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梦·三送(短篇小说)

2018-01-07隆莺舞

南方文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老胡

隆莺舞

一个午后,满风,她突然抽起烟来。海就在眼前,船从一波脏兮兮的水面上来,几个外地的游客簇拥在一辆推车前买珊瑚,白色项链,一条条,据说带着海的记忆,堆挂在那。她无意冒犯这些聒噪的妇女,只是从人群中看到了一丝自己曾经的影子。在她们这个年纪,她想女人必会老去。多年后的此刻,她想女人必会死去。一二十年的光景,她不得已少一点聒噪,多一点靠近死亡的想法。她看着她们,想到多年后,她们也会如今天的自己般,满脸沟壑,她就感到有些痛快。又想也许有人同自己一样,来到这片土地上寻海,寻黑暗得不见一丝光明的海。她又感到难受起来。

她拿那包烟,要献给大海,后来觉得不够,就先从钱包里找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女人,嘴唇发紫,站在一棵树下,笑,局促但开心。手指摸到一串鼓出来的数字:2001.8.15。那年,照片上的女人40岁,那天,是她的生日。她在公园的长椅上吃蛋糕,身边是三个老朋友。她在面上摸了一把,使劲把那张照片往前扔,它属于海,可风又把它吹回来。仍有照片落在脚边,她接着拿出一枚硬币,咚一声投进了海面。接着是一条丝巾,她想啊,被大海吞噬吧,把一切献给它。居然是这样的想法。有一瞬间,她还是被自己吓到,然后又苦笑起来,此时此刻,还有什么好害怕的。不过今天逆风,丝巾被吹回来了,扑到她脸上。她摸上脸,摸到丝巾的光滑,和满脸的沟壑,觉得风有权利替她做出选择,她热爱这样的自由和被动。

与之相反的,是她不停拿起手机看照片,整理衣领,点烟,看远去的船,撩发这一系列动作,显然,她并没有拥有热爱的东西。时刻关注自己的容貌,时刻关心时间,时刻对着面前来去的人们斜眼,这是一个多么小心翼翼的人,她还要表现出一副即将自由的样子,多难受。

离上船还有几个小时,她心里开始不安。一面,思念起生蚝的味道来,想什么时候动的那几筷子;一面,想起从某个地方听到的歌曲,以及从内心深处涌出来的对饮食的渴望和厌恶,总是这样,想法乱乱的。然后头一扬,又要抽烟,点上了,又将手中的那包丢到海里。我斗胆猜猜她的梦想,是要将一切都扔进海里。可是那天逆风,她是被动的。三个朋友站在她旁边,看着这个女人,他们面无表情,也不出声。真是奇怪。

后来我笑起来,是这样笑出来的。“Oh my god,你要把它丢入海里吗?”我这个洋玩笑奏效了,瞬间,她动作就停了下来。回头想想,在那情境下,真是恰到好处。

然后她望过来,手中的烟丝卷啊卷,头发很乱,她笑起来。

“是啊,我要把它丢到海里。”

“啊,别这样。”我大概是这么说,我有些失忆,但还记得,她的确是扔了。到了晚上,我的手中却又握着一包烟。那个下午,戒烟许久的我也抽了好几支。引领这个罪过的,是一片无妄海啊,海水悠悠,水性啦人性啦适合垮在那,并不丢脸。

她不识水性,站着闻海风,有一股腥甜跑到喉咙里,她咽了一口,就站着睡着了。她在海边做梦,第一个梦。

张舟出现在一片白茫里,冬天来了,很久没出现的老胡,把手背在身后,拿着一个绿色热水壶,从遥远的一条鹅卵石道走来。老胡来找张舟。他们坐在公园长椅上,面前是一汪湖水,没有风,水面不动,没有人知道湖里究竟有没有鱼。张舟看见有只鞋子,静静漂在湖面上,是一双女鞋。

有一搭没一搭地,他们聊起来。

“天气有些冷。”

“嗯,木椅变硬了。”

“嗯,还是喜欢春秋。”

“嗯,不过已经没了。”

“嗯,喝口热水?”

