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大扁杏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2018-01-07宫子辉姜佳慧
宫子辉 姜佳慧
摘要 本文对影响奈曼旗大扁杏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降水、自然灾害、土壤条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奈曼旗南部浅山丘陵地区基本能满足其生长需要;中北部的沙地、盐渍地不具备种植条件,加上引种前未做好区划和论证,引种后重栽轻管,未采取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品种混杂,干旱、大风、冻害、盐碱地灾害造成大扁杏大面积死亡,未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大扁杏;气候因子;气象灾害;内蒙古奈曼
中图分类号 S6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062-02
仁用杏在奈曼旗相邻的辽宁省朝阳、阜新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奈曼旗自1984开始引种,1999—2000年大量引种,但经济效益与朝阳、阜新地区有一定的差异。笔者根据仁用杏的生长习性(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生命史长,适合丘陵山地的阳坡栽植)[1-2],结合奈曼旗的气候资源,对科学引种和推广种植进行可行性气候分析,并探究气象因子与仁用杏生长的关联性及气象灾害对仁用杏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推广种植仁用杏提供技术支持。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奈曼旗位于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区域内地形地貌可概括为“南山中沙北河川,两山六沙二平原”。南部为辽西山地北缘,以浅山丘陵为主,海拔高度400~600 m;中部以风蚀堆积沙地为主;中北部平原属西辽河、教来河冲击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开阔。
1.2 数据来源
分析资料取自奈曼旗境内2个国家气象站近50年的气象资料,以及奈曼旗林业局、土地局的相关资料。
1.3 研究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析气象因子对大扁杏生长的影响。用Excel程序绘制变化曲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发大扁杏生产的前景
大扁杏作為一种经济林树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杏仁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是唯一生产和出口仁用杏的国家,现有仁用杏面积约134万hm2,苦杏仁、甜杏仁的年产量分别为2.00万~2.50万、0.11万t,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3-6],供需矛盾突出。以大扁杏为主的甜杏仁基本用于外销,出口产品居我国土特产创汇率的第1位。但因我国杏仁产量少,出口货源不足。近年来,国内杏仁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多,除食用、药用之外,还发展了杏仁加工业,增加了对杏仁原料的需求量。由此可见,仁用杏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2 我国大扁杏种植情况
我国仁用杏生产历史较短,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发展,栽培面积、产量和产值大幅提高[7-9]。各地相继建立仁用杏生产基地,河北省张家口市、辽宁省阜新市和朝阳市、陕西省延安市、内蒙古赤峰市、甘肃省陇东地区等均建有不同规模的仁用杏基地。目前,我国苦杏仁的生产面积为133.3万hm2,年产量为1.8万~2.1万t,平均产量为15 kg/hm2左右;甜杏仁全国年产量为800~1 000 t,平均产量为450 kg/hm2左右。可以看出,全国仁用杏的生产水平很低,且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干旱少雨、土壤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的“三北”地区,生产上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3 奈曼旗种植大扁杏的有利气象条件
大扁杏生长要求全年无霜期在130 d以上,生长季节年有效积温≥2 700 ℃,≥10 ℃积温在1 850 ℃以上,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 700 h以上,年降雨量≥350 mm(指无浇水条件),海拔100~1 800 m,极端最低气温-34 ℃,极端最高气温43.3 ℃。奈曼旗近50年全年无霜冻期平均150 d,最长年份达180 d,最短年份124 d,平均有效积温3 181.2 ℃, ≥10 ℃积温1 518.4 ℃,平均年日照时数2 961.9 h,最多年份为3 318.4 h,最少年份为2 586.2 h。近50年,中北部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0.6 ℃,极端最低气温为-30.2 ℃;南部山区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0.2 ℃,极端最低气温为-29.3 ℃。中北部近50年平均降水量353 mm,最少年份213 mm;南部山区近50年平均降水量454 mm,最少年份291 mm。从大扁杏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来看,奈曼旗光照、积温、无霜期、极端温度基本能满足其生长需求,中北部的自然降水64%的年份不能满足其需求,南部山区的自然降水仅4%的年份不能满足其需求(图1、图2)。
