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高职实习实训效果提升路径研究

2018-01-07李先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习实训提升路径影响因素

李先

摘要:以产教融合为指导思想推进实习实训是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战略举措。因此,本文在对高职实习实训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明确影响实习实训效果的相关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e Model)描述影响因素之间的内部结构、层次及因果关系,找出其逻辑框架结构,以此探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提高实习实训效果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实习实训;影响因素;提升路径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3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155—03

实习实训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除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外,通过什么途径有效提升实习实训效果,以什么技术与方法加强实习实训过程的监控与管理,都是实习实训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高职实习实训的现状分析

(一)重视软硬件建设,忽视内涵建设

近年来,国家加大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软硬件条件的财政投入,通过专项资金和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得到全面改善。然而,实训项目的开发和实训方案的制定并未考虑到资源的高效整合,实训资产利用率也未得到有效提升,实训技能训练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二)重视“数量”的增加,忽视“质量”的提高

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质量相对较为薄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与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生产性的内涵以及实质,岗位配置以及可以开展的项目、任务有限,并不能完全涵盖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校外实习基地虽然较多,但真正建立起紧密的、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的,能有效支撑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的较少,有待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多头管理,实习实训指导不到位

实习实训由学校多个部门管理,不同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有相互矛盾冲突的地方,贯彻执行难度加大。另外,实训指导老师的企业实践经历有限,设计的实训项目和任务未必能反映企业实际,生产性任务落实不到位。

二、实习实训效果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企业、教师、学生的访谈与调查,以及多年的实践指导经历,参考相关文献,可以将影响实习实训效果的因素划分为三个方面10个指标。

(一)实习实训条件

软硬件是开展实习实训的基本条件,起到基础和载体的作用。主要包括实训设施设备S1和实训软件操作性S2两个指标。

(二)实习实训方案

实习实训方案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是实习实训成败的关键,其内容涉及实训项目、实训老师、学生等方面的工作与任务。在实习实训中,要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来执行与实施,以促进实践教学的计划性。主要包括实训项目设计S3;实训计划安排S4;实训教师专业技能水平S5;实训老师责任心S6;实训学生学习热情S7和实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S8

(三)实习实训管理

明确实习实训的目的,积极做好实习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实习实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习实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体现。实训管理机构与制度S9和专职实训管理员S10

三、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及其应用

解释结构模型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e Model)是利用图论中的关联矩阵原理来分析复杂系统的整体结构。具体操作是用图形和矩阵描述出各种已知的关系,通过矩阵运算,推导出结论来解释系统结构的关系。

规定:要素Si对Sj有影响时,邻接矩阵元素αij为1;要素Si对Sj无影响时,邻接矩阵元素αij为0。邻接矩阵属于布尔矩阵。

解释结构模型具体应用步骤为:

(1)影响要素关系分析及根据要素间的相关性建立邻接矩阵

根据调研,讨论分析比较实习实训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将每个因素分别与其他因素进行比较,如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用1表示,没有直接关系的用0表示,建立邻接矩阵如表1所示。

(2)进行矩阵运算,求出可达矩阵

按照布尔矩阵的逻辑运算法则,按照公式:

求出可达矩阵,如表2所示。

(3)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最顶层表示系统的最终目标,往下各层分别表示是上一层的原因。依据因素级别分配的方法,可得到包含三个层次的影响实习实训效果的因素,分别为:

(4)建立系统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从逻辑结构图上可知,影响实习实训效果的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级:根源层、中间层、表象层,三个层级之间相辅相成。

(1)根源層:是基础和根本,是维护实习实训正常教学秩序和规范执行的前提条件,包括实训管理机构与制度、管理人员。只有通过制度引领和约束才能促进实习实训效果的有效提升。

(2)中间层:不仅是影响表象层最主要的因素,也是表象层的支撑与载体,主要包括实训设施设备、实训软件操作性以及实训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3)表象层,所涵盖的因素包括实训项目的设计、实训设计安排、实训老师的责任心、实训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五个因素直接影响实习实训的效果,同时也传递与反馈信息给根源层。

四、提高实习实训效果的路径选择

(一)根源层:制度导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以实习实训质量为核心,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的實习实训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习实训计划、指导书、动员与实施过程、评价考核以及反馈机制。实习实训结束后,实训管理人员要调研企业、实训指导老师和学生,检查实习实训环节,哪些需要改进继续完善的形成总结报告,反馈给教研室以及实训管理部门。

(二)中间层:实训基地转型,提升实训指导老师专业技能水平

1.政校企协同共建多功能实习实训基地

现有校外内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单一,主要完成教学需要,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有限。为集聚和整合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与作用,按照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建设原则,积极促进实训基地转型,政校企协同共建多功能实习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企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综合化的教学工厂。

2.实施校内专业导师与校外企业导师“双导师”架构

实训指导老师是实习实训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其专业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习实训的质量。实习实训教学组建“双导师”团队,即校内专业导师与校外企业导师。从学生入校开始,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结对师生。由导师深入开展实习实训指导、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等专业教育和引导工作,并将其贯穿至学生的三年大学生涯中,充分发挥导师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的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员育人成效和教育管理水平。

(三)表象层:项目导向,强化职业素养

1.科学规划实训项目,统筹实训计划安排

实践教学方案是实践教学开展的指导性文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地修订与完善。因此,要对行业/企业充分调研,了解其需求,及时调整与优化实践教学方案,科学规划实训项目,确保实训计划安排的科学合理性。

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与企业共同设计实训项目,将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到实训项目当中,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衡量与评价,确定实践性与实用性。(2)实践教学组织以最小的项目任务为单元,越小越好,如两个课时完成某一项任务。当某一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将限定下一个任务的开始。(3)实训计划安排要与教学计划同步,单项理论完成的同时及时开展单项实习实训,所有理论完成后进行综合性实习实训。

2.强化实训教师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敬业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态度等,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式概念。职业素养教育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现有实习实训多数都在关注着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调查也可以发现,实训教师的责任心、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都对实习实训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在某些条件下会决定着实习实训的成败。因此,要强化实训教师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专业文化教育。通过社会实践、专业社团、团日活动、职业活动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职业、熟悉岗位、认同专业,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2)校企联动共育。大力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企业的密切联系与技术合作,让学校走进车间、企业走进课堂,通过专题讲座、企业现场讲解、顶岗实习指导等形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体会到职业素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实习实训提升路径影响因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实习实训探究
浅谈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教学工作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型本科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