“嗯……你也在发抖。”

“嗯……”

张舟哈了一口气,一团白白的气体萦绕在两人中间,他们沉默了。直到一群孩子从眼前跑了过去,他们又聊起来。老胡带了热水,从没打开过。张舟一直希望他喝一口。后来,夕阳沉下去,张舟问老胡要不要去开个房?老胡不出声。张舟又问要不要在公园找个偏僻的地?

“我已经丧失了性能力了。”老胡很快说。

张舟吸了吸鼻子,把头埋在胳膊里,觉得子宫有个地方又疼起来。疼了有些日子了,不分场合与时间,不分面前站着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它总是在它想疼的时候疼。她不再说话。很快,就入了夜,四下一片寂静。张舟很喜欢梧桐树,现在树也在发抖,她看着它,感到这慢慢起风的夜,在慢慢带走一些人。

“舟,老叠上周去了。”

“嗯。”张舟把手放在腹部下面,阴道上面一点的地方,慢慢打圈揉起来。

“在医院里,莫名其妙地,家里人连尸检都不做,就火化了。”老胡说,张舟沉默。

“哎,老家伙,都没让我们见上一面。”老胡又说。

“我见了他了。”

“嗯?”

“那天,我买了瓶农药。”张舟说。

老胡捧着脸呜呜哭起来。不惊讶,更不害怕,只是哭,仿佛是一件悲伤但理所当然的事情。张舟坐着,任由他哭。眼前一片萧条,水还是不流。老胡哭了很久。

“你也帮帮我,帮帮我。”老胡说。

她以为是水手在唱歌,但是在岛上,有的是渔民,水手啦船长啦这些电影里的桥段,只是她的臆想。一些水手在唱歌,一些爱国的水手先唱起国歌,等到夜深了,瞒着一些岛民在岸边生起篝火,唱《水手》。旋律飘起来了,歌词也很好记,很励志那样,“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咬牙切齿地,恶狠狠地,可是充满了美感。

她一人躺在旅店的床上,从窗帘中找那些水手,迷迷糊糊又像做梦,走到了海上,一直往可以沉溺她的地方走。白色的灯光突然照了过来,耳边又是一阵已经听腻的《茉莉花》。为什么总听这首歌,好像别无选择?

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三个朋友看起来,更自由,爽朗,更有所选择。

她是一个不吃早餐的女人。

中午要吃一盆海鲜面,首先得征得同意。住的地方往上,拐弯,拐弯,拐弯,三轮车突突从身边过来。坐下的刹那,突然想到另一个地方,一群迁来的海鸟,依旧是晦暗的海面,红树林看起来怎么是绿的?她的腦袋生疼,觉得自己是从那里来。迁移或者迁徙,总之长路漫漫,自由而被动。她迫使自己回忆几天前的城市,拥挤,不安,时刻担心找不到路。三个朋友那样领着她,对她说,睡,走这边。她傻乎乎地问,还有多久到呢?有一天晚上又累又饿,她迷路了,极限之后竟有一些辗转的快感。回到房里后,像一个出差的人那样,看本地新闻,喝德国啤酒,依旧要抽烟。她没有瘾,似乎又有,这麻麻呛呛的感受,也许是夜空带来的一些错觉。她一人坐在旅馆的藤椅上,睡着了。她做了梦,第二个梦。

老胡一直在哭,领着张舟走进人群,经过了热闹,开始进入无人的街道。他们走进一个窄小的巷子,走过一排破旧的老房。张舟看见青苔,从巷口一直延伸过来,厚厚的,湿湿的。她把手放在口袋里,低着头,弓着背,像一个老人那样走路。老胡说到了,她抬头,看见一簇三角梅从屋顶破出来。眼前的房子破败,木门被腐蚀掉边边角角,他们咿呀一声推门进去。

张舟的老主顾二强坐在里面,一张轮椅,一张床,一声惊喜的呼声,此外什么都没有了。张舟在门口站着,以前总是光顾自己的二强哥,现在成了残疾,她站着,子宫又疼起来,她一阵无力,靠着门坐了下来。

