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及结构特征解析

2018-01-07王云华惠节

珠江水运 2017年23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王云华+惠节

摘 要:不同学科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应有不同的体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的应具有“高职”特征。对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及结构特征解析,以期为构建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青年教师 信息化教学 能力内涵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全面覆盖,以学科教学法知识和多媒体技术相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必将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将是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及职业技能发展的关键,而弄清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是其能力发展的前提。

1.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

近年来,从事信息化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实践,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已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描述,因研究者的观测点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王卫军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李天龙有从信息技术功能的角度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反映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核心体现为信息化教学意识和态度、信息化教学知识及能力等,具体反映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等。张一春教授从高职教育特点角度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获取技能为目标,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理念相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唐文晶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角度: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概括为:专业岗位职业技能(简称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三个方面。

2.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结构特点

借鉴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本文认为髙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由以下五个能力维度: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开发、实施与评价、反思与创新。为方便教师能够了解自己的能力程度以确定完善、提升方向,对每个子能力的能力要素进行解析。2.1意识与责任

信息化教学意识与责任,反映了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同程度,是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前提,高职教师只有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对高职教学的重要性,才会激发尝试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意愿,才会积极主动学习、探索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应树立:重要性的意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意识要素。提高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充分意识并肯定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乐意并善于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由“知”向“行”的行为转变;能够对信息化教学实践包括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资源及媒体的选取运用、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效的评价与反思;能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实现自我知识更新,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实现终身学习;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典范,把进行信息化教学看作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2.2知识与技能

将意识、意愿、想法付至于行动还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熟悉不同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熟练掌握课程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环境、岗位操作技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各种常用软件、网络交互工具使用和用于实践教学的虚拟仿真技术,能利用相应的软件制作适合所授课程及专业特色的教学课件、搜索编辑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将教育技术、课程专业特色、信息化技术有效融合的能力。熟悉网络课程、慕课(MOOC)、翻转课堂、微课、云课堂、学习平台、资源库等,能结合自身所授课程特点,汲取有用资源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实践。

2.3设计与开发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情景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等。为此,教师应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根据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特点,以“多元教学、多元学习”为核心理念,选择恰当的信息资源、环境资源、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策略及流程的设计。设计中,注重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灵活融合,注重把学生的“学”、学生的“练”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体现高职院校“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师生互动、共同交流学习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丰富、高质的信息化资源和交互性强的平台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教师还应具有信息化资源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教师除利用网络收集与自己所授课程有关的信息资源外,更主要的是能自主设计、开发课程资源。如制作课程知识点讲解、操作示范微视频;到企业生产现场收集图片、案例、现场视频;制作交互式课件、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编写数字化课程教材;开发或联合开发实践操作实训仿真系统等等。

2.4实施与评价

教师应具有信息化课堂的驾驭能力,信息化教学中广泛采用了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自主操作训练等环节,如何引导学生按预设的任务、预设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避免放鸭子、放任自流,除在教学设计要精心设计各阶段任务明确合适、时间恰当和提供充足的资源外,课堂的现场把控、随机应变能力尤其重要,课堂教学没有复制性,即使是并行班,由于主体(学生)的不同而使教学过程各不相同。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时通过巡查、答疑与学生交互;通过即时在线小测验、小组回报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同时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课堂评价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培养信息化情景中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能以其专业发展为核心,促进其未来发展,注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5反思与创新

永远没有重复的课堂,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由于学生主体的不同而使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即时状况,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课后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时采用的新方法、新亮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或未解决的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并对成功案例、创新点进行整理记录、积累教学经验,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以与课程团队分享、借鉴;而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可以自我探究,也可以通过课程团队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研讨,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丰富教学经验并实现自身和师资队伍的共同发展。

3.结语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一項系统工程,通过对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与结构特点的梳理与分析,希望能为高职青年教师认清自身信息化教学现有水平提供参照,从中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方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103-109.

[2]李天龙.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4月.

[3]张一春,王宇熙.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基于江苏省7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36期第36卷总814:70-74.

[4]唐文晶.试论信息化教学大赛对职教教师能力提升的拉动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0):52-55.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