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融入“一带—路”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8-01-07雷艳杰
雷艳杰
摘要:三明市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成长起来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良好。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三明市与福建省沿海城市的差距加大,落后的经济使得三明市越来越被边缘化。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实施,福建省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作为福建省腹地支撑的三明市迎来了构建开放型经济难得的机遇。文章分析了三明市融入“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并提出了三明市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三明经济;机遇与挑战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48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183—04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要参与到全球分工与合作中,走以开放促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福建省沿海城市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外向度和市场化都达到了很高程度。近几年来,随着福建省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莆田、宁德地区的经济也得到较快的发展,而作为福建省内陆城市的三明、龙岩、南平则经济发展缓慢,与沿海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三明地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地形封闭,交通不便,使得区域之间要素流通不畅,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实施,福建省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也给三明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途径。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以开放促进三明经济的发展,缩小三明与福建省沿海城市之间的差距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二、三明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条件
三明地处福建省沿海和内陆的结合部,是沿海“黄金海岸”的内边缘,更是福建省重要的腹地支持,三明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发展开放经济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三明积极地构建开放经济,逐步冲破了长期以来封闭、半封闭的局面,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形成了多层次的内外开放格局,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加快,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劳务与产品出口也有较大的进步。三明陆地港是集报关、保税、仓储、场装等港口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是三明对外开放的新通道。
(一)政策优势
2011年,习近平对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这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福建省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三明则发挥重要的腹地支撑作用;福建省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深化闽台经贸交流,推动两岸经贸往更高层次发展,这也為三明与闽台的经济合作拓宽了道路;福建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三明推出了南方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奠定了三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2012年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该规划包括江西、福建、广东在内的108个市(县、区),打造赣南、闽西核心圈,三明在该规划的指导下,不但能发展特色农产业和优势矿产业,还可以积极的构建开放经济,与江西、广东和福建省其他县(市、区)进行产业合作,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更为三明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2015三明被列入中小城市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为三明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二)丰富的资源要素
三明的森林覆盖率居全省之首,是绿地面积最大的城市,这为三明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使得林产加工业成为三明一大特色产业,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再加上有着适宜的气候条件,三明具备发展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的良好条件;三明地区煤、钨、锰、稀土、铁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三明市稀土氧化物储量达200万吨以上,稀土资源约占全省离子型稀土矿产储量的50%,且品位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石墨素有“工业味精”的称号,三明市储量约140万吨,预计远景储量1亿吨以上,石墨矿资源以微晶石墨为主,品位较高。三明因此被纳入全省石墨烯产业发展重点区域,这为三明资源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粮食、烟叶、茶叶、食用菌和苗木花卉等产量居福建省省前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大金湖、闽江源、万寿岩、闽学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民宿体验等旅游品牌极具名气。
(三)良好的工业基础
三明有着“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良好工业基础,有全省最大的钢铁、化肥、人造板、水泥、载重卡车等生产企业,拥有三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金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三明化工总厂、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纺织有限公司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另外,三明在积极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稀土、氟化工、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冶金及压延业、装备制造业、矿产加工业、纺织业、林产加工业、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六大产业链。目前,三明市有九个特色工业园区,包括三明埔岭汽车工业园、三明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三明金属材料深加工产业园、三明智能机械装备产业园、永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三明稀土产业园、机科院海西高端装备产业园、三明信息经济产业园、三明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沙县的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福建省五个省级高新区之一。六大产业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成为三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独特的区位和通道优势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版图中,福建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三明则是福建省的重要腹地支撑。从地理位置上看,三明是湖北、湖南、江西融人海西经济区的重要通道,也是武汉、南昌、长沙等内陆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向西发展的重要通道。成立于2011年的三明陆地港是福建省四个陆地港之一,位于三明沙县境内,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三明陆地港已成为四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在此交汇的高速公路有长深、福银、泉南、厦沙,铁路有鹰厦、向莆、南三龙,另外还有三明机场和沙溪河航运码头,周边还有205国道和304省道。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得三明陆地港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明最终会成为内陆城市的出海口。
三、三明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市场机制体制不完善
