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挪威属地上的金字塔镇

2018-01-07贾少博

环球人文地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斯瓦尔鬼城巴德

贾少博

在寒冷、遙远的北极,在挪威属地斯瓦尔巴德群岛上,曾经有一个绿草如茵、充满生机的煤矿小镇——金字塔镇。当年,在前苏联政府的精心打造之下,这里成为向西方国家展示“乌托邦”的地方。

但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末,由于灾难接踵而至,这里几乎在一夜之间便遭到了遗弃,成为世界最北端的极地鬼城。如今,在前苏联风格的建筑废墟、标志和杂草之间,仅余观光客的身影……

挪威政府愚蠢的决定将煤矿小镇卖给前苏联

在人们的印象中,作为北欧国家之一的挪威,不仅有壮阔惊险的峡湾、五颜六色的童话小屋,冰天雪地的美景更是随处可见,它就像一个地处世界之北的世外桃源,总能唤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但其实,雪白、美丽的挪威,也有它“黑暗恐怖”的一面:素有“北极鬼城”之称的金字塔镇,就位于该国最北端的斯瓦尔巴德群岛上。

斯瓦尔巴德群岛是一片终年白雪皑皑、寒风料峭的极寒之地,因此又被称作“冷岸群岛”,而煤矿小镇——金字塔镇即坐落在群岛中部。

金字塔镇位于北纬79度左右,距离北极点仅有1300多公里,因该地的一座山峰形似金字塔而得名。1910年,挪威探险队首先在金字塔镇南部的山脉探测到了煤矿等资源,不久便展开了开采工作。然而,虽然镇上的煤层仅有数米厚,便于开采,但极地的冻土和地处断层等不利的地质条件,不仅导致出产的煤炭易碎,且质量较差,煤矿的整体效益并不理想。到了1927年,挪威干脆把金字塔镇卖给了前苏联的一家矿业公司,1930年又被转售给苏联的一家国营企业——北极矿业集团。

在此之前,英国、美国、丹麦、瑞典、挪威等18个国家于1920年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该条约承认了挪威对斯瓦尔巴德群岛所拥有的主权,同时将其作为北极地区的非军事区,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挪威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历来就对扩张领土有强烈野心的俄罗斯人,自然不会放过利用金字塔镇作为北极据点的绝佳机会:从他们斥巨资买下金字塔镇的那一刻起,即便这是地处冰天雪地且从未盈利的矿产,他们也从没想过撤离,而这也让挪威人始料未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挪威人声称自己最早发现和开发了斯瓦尔巴德群岛,但在历史上,俄罗斯人也常常在这里捕鱼、狩猎,《斯瓦尔巴德条约》签订之际,他们正忙于内战而无暇顾及,后来对此也常有怨言。直到1925年,前苏联才正式加入《斯瓦尔巴德条约》,成为缔约国之一。

因此,对于占据金字塔镇,俄国人一直觉得自己有理有据,而挪威人也无可奈何,他们没想到卖给俄国人的土地有去无回,更难以想象这个亳不起眼的煤矿小镇,日后竟会成为许多俄国人心中颇为向往的“乌托邦”。

冷战时期的极地前哨精心打造的“乌托邦”

二战期间,金字塔镇躲过了德军的轰炸,但居民仍被政府撤离。1947年,前苏联政府派人重返此处勘探煤矿资源,并明确了具体分布点。次年,金字塔镇的重建工作正式展开。

时值冷战,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作为北约成员的挪威,自然是华约老大苏联的眼中钉。表面上,双方利用漂亮的外交说辞,共同履行《斯瓦尔巴德条约》中非军事化的要求,但其实,双方在背地里又在进行一场近乎诡谲的军事斗争:前苏联在靠近金字塔镇的巴伦支堡布置了一组强大的直升机编队,还在极北的科拉半岛驻扎了一支核潜艇部队,而挪威也不甘示弱,他们每年都会派遣军舰前往斯瓦尔巴德群岛巡逻,向他国宣誓主权。

有意思的是,尽管两国将斯瓦尔巴德群岛演变成了最北的冷战地带,但为了掩人耳目,两国又常常一起举办冬季运动会等意义微妙的活动。

由于外国人无需签证就可自由出入斯瓦尔巴德群岛,为了让金字塔镇成为苏联模式的优秀范本,向西方敌对阵营展示自己制度的优越性,前苏联政府可谓煞费苦心,他们邀请国内最优秀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在这里建起了室内篮球场和游泳池、拥有独立剧院和图书馆的文体中心、24小时营业且完全免费的工人食堂,以及各种造价高昂的苏联式居民楼。他们甚至专门从乌克兰运来大量种子,在镇子上大面积铺设草地——即便是在今天,这里也绿草如茵,让人恍若不在北极。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直到80年代末期,作为“模范村”的金字塔镇一直是苏联人民倾心向往的“乌托邦”,其兴盛时期的居民数量一度达到1000多人。这里虽地处北极,天寒地冻,了无生机,但生活条件比国内要好,除了完善的生活设施之外,政府每年还会专门用货船给小镇运来充足的粮食,当地居民也自己耕种田地、捕鱼狩猎、饲养家畜和奶牛,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这种平静安稳的小镇生活,与当时前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迫害、好高骛远的军事竞赛和失败的集体化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当前苏联一步步走向末路之际,金字塔镇依旧像传说中的乌托邦一样平和、稳定,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欣欣向荣:1985年,前苏联政府还在这里陆续建起了规模很大的温室、幼儿园、中学和拥有超过5万种分类的图书馆、24小时运营的电影院,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居民的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

