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2018-01-07柳青娟
柳青娟
摘 要:博物馆文化产品作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大文化产品创意开发也是满足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求。对于民族博物馆来说,其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地方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基于此,文章以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理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开发策略,以期能够助力民俗博物馆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意的文化产品。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随着十九大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理念的提及,我国文化传承工作途径不断扩大。除了以往传统的汉字交流、语言传播等,逐渐向博物馆等文物静态领域发展,同时赋予了文化新的内涵与活力。民俗博物馆作为地方文物保护的重要渠道,是地方文化发展历史的重要载体。为了能够确保地方传统文化、地方历史能够得到有效传承,就必须要让文物、文化以及历史走出博物馆空间的束缚与限制,不断扩展宣传渠道。借助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图案、纹饰以及色彩等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的文化产品,能够有效实现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瑰宝的传播和范围的拓展,切实提高文物的社会艺术价值。同时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也能够完成文物传承的历史重任。
1 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现状
1.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薄弱,经济效益不佳
近几年,在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在自身不断进取下,文化产业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效,同时也涌现出了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文化产业发展成果较为突出、经济效益好的博物馆。但是纵观博物馆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地方规模不大的民俗博物馆依旧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所收获的经济效益与博物馆自身发展定位以及所拥有的文物资源极度不符,不说与发达国家博物馆相比差距悬殊,就是与国内成熟的大博物馆相比也依旧存在较大差距。但是这也说明了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1.2 文化创意产品形式单一,难以刺激消费欲望
目前博物馆内所销售的大多都是印刷类、典藏品的延伸物以及文物元素基础上所做的创意产品。但是通过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印刷类产品依旧是主打产品,其中又以名家画集为主[1],其次是一些昂贵的古玩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额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博物馆现有的文化创意产品大多种类单一、形式单调。民俗博物馆更以一些女性银饰品、手工织品类为主。这些产品不过是在外表上进行了简单的延伸处理,造型设计极度缺乏创意。而且种类较少,难以刺激消费者消费。相比之下,国外或国内大型博物馆所推出的文化创意产品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推出的莫奈太阳花手表、圣地亚哥博物馆推出的名画魔方、上海博物馆开发的仿古书画系列红包、苏州博物馆推出的寓意温馨与团圆的“纯铜汤捂子”和“温酒壶三件套”等。这些创意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欢迎。因此,民俗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过程中必须要突破单一的产品形式,将产品设计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使地方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1.3 文化创意产品缺乏时代特色,不被大众认可
民俗博物馆大多馆藏品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记载着地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但文化创意产品要么是将藏品图案直接印刷在其他产品上,要么就是一些简单的女性日常银饰品、生活用品类等,设计理念落后,依旧停留在以往旅游纪念品的销售观念上,缺乏时代新意。殊不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理念、审美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要符合时代特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挖掘文物元素精髓的基础上,不断从功能、造型、用途等方面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力争创造出被大众接受和喜爱的文化创意产品。
2 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理念
长期以来,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都得不到有效提升,产品开发力量相对薄弱,产品设计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在当前科技日新月日、现代潮流趋势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件产品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设计具有创意是提高产品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果一件产品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无法刺激购买欲望,那么就不是一件成功的商品。博物馆文化产品亦然,不仅要有创意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同时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如观赏价值、艺术价值等。与其他商品相比,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它更具有文物属性,是基于博物馆文物资源的衍生产品,承载着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同时也被赋予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在具体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文化为主,时尚为辅”的原则,将文化与时尚有效结合起来,将民俗博物馆现有馆藏资源,如科技、文化、艺术以及历史等有效利用起来,结合当代大众审美风尚,顺应文化领域的时代发展潮流,运用有新意的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在功能、包装上下功夫,博眼球,提高产品经济效益。
3 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实践分析
3.1 表层式设计
在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表层式设计主要是将文物藏品中的符号、图形以及纹路、色彩等元素充分结合起来,将其通过具有创意的手法展现在产品外包装上,增强产品的视觉效果,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眼球。表层式设计简便,产品开发成本低,同时又兼具周期短的优点,但是该种设计方法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开发的产品不具有较强的附加价值,并且易出现产品雷同[2]。在我国现有的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大多都采用此种设计方法,比如我馆开发的具有畲族民族特色民和畲族文化元素的各类银饰品、包包、鞋面、笔记本等的封面设计等。虽一目了然,但所创造的文意产品不够有收藏价值。
3.2 骨架式设计
骨架式设计是将博物馆内现有的文物元素进行挖掘,提取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内涵,并对其进行融合内化,最后将融合的元素与产品的功能结构有效结合起来。与表层式设计不同,骨架式设计并非是简单地将文物元素进行移植,而是挖掘其中的内涵,并通过抽象、夸张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所设计的产品中蕴含的文物元素与产品结构、功能融为一体,使得产品的附加值得到了较大提升。
3.3 意蕴式设计
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中,意蕴式设计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方式,并非是简单地将文化的“形”套用到产品中[3]。而是深入挖掘整个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将文物元素进行精神化处理,然后再将其移植到产品中,使所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与博物馆文化的精神内涵吻合,提高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故事性与情感性。这样的产品在消费者长期把玩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文化渗透。
4 结语
总而言之,民俗博物馆作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文化创意产品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对于拉动地方经济、提高整个民族文化软实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国家政府大力支持博物馆创新文化产品、推动文物活起来的背景下,作为地方民俗博物馆更应当重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工作,开发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满足大众审美的文化创意产品,使得原本静态的博物馆能够走进大众生活,缩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陈凌云.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现状述评[J].上海文化,2018(4).
[2]周珺.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3]何晓雷.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特征、问题及对策[J].学习与实践,2016(12):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