
[6] 马兴荣.牡丹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135.
[7] 王秋云.凤翔县油用牡丹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216.
[8] 吴新盛,杨尹章.牡丹的栽培技术与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7(5):17.
[9] 鲁丛平,杨彦伶,陈慧玲,等.“凤丹”油用牡丹丰产栽培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15,44(6):83-84.
[10] 方成武,杨晨,刘晓龙,等.安徽凤丹摘花蕾与砍老枝对根皮产量影响的研究[J].中药材,2009,32(12):1801-1803.
[11] 刘春洋,史国安,王玮.断根处理对牡丹“凤丹白”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J].园林绿化,2013(10):47-49.
[12] 蒋银莉.铜陵市凤丹牡丹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5,35(17):116-117.
[13] 杨娜.油用牡丹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2014(10):225-2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