作为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三明工业发展较早,且早期的三明经济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特色,改革开放后,三明经济并没有完全摆脱原有的发展路径,企业的经济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生产要素的流动存在阻碍,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同时,政府审批程序没有改进,原有的审批程序并不能完全满足融入“一带一路”的要求,审批程序低效、复杂,会造成经贸合作关系稍纵即逝。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經济面临发展和转型双重挑战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产业机构相对单一。三明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工业长期主导经济的发展,2017年,三明冶金、林产、采矿、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46%。依靠铁矿、煤炭、石灰、合金、稀土和铅锌等矿产的冶金与压延产业、采矿业和依靠森林资源的林产加工业成为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力量。即使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氟化工、石墨(烯)、稀土等新兴产业也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2017年,三明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多集中在钢铁、煤炭、机械等产能过剩行业,产业深加工度低,资源型产业独大,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对资源的依赖使得生产要素被锁定在资源丰富的部门,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产业结构变动缓慢,三产结构陷入“二、三、一”的“锁定”状态:第三产业发展迟缓,产业总体规模较小,2017年,三明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为35.5%,低于全省43.6%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诸如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研发设计、商务服务、节能环保、养老、家庭服务等领域短板突出,与工业互动发展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知识密集高端现代服务业尤其弱势。
产业链不完整,价值链高端环节薄弱,产业结构低级。三明目前有六大产业链,冶金及压延产业主要产品为半成品和粗加工产品,处于产业链前部位置,产业链发展水平较低;装备制造产业总体产能偏小,龙头企业带动不足,产业链内部配套差且铸锻技术落后;林产加工业缺乏政府对技术、金融和管理方式转型引导,企业发展隐含较多不确定因素和未来经营风险,加上国家对林业资源约束收紧政策,使得林产加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矿产加工业主要集中在稀土产业,目前全市的稀土深加工以及延伸产品的生产基本上处于空白,产业链条不完整;纺织产业长期停留在上中游的原料、化纤、纺织、染整等,且多数企业规模小,低端纺织品产能过剩,高端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产能不足;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整体行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六大产业链之间也不能有机结合,产业结构低级化。
(三)区位优势相对不足
三明市地处闽西北山区,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地形封闭,三明与海的距离不到200公里,但滞后的交通和复杂的地形使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偏高、难度大,这阻碍了东部沿海港口腹地的拓展,其经济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随着三明机场、鹰厦铁路、向莆铁路、南三龙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三明区位优势悄然变化,但复杂的山区地形依然限制了三明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三明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大第三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将影响三明地区整体经济的运行,为了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三明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对现代高端专业及服务业有殷切需求,例如现代物流、会计、建筑、信息、法律、金融、保险、资产管理等专业,以及营运和管理铁路、机场、港口、供电、供气等基建服务业。三明应重点发展这些领域,不但能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输出服务和管理。另一方面,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2017年,三明永安市闽笋交易市场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应继续推进现代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现代专业交易市场、旅游休闲区和综合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培育10个左右规模较大、特色鲜明、业态多样、功能完善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二)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通过贸易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明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改善贸易企业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商投资,用先进技术装备、先进技术来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对外贸易的资金流向,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另一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进行产业合作,鼓励并支持地区内的产品和技术“走出去”,提高三明地区经济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政府应向“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准确的风险信息,简化“走出去”的工作流程,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条件,比如税收优惠。改善出口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支持钢铁、水泥、纺织、冶金、特色农产品、林产品等行业产品出口。在促进货物贸易的同时,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尤其是生产性服务贸易,使二者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特色新兴产业,以绿色发展奠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
对于传统产业,淘汰低端制造,引进先进技术,通过与高位合作改造落后产能,走传统产业生态化道路。同时,借力供给侧改革,各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以三钢集团为龙头老大的冶金及压延产业可以引进相关先进技术,为汽车及机械装备提供材料和设备,纺织业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技术纺织品和高性能纤维,政府加大对技术纺织品和高性能纤维的科研投入,引进相关技术,生产轻量化节能减排汽车,并建立维修、回收和循环使用技术体系。对于林产加工业,应培育工业原料林基地,扶持传统工艺与引进先进工艺相结合,依靠科技创新林产加工业向精深加工、文化创意领域发展。
氟化工、石墨(烯)、稀土和生物医药是三明重点培育的资源型战略新兴产业,一方面,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加快三明国家高新区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除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外,还要推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永安)分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三明分院等产业研发平台建设。另一方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基金投资招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来三明投资,实现“引资、引技、引智”的目的。
学习国外的“绿色供应链”“低碳变革”“零排放”等“绿色制造”理念,鼓励并引导外资更多投向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绿色产业,以绿色发展奠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
(四)借力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企业经营环境
政府要借力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搞活、搞强各种所有制企业。总体上加大招商对接力度,弥补产业链薄弱或缺失环节,对新型业态、互联网、数控一代、智能制造等项目,不但要培育本地区的龙头企业,还要进一步引进更多投资力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在具体政策上,借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建立境外投资服务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保障;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公正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种创新资源,牵头建立技术标准的共用平台和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简政放权,精简规范行政审批及相关中介服务,清理不合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加强物流节点建设,促进物流业发展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三明北面与长江经济带的抚州、昌九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相接,东面连接福州,南毗厦门、泉州,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三明陆地港是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的“海上新门户”,三明可以依托陆地港的优势,以三明現代物流产业开发区为主体,主动承接厦门、福州、泉州城市的机场、港口等大型物流节点的功能延伸,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建具有较高网络辐射性的物流企业,把三明建设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腹地拓展的重要支撑,从而促进三明整体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综上,三明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正在经历“三期叠加”,经济的发展存在诸多障碍和困难,贸易的边缘化、缺乏创新环境等问题更掣肘三明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三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三明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地融入到“一带一路”中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与国际产能合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外商投资,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