2.4 奈曼旗多发的气象灾害对大扁杏生长的不利影响
2.4.1 终霜冻。扁杏在春季开花,此时正值季节转换期,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差幅度大,极易造成霜冻灾害,扁杏如遇到-3~-2 ℃低温则受冻害,落果严重,造成减产或绝产。在奈曼旗,扁杏始花期4月13日左右,盛花期为4月16—20日,根据奈曼旗近50年气象资料分析,每年该时段日平均温度为2.6~19.4 ℃,极端最低气温在-6.2~8.0 ℃之间,有54%的年份极端最低气温在0 ℃以下,24%的年份极端最低气温在 -2 ℃以下,大扁杏花期发生冻害的频率为20%左右。5月上旬幼果生长期没有0 ℃以下的低温,幼果期基本不会发生冻害。
2.4.2 低温冻害和高温灾害。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大扁杏理论上能忍耐的极端最低气温为-34 ℃,极端最高气温为43.3 ℃。但从奈曼旗逾20年的实际种植情况来看,在气象站监测到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8 ℃时,中北部沙地的大扁杏植株就有冻害发生,部分地段第2年出现枯死;极端最低气温<-30 ℃时,第2年会出现大面积枯死,>40 ℃高温视出现时间的不同对大扁杏造成的影响不同,如果>40 ℃高温出现在5月,对其果树坐果影响很大,致使杏肉品质降低,杏仁产量下降;>40 ℃高温出现在7—8月对杏树生长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奈曼旗境内2个气象站近50年监测到的温度资料分析,奈曼站有7年极端最低气温<-28 ℃,1年极端最低气温<-30 ℃,有1年5月极端最高气温>40 ℃,2年7月极端最高气温>40 ℃;青龙山站有2年极端最低气温<-28 ℃,无极端最低气温<-30 ℃的记录,5月没有极端最高气温 >40 ℃的记录,1年7月极端最高气温>40 ℃。就高低温灾害而言,南部的丘陵山区更有利于大扁杏生长。
2.4.3 干旱、冰雹、大风灾害。奈曼旗中北部十年九旱,沙土蓄水能力差,对大扁杏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奈曼旗近50年平均大风日数28 d,4月平均6 d,瞬时最大风速28 m/s,可造成大扁杏花蕾、幼果掉落而影响产量。奈曼旗近50年平均冰雹出现日数为1.3 d,且其出现地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大扁杏生长影响不大。
2.5 奈曼旗适宜大扁杏生长的土壤条件分析
大扁杏生长最好选择土壤、空气、水无污染及未开垦的生地,选择坡度在15°以上的阳坡、半阳坡,要求土层厚度在50 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7%以上、pH值6.0~8.5、地下水含盐量不超过0.2%、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壤土、轻黏壤土。大扁杏不宜选择低洼处、迎风口处、山坡中下部凹地及易沉积冷空气的谷地种植;没有进行土壤改良以前,应避免在过于黏重的土壤及下部有黏盘层的土壤种植。
奈曼旗南部为辽西山地北缘,多为海拔400~600 m的浅山丘陵;中部为风蚀堆积沙地,中北部平原属西辽河、教来河冲击平原一部分,土壤差异大。冲击平原土质肥沃,是奈曼旗及通辽市的粮食主产区域,不可能栽植大扁杏这类经济效益不是特别高的林木;风蚀堆积沙地大多处于迎风口处,不适宜种植;而南部山区的浅山丘陵,土壤有机质、pH值、地下水含盐量等条件都较适宜种植大扁杏。
3 结论与讨论
奈曼旗属典型的风沙半干旱地区,影响这一地区大扁杏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降水、自然灾害、土壤条件等。南部浅山丘陵地区基本能满足其生长需要;中北部的沙地、盐渍地不具备种植条件,引种之前未做好区划和论证,盲目引种,重栽轻管,没有采取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品种混杂,干旱、大风、冻害、盐碱地灾害造成大扁杏大面积死亡,未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在奈曼旗种植大扁杏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自然灾害情况分乡镇做好区划,因地制宜引种;二是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避免生于荒山、自生自灭、很少进行园林化管理的现象;三是为避免不利气候影响,最好引种中、晚熟品种。
4 参考文献
[1] 党彦林.志丹县仁用杏栽培實用技术初探[J].陕西林业科技,2007(3):159-161.
[2] 吕皎.旱薄山地杏树引种与栽培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
[3] 窦春蕊.陕北黄土丘陵区仁用杏良种选择及其光合特性与水分生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 蔺少刚,王力红.彭阳县仁用杏丰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38-139.
[5] 周健娃.陕北地区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3):106-107.
[6] 武彩萍,张军.仁用杏栽培管理与利用[J].现代园艺,2015(2):38-40.
[7] 唐玉玲,纪勇.陕北白玉山区仁用杏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8(6):55-56.
[8] 朱序榆,白生堆,刘倩叶.陕北黄土丘陵区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8(1):143-145.
[9] 张克学.仁用杏丰产建园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8(2):18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