“你们来了,正好,陪我说说话。”

二强说了很多话。“一天,我坐在门口,有个男娃子经过,很久没有人从那里经过了。那个男娃子看了我一眼,我让他过来,刚好有几颗糖,放在口袋里很久了。记得吗老胡?还是你上次买给我的,让我没事润润嗓,嘿嘿,我都留着呢。”

“我用糖吸引他过来,陪我说一句话,就有一颗糖。我跟他那样说。你们猜他怎么回答,嘿嘿。”二强说,脸上泛起了笑容。

“那真是好娃子,他说爷爷,我可以多陪你一会儿的,我妈妈还没下班。说着来我手上抓糖,真不明白,孩子咋那么喜欢吃糖呢?老胡,你还记得你当小男孩的时候,那会儿有糖吗?”

“有了,我也很喜欢吃。”老胡说。

“嘿嘿,是了,所有小孩都喜欢糖,那是个没糖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他陪我说了很久的话,还让我在手心上写字。我给他写,我说只会写一个字:中。给他写了,小家伙还学了起来。”

“真可爱,我要有那么个孙子……我要有那么个孙子……”二强哽咽着,不断重复这句话,后来长长叹了一口气。“唉,晚上房子真黑,真黑啊老胡。”

老胡重重点头,推着二强的轮椅,出了门,出了巷子,张舟跟在两位朋友后面。他们走了很久,从黑夜走到黎明。三人来到悬崖边,站了那么一会儿,看了那么一会儿太阳。

“谢谢。”二强对他们说,脸上泛起了笑容。

张舟从背后推了他一把。

然而,却是她自己带着轮椅滚落下去。她在空中翻了一圈,看见二强与老胡站在山顶上。她和轮椅,始终没分开。

到了岛上,她还是喝酒。不过物资匮乏,只能找到一些基本的东西。什么是基本的?花生米,小面包,这些装在黑色塑料袋里,一点也不花哨的东西。比起城市里的各种小茶糕点,要实在得多。所以她喝酒也变凶了,那种大的瓷杯,来,干!就这样,喝!很实在。喝多了又做梦,晕晕乎乎,还是感觉大海在溺毙她。

溺毙是一种梦幻的感觉。海水浪漫,过了白天,他们在岸边坐着,是的,现在是他们了。天为什么要由亮转暗?暮色是为了使游人从她变成他们。

他们在岸边,抽烟,岛上买不到烟,难说是哪一位的囤货。总之,火光像四只眼睛,小小的,跟海面上那些瞬明瞬暗的灯比起来,有种碧润的感觉。滴水丹屏就在身后,她误以为自己能听到那滴答滴答的声音,她想不仅要把想法告诉上帝,也要告诉眼前的人。他是眼前人,跟他们说,想跳海吗?这个说法不准确,这和溺毙有些距离。思前想后,就谈起了人的意义,谈起她未谋面的老师。满眼都是海,黑暗中的海,黑暗中的海浪声以及水手和国歌,就是在那时发生的。

她略带戏谑:“我可是一个老妓女,不信教。”說完决定,第二天依旧要去看那个天主教堂。

她想起一个句子:“我是一名自由的老妓女。”想着,觉得非常好笑,又感觉很肃穆,是一种自我艰难抉择的肃穆。她飘忽了,深感愚昧是必然的。她当然逃不掉。

第二天,睡到午后,朋友们说,起,走这边,她便走出旅店,渐渐感觉到身边幻化出一个眼前人来。于是租一辆电车。

他们去找教堂,开着车路过一片芭蕉地。是的,现在天亮了,可喜的是还是他们,不过,车速由她完全掌控。路两旁随时跳出松鼠,且大片大片的野生芭蕉可以随便采摘,只要有风,她就感到自由。手机里又放了《茉莉花》,她便从瞧得见的睫毛和脸部的沟壑里,捕捉了一丝向往,一丝日后在黑暗中辗转时会留念的凉爽。