不过,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这座小镇失去了往日作为“玻璃橱窗”的政治宣传的作用,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中断了,小镇不可避免地衰败、沉沦……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字塔镇还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所幸并未造成^员伤亡。然而,更大的悲剧发生了:1996年,从莫斯科飞来的2801航班不幸坠毁,机上141名乘客全部罹难,其中多数是小镇居民的亲人。这场打击犹如五雷轰顶,失去了亲朋好友的小镇居民,从此沉浸在悲痛的岁月中。

被遗弃的北极鬼城岁月凝固的时间胶囊

1998年,就像发生了一场核战争似的,金字塔镇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从当年3月份,居民就开始陆续撤离,原本尚有300多人滞留的金字塔镇,在10月的冰冻期来临之前,最终变成了一座空无一人的“鬼城”——一座被遗弃在世界最北端的“鬼城”。

每年5月中旬到10月初,从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坐船两个小时,即可到达金字塔镇,这也是很多游客喜爱的旅游路线。一路上,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欣赏极地冰川,还有机会一窥北极熊的身影——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只有2600多人,而北极熊的数量却超过了3000头,它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当地主人。

靠近陆地后,可以远远看见镇上排列齐整的建筑。登上码头,你首先会看见一座用来装运煤炭的铁桥,它正在慢慢地锈蚀,日渐斑驳。前方静静地矗立着一座老旧的发电厂,码头旁边则坐立着一座前苏联建筑风格的高塔,上面用西里尔字母写着“金字塔镇”的地名。

目前,镇上有一名俄国导游负责接待,游客抵达后,荷枪实弹的导游(防止北极熊的袭击)会开着一辆小巴士前来迎接。停靠的第一站,是镇子外围的一座纪念碑,碑旁放着一辆推煤车,表面用俄文刻着金字塔镇开采最后一吨煤炭的时间:1990年3月31日。

步入镇子,映入眼帘的便是小镇的最大亮点之———位于加加林中心(即文体中心)草场上的列宁像。这是世界上最北的列宁像,也可以被视作前苏联共产主义理想最前沿的象征,吸引了无数苏联历史爱好者前来拍照留念。列宁像旁边立着—块巨大的指示牌,上面高高地画着一头北极熊,周围刻着“北方矿业集团:金字塔镇”的字眼和小镇纬度数据“北纬719度”。

加加林中心可算是金字塔镇最大的亮点,这里保存着上世纪70年代流传至今的社会主义宣传海报、小镇繁荣时朗的老照片(当时,戏剧表演和音乐会是居民的日常活动),木质的墙上还挂着老旧的俄罗斯三角琴。在礼堂的舞台上,静静地立着一台被弃置的大钢琴,但座位早已空空荡荡,积满灰尘。楼下的室内游泳池已弃用多年,堆满了灰尘和废渣。在中心内部转悠,还能看到摆在窗边的早已枯死的植物、堆放在架子上的碗碟、翻了一半摆在桌前的书、油漆脱落的墙壁、散落在各处的沙土碎砾等。但这里气氛诡异阴暗,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朽壞的霉味。如果足够幸运,游客还能找到一些杂志,上面可能是关于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尤里·加加林的报道,模糊、洇渍的字迹让人感叹旧日的时光不再……

近年来,俄罗斯人还在金字塔镇上建起了一座宾馆,这也是“鬼城”仅有的一处常年有人居住的地方,大概有8个人在这里照看生意。宾馆还兼有邮政局的功能,出售当地的明信片,一楼还设有酒吧,游客可以在这里小酌一杯,喝到诸如伏特加、啤酒等,还可以吃到俄式小吃和甜点。

在极地难得的白昼里,金字塔镇在绵绵雪山的辉映下,显得异常清冷和孤寂,这里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笼罩在茫茫的黑暗之中,仿佛是被世界所遗忘的偏僻角落。受到极地寒冷气候的影响,金字塔镇的分解也非常缓慢,据说还能继续存在五百多年,这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建筑都长久——它就像一个时光胶囊,完好地储存着前苏联时期的历史建筑和往事。

猜你喜欢

斯瓦尔鬼城巴德
小象柚子长大了
挪威“末日种子库”所在地气温创新高
鬼城童话
关于斯瓦尔岛全球种子库
最负责的友情
鬼城快乐行,面具狂欢夜
斯瓦尔巴群岛与中国的不解缘分
墨西哥向“鬼城”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