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档案信息推送服务
2018-01-07何思南
摘要:与传统的“守株待兔”式档案利用服务相比较,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以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和最人性化的方式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可以使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虽然目前档案信息推送服务还没有全面开展,但它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必将把档案信息服务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档案 信息 推送服务 技术
信息推送技术所推送的信息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二是信息制作商制作的信息,三是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发布的信息。档案机构属于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在档案信息服务中引入信息推送技术,可以为档案信息寻找利用者。通过调查研究,将档案信息主动提供给利用者,使其能及时利用。档案工作者针对利用者特定的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档案标识系统与标识方法,从大量的档案目录、索引、资源库中主动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从而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使档案信息的使用价值与利用者潜在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档案信息服务实现并增值。
档案信息推送服务的特色表现在:一是推送的内容以档案信息为主,专业性很强;二是由于专业性强,其信息推送不是完全自动化的,在档案信息筛选过程中可能需要人工干预。
一、档案信息推送服务的特点
(一)主动性
档案信息推送服务根据利用者预先设定好的规则,自动跟踪利用者使用倾向,根据利用者定制的信息推送时间或以事件为驱动,不需要利用者的请求而主动地通过各种形式把最新的或是所需的档案信息传送给利用者。对利用者来说,当有新的档案信息到达时,依据传送信息的类型和重要性的不同,推送系统会在利用者不发出档案信息查询请求的情况下,通过电子邮件、播放一种声音、在屏幕上显示一条消息等不同方式主动地通知利用者阅览,使利用者及时获取推送到桌面的档案信息。可以说,主动性是推送服务最基本的特征。
(二)个性化
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不仅可以根据利用者的特定需求进行检索、加工和推送,而且还可以针对利用者的特定信息为其提供个人定制的檢索界面。因此,档案信息推送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的具体实现,个性化也成为其基本特征。
(三)集成化
档案信息推送服务可以有效集成档案信息资源。对于一个特定利用者来说,在某一个时期关心涉及某一主题的档案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分散存放于不同的档案馆、不同的载体。而在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中,信息加工人员可将各种渠道、各种载体的特定档案信息集成于同一信息频道中为利用者提供服务,让传统纸质载体上的档案信息和现代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融合形成可用的信息集合,弥补检准率有余、检全率不足的问题。
二、档案信息推送服务的内容
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最新档案开放目录、最新的档案展览消息、具有历史意义的档案信息、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信息、具有主题意义(例如历史上的今天、重大历史事件等)的档案信息都是重点推送的内容。在今后的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中,尤其要侧重以下四种信息:
(一)档案定题服务信息
档案定题服务是档案检索服务的一种,是针对利用者的科研、教学等需要而事先选定的主题,由档案利用服务人员跟踪各类档案信息,定期或不定期为利用者提供经过筛选的最新档案信息的一种服务方式。
其提供的档案信息包括档案的目录、索引、题名、主题、摘要、原文甚至译文、综述等。跟踪范围为各种档案信息数据产品,可以是一次性服务,也可以是长期定题跟踪服务,并且根据利用者要求出具检索报告。
(二)全文信息
在未来的档案信息服务中,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会有更高的要求,简单的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将不能满足其需要。利用者希望全面获得全文信息和深加工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应该自动被推送到利用者面前,这种要求在当前已经显示出迫切性。
(三)专题汇编信息
汇编是档案编研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将围绕某一特殊题目的具有重大价值的原始档案信息加以汇总的出版物。汇编按照一定特征进行,或按作者,或按专题,或按重要程度,或按时间等。
专题汇编以档案所反映的问题为单位,将涉及相同问题的有关档案汇集在一起。其特色是材料完整、齐备,凡是与问题有关并基本具备公布价值的档案信息,一般应无遗漏地辑入。专题汇编为科学研究提供某一专题充分、全面、准确、系统的第一手材料。
(四)知识推送信息
知识推送是档案信息推送服务的重要内容。知识推送是一种网络化的知识服务的方式,实现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将恰当的知识以恰当的方式推送给恰当的人或岗位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是便于推送知识到恰当的人做出满意的决策。知识推送系统是一个有助于知识有效搜集、综合处理和准确推送的信息和管理技术集合,使知识按照一定准则自动推到利用者面前的集专门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于一体的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郑伟强.档案是人类共同的记忆[J].档案,2017(08).
[2]张小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理论思考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08).
(作者简介:何思南,女,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勘察设计院,初级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