她开车,沿着海岛路,慢慢睡着了。她做了梦,第三个梦。

张舟出现在春天,那个万花复苏的季节。

她总是站在一棵梧桐树下。那些出来遛弯的老头,背着手在附近走来走去,有看她的,也有不看她的,但凡瞄她一眼,她就把手里的红牛递出去:“哥,要不要来罐红牛?”这是她们这一行的暗语,不接,只好悻悻收回手,笑一笑。接了,他们就一前一后,走到附近的惜缘宾馆,开一间房。一次,能有两百收成,张舟自付一百的房费。碰到好心的客人,会帮她把房费付了,但这样的客人不多。偶尔,他们也直接在公园找个偏僻地方。最近一次是在秋天,梧桐树往下掉叶子,她躺在落叶上,被落叶覆盖。他居然问起她名字。

“张舟。”

又问她年龄。

“57。”

“做多久了?”

“不记得了。”

张舟躺在叶子上,后背有些发痒,一个斑白的大头在自己上头倒着,她希望他赶紧压下来,想象他的身体如声音一样温暖。

“叫我老叠。”他又说。张舟还在脑子里想什么老爹,竟有这般癖好,嘴上轻轻复念着,他就下来了。两人的下身很快陷入落叶里。

老叠在她身上抖动了几下,张舟刚闭起眼睛,就听到他不停在耳边吸气。

“哎哟,哎哟,不行,抽筋了。”说着直挺挺往旁边倒。张舟坐起来,边收拾衣裳边冷眼看他揉腿肚子。老叠讪笑,说让她等等。她坐着等,看着他脸部表情越来越扭曲,冷汗也大颗大颗渗出来。

张舟只好把他送进了医院。

老叠经常来找她,他对性的需求不大,每次抖动几下就完事了。他找张舟,有时给点钱,有时带一点新鲜的吃食,有时就坐在公园里看她揽客,客人来了,老叠就起身拍拍屁股,进入人群里去。他们的来往是寂静的。唯一有声响的是第一次见面时的抽筋,和两人相同的孤独。

她看到一个背影,驼了背,缓慢走在人群中。

老叠躺在病床上,鼻子里插着管子,窗打开了,还有一些阳光进来。看着暖烘烘的,看着有希望。张舟提着粥进了病房,角落里站着一对年轻的孩子,全都戴着耳塞,眼睛盯着手机。张舟的到来丝毫没有引起他们一丁点兴趣,病床前还坐了一个女人,她喊老叠爸爸。

那女人看了她一眼,“你是?”

“我是老叠的朋友。”张舟放下粥,站在床前,右手扯了扯衣襟。

“嗯?”她沉吟。

他们五人在病房内,躺的,坐的,倚墙的,站的,各自沉默。她站了一会儿,从病房里走出来。

“别是什么贪钱的朋友吧。”身后传来那个女人的声音。

她苦笑。走到厕所,一道光过来,再次站到老叠病房内。他身边居然没人,他能说点话了,苦苦哀求:“我很痛苦,你帮帮我。”

张舟走到嘈杂的市场,买了一瓶农药,又走回医院,老叠身边依旧没人。她打开农药,看着老叠,过了很久,一把将手中的液体灌入了自己的嘴巴。

老胡出現了。他带她到惜缘宾馆开了房。他拿出一瓶安眠药。他给了她两颗。其余,他把它们放在手心,捧起来看,一颗一颗慢慢地数,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张舟从老胡手里,把安眠药又一颗一颗地移到自己手上,只留了两颗给老胡。她把药全部吞下了。他们并排,静静躺着,老胡流了两行泪。

“这样,就不会感觉孤单了。”老胡抓着张舟的手,缓缓说道。她坐在黑暗中号啕大哭,热泪刺痛了她的脸,她耳边不断响着海的轰鸣。

海上响起号角,出海的人归来了。她和她的三个朋友,在海边坐了一天。烈日把她烤焦了,这会儿她觉得自己是一只风筝。海边烈日有它的味道,不像盐,不像螃蟹虾或者扇贝,像她屏住呼吸从喉咙里升上来的味道。她称作呼吸停顿味,或者死亡味。没错,死亡的味道就是海的味道。

