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研究

2018-01-08苏立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组织培养

苏立琢

摘要 选择当年生长发育旺盛的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作为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材料,研究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 mg/L+0.3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0.3 mg/L,最佳生根培養基为1/2 MS+IBA 0.5 mg/L+N AA 0.1 mg/L。在对试管苗移栽过程中应做好遮荫并控制温室内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成活率在90%左右。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S79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140-01

四倍体刺槐根萌蘖性较强、根系发达,自身含有丰富的根瘤菌,可提升土壤内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还具有耐低温、耐贫瘠、速生丰产特性,在治理沙漠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绿化上具有优势,属优质蜜源植物,有利于促进地方养蜂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为确保优良四倍体刺槐品种快速繁殖,对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加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四倍体刺槐生长的季节在春季,此时应选取萌发的幼嫩带芽茎段。

1.2 外植体灭菌

将叶片去除并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条件下,使用70%酒精对四倍体刺槐消毒30 s,使用0.1%升汞消毒7 min,再利用无菌水清洗3~4遍,使用无菌滤纸将材料表面水分吸收干净,在带腋芽茎段切取1 cm并将其在启动培养基上接种[1-3]。

1.3 启动培养

启动培养基主要是将MS作为基本培养基,在启动培养基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 NAA,每瓶接种1株,每处理完30瓶,在生长30 d后观察启动培养基上四倍体刺槐生长情况,做好诱导率统计。

1.4 培养基的筛选

1.4.1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将诱导成功的试管苗,分别切割成为单个小苗,接种在附加6-BA 0.1~1.5 mg/L、NAA 0.1~0.5 mg/L几种组合的MS培养基上。将5株小苗放置在1个小瓶上,每完成20瓶后重复1次,在生长30 d后,观察小苗生长,计算平均增值系数和生长量,找出最佳组合。

1.4.2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将试管苗生长到2 cm的茎段切下,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将IBA 0.1~0.5 mg/L、NAA 0.1~0.3 mg/L的几种组合中分别附加到生根培养基1/2MS上,将5株小苗放置在小瓶上,每完成20瓶后重复1次,生长30 d后,观察小苗生长,计算平均生根条数、根长、生根率,找出最佳生根条件。

1.5 培养条件

分别将白糖30 g/L、琼脂0.6 g/L加入到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内,pH值6.3,培养温度为25 ℃左右,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

1.6 移栽

4月上旬将试管苗移栽到温室内,选取根系生长较好的试管苗,洗净根部培养基,移入72穴育苗盘,以珍珠岩为基质,使用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浇水后,放入备好的塑料小拱棚,棚内温度25~30 ℃,相对湿度大于85%,将遮阳网放置在拱棚上方。持续1周后,降低拱棚相对湿度,28 d后撤去拱棚,移栽植入大田,浇水,盖遮阳网,5 d后去除[4-6]。

2 结果与分析

2.1 激素对启动培养的影响

在带茎段接入启动培养基后,若持续>10 d,腋芽处明显萌动,后进入芽膨大期,产生叶片;30 d后,生成3 cm高丛芽,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6-BA 0.5 mg/L+NAA 0.3 mg/L。

2.2 激素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在将细胞分裂素6-BA加入增殖培养基后,出现增殖效果,增殖系数随6-BA浓度增加而加大,增殖培养基内6-BA浓度达1.0 mg/L时,其增殖系数逐渐减少。这是由于6-BA浓度增加,易形成愈伤组织,有效苗数量减少,增殖系数降低。当NAA浓度达0.1 mg/L时,阻碍苗正常生长;当NAA浓度达0.3 mg/L时,苗生长较好。最佳增殖培养组合为MS+6-BA 0.8 mg/L+NAA 0.3 mg/L。

2.3 生长素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若将生长素IBA单一添加到培养基内,会促进试管苗生根,但茎部生长发育减缓,且根部侧根数量少,若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NAA时,会促进茎部生长,同时根部侧根数量增加,提升移栽成活率。若将生长素IBA 0.5 mg/L和 NAA 0.1 mg/L配合使用,其效果达到最佳,生根率达95%,平均生根4条/株左右,且根生长发育较好。

2.4 苗木移栽及生长

珍珠岩内生长25 d的生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移栽大田后,生长20 d后成活和移栽成活率均大于97%。试管苗移栽当年,四倍体刺槐平均高度为20 cm左右,叶片数量为15枚;单株高度在30 cm左右,叶片数量也达40枚。

3 结论

选择当年生长发育旺盛的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作为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材料。分化培养基种类为将MS+6-BA 0.5 mg/L+NAA 0.3 mg/L作为启动培养基,将MS+6-BA 0.8 mg/L+NAA 0.3 mg/L作为增殖培养基,将1/2MS+IBA 0.5 mg/L+NAA 0.1 mg/L作为生根培养基。选择4月上旬移栽,以珍珠岩为移栽基质,移栽大田成活率大于90%。

4 参考文献

[1] 李晓青,张晓申,王慧瑜.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陕西农业科学,2008(2):57-58.

[2] 陈桂芳,娄利华.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实验[J].四川林业科技,2005,26(3):88-89.

[3] 张新叶,蔡晟,胡兴宜,等.四倍体刺槐的组织培养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2(4):4-6.

[4] 郭军战,舒庆艳,王丽玲,等.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选择和消毒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1):15-18.

[5] 蒋祥娥,蔡桁,汪建亚,等.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6(2):8-11.

[6] 王莉,李春燕.无机盐质量浓度及激素配比对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苗生根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3(6):23-25.

猜你喜欢

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诱发玉米自交系H99、A188和黄早四的变异研究
红花木莲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研究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文心兰切花无病毒种苗组培快繁生产技术
东方百合“甜梦”花器官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天然植物激素对铁皮石斛组培苗诱导芽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