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应用型教学体系下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的构建
2018-01-08陈侠葛秀丽张旋王振
陈侠+葛秀丽+张旋+王振
【摘要】课程群是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一个要求,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是为了资源有效配置和专业更好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以及科研和教学更好的融合有效方法。以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发展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课程群 环境科学专业 学生发展
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和环境科学专业发展方向的要求,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应用型要求的前提下,环境科学专业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我们目前在制定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需要注意的事情。目前,一些以研究为主体的高等院校以外,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这些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要求学时在对基础知识掌握熟悉的前提下,以及娴熟的专业技能,并把创新能力作为专业特色来进行建设,从而增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厚重度。但是,我们在教学培养过程中,不管从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建设还是课程内容来看,大多数高校在教学培养过程中都还是采用了以前的教学培养方法,以知识灌输为主和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不重视能力和实践的要求和培养,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要求,使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就业压力增大。本文以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培养模式为例,讨论如何通过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建设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
课程群建设是专业学科课程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整合的有利途径。从一方面来看,国家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面,加强了大学课程和专业建设的调整和资源整合,改变了以往在专业教学中单打独斗的教学习惯;在另一层面,多数大学在师资建设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方面,开始注重课程在其中起到的辐射作用。课程群在专业建设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确定课程群内课程和各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是需要系统的研究和调研。因此,课程群的建设和划分在充分考虑到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专业发展和建设。但是,因为课程群建设虽然有的高校已经建设了一段时间,但是,各个学校在怎么建设课程群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群建设的发展和质量。为此,有必要对课程群建设进行详细的论证和研究。
一、教学培养目标与应用型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事业的心脏。大学教学质量的发展和教学改革是以课程为基础建设的,而课程建设是真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如何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就成为重要课題。我们学校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培养模式的应用型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大多数课程的教学在以前的教学培养计划中仍然是以以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对于实践和能力的培养缺乏,课程教学与知识能力往往达不到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创新能力缺乏,难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在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全面教学,灌输式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近年来,在有的课程中只是略增加了案例和实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仍是只注重自己所讲授的课程,缺乏整个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就造成了有的内容的教授重复,课程重点不突出的现象。难以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应该具备的能力与具体的课程结合起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很多学生更是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不具备我们专业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要求,这就要求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更好的优化课程建设。
二、课程群建设的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专业建设和课程群建设的主体,主讲老师的专业背景,学历以及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知识的传递过程,所以课程群的重点应该关注教师学缘、年龄结构、专业背景等相关因素。师资的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首要建设内容,我们专业近年来,在引进人才方面,就注重了老师的专业背景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目前,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5人,专业背景以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与生态学为主,教师专业背景多元化,能够满足环境科学专业的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需求,按课程群建设能更好的将师资力量集中起来,并能有效的将科研应用到教学中。根据环境科学专业体系和课程特点,我们在2015版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分别列了2个研究方向,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方向课,以及专业选修课,把专业方向和核心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分列不同的课程群,做到课程上的阶梯以及衔接作用。在课程教学安排中,使专业老师在课程群内充分体现专业背景和课程的结合,同时,程群内的其它课程,老师适当轮着上课,这样老师更容易把握整个课程群里的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并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从专业方向和课程总体角度出发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更好的优化教学内容。
2.教材的建设
教学和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教材,教材的建设关系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的主要体现,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参考的重要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参考作用。因此,教材建设是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部在全国高等院校组织编写了一批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的教材。我们专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要求也编写了一部分面向环境科学专业的教材。
3.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发展
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以课程为依托的,我们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中就把课程很好设置和进行了安排,注意课程的开课先后和学时学分的分配。例如,环境课程设计这门课程就是要求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这些课程上完之后,才能开设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更多的强调实践性,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对工程设计的进一步学习和加深,是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的需要,在工程和设计中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也有工程设计能力,整个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培养可以更好的兼顾。
三、课程群建设的构建
1.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
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我们进行课程群建设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在通过搭建课程群平台,在教师之间达到更好的课程交流和教学探讨,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之间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从学生层面来说,同学们在课程的衔接上会更好的接受并能很好的融合到课程中去,学习上达到有的放矢,学院以及阻焊也在专业方案修订和课程建设上更好的推动和有效改革。环境科学专业是个交叉学科,包括了化学、生物生态学、规划管理以及工程学等几个方面,我们以课程和教学团队为基础,组成相关的课程群,使教学资源和师资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在课程群的构建过程中,避免了课程中重复和交叉的部分,能够把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并且能够更好的衔接每门课,例如,仪器分析中我们把色谱、分光光度法都做了重点讲述,那么在环境监测中我们只介绍了该方法在监测中的应用,对于方法和原理就不用再做更多的介绍,这样能够更好的分配学时和课程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不会觉得内容的重合,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endprint
2.更有利于老师的成长
环境科学专业在我们学校相对来说,是个比较新组建的专业,老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师们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但对于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经验缺乏和专业课程的全面掌控不好。许多新老师分到专业系后多数是从助课开始,然后授课,但是在助课和授课的过程中,多数老师都是只注重自己教学的课程,这样就容易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就课论课,缺乏专业知识的扩展以及其他课程内容的幼小衔接和取舍,这样就学生的整个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是不利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老师的自身教学发展和教学改革也是不好的。在课程群建设中,要求老师不仅要熟悉自己所主讲的课程内容,同时要掌握课程群里的其他课程,对于老师来说,增大了教学任务和难度,但对于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是非常有利的。例如,《水污染控制》这门课程,就要求有很好的实践经验和工程知识,虽然有的老师对这门课程很熟悉,但讲授起来还是有很大困难,我们在课程群建设中就把富有专业经验的老师作为负责人,并把工程制图和环保设备以及学生的实习和课程设计列为这个课程群,要求青年教师不单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在教学的过程积累相关的工程实际经验,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3.教师科研促进教学
每个课程群的建设根据课程的特点来组建,根据老师们的研究背景和专业方向,把教师的科研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专业兴趣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当我们在科研和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问题拿到课堂上,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他们会了解他们的专业兴趣在哪,以后的就业方向在哪,这也是我们专业教学的目的。更好的体现了科研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并且教学也能促进科研的创新。
四、课程群建设在当前环境科学专业的意义以及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较高,高校如何在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特色的前提下,来进行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当前大学教学内容以及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整个课程群里,老师们专业知识和背景一般和课程的联系较紧密,这样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建设以及课程群建设是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業知识和能力。环境科学专业是个交叉学科,课程群的建设对于专业知识的融合和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个很好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也体现了专业方向和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更好地把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全面,更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建安,谭岚,周自明.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2]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2003,(07):3.
[3]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11.
[4]允春喜,秦延红.以课程群为核心的资源优化与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管理,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