三个朋友笑起来,“没错”。

他们在海边捡了许多破碎的珊瑚,救下一只有毒的鱼。渔民说,这是一条有毒的鱼。“怎么判断是不是有毒?”“你看,它背部有一条缺口。”她把它捡起,远远扔出去,而海滩上的其他鱼,没办法,只好任它们干死。

到了晚上,他们升起篝火,三个朋友和她,喝酒,聊天,和岛民跳舞。月亮挂在海上,夜深了,岛民散尽,只留一团灰烬在海滩上,海浪一下一下打着。他们坐在岩石上,仍感觉是热闹的,月亮也是热闹的,像家门口、学校门口、街区门口那些灯,热闹,明亮。

她对着大海啊啊叫起来,像个少女,朋友们不说话。等她停下来,急促的呼吸慢慢平缓,由大变小,她光着脚在海滩上走,脚指头全都埋进沙里。她捧起燃过后的灰烬,像吹泡泡一样吹它们。她又从少女变成小女孩了。

她跳到黑暗里,点着烟,找那些光滑而漂亮的岩石,然后揣两大把放到兜里。

她走向海边,三个朋友跟着,他们走进海里,很快就不见了。海浪一波一波的,一只鞋子,被冲到海滩上,老和那些死鱼一起,等着再次被冲到海里。

她可以在海里做梦了,这是第四个梦。

是冬天,也是黑夜,张舟站在一棵梧桐树下。一辆车停在她面前,车门打开,她把自己放进去,像一枚鸡蛋从冰箱里被取出来,慢慢变暖了,心还冷着,可终究会热起来。突然就下起了雪。她把头靠在窗上往外看,天地成了白茫茫一片。其实,早就下了,刚入夜,她便听到雪的声音,只不过梧桐遮挡了她,密实得一点光都进不来。这会儿,她扭头往公园方向看了看,空无一人的街道被雪覆盖,闪烁的灯模糊成一片红。张舟裹紧衣服,垂着脑袋,过了会儿又扭头,梧桐树已经在另外一条街了。拐弯之前,她知道没人送她,可还是要看看,扭扭,弹弹衣服,诸如此类,尽是些别扭。

她再次裹紧衣服。

“能不能春天再去呢?”她问。

“我有点怕冷。”

三个朋友笑着,开车的老胡回过头看她一眼,不说话。车子不停前进,偶尔拐个弯。最后,拐进一条小道。

张舟和三个朋友,出现在一座岛上,他们赶在日落之前,爬到一座山的顶部。说不出来想干什么,只是爬。他们在山顶站着,远远看见日晖下的远处有一座庙。此刻,他们想到那里去。张舟说,我们到那去。三个朋友说,走吧。他们就下了山,一会儿,到了庙里。

庙内不供任何神明,灵台上有一个巨大的珍珠蚌。对了,这是岛上,供着珍珠蚌并不奇怪。张舟开心极了,她在庙里转悠,东摸西看,内心渐渐感到宁静。她跳到珍珠蚌上,斜着身子躺下来。

“那边有个灶台。”

“可不是么,我也看见了。”

“真好,这里。”张舟说。

“我们应该去打点水。”

“对,最好再弄一点柴。”

“同意!你们去吧,为我办点事。我要在这里休息。”张舟在珍珠蚌内翻滚,蹬脚,开心得像一个三岁小孩。突然,轰的一声,巨大的珍珠蚌合上了,随着这一声,庙里响起敲钟的声音。随后世界安静,时间变得极其缓慢。珍珠蚌始终没再打开,三个朋友面面相觑。

“那我们还要出去打水烧柴吗?”

他们互相望着,都在对方脸上找答案。突然,三个人笑了起来。

“当然要去啦!”他们说。

他们出了门。珍珠蚌变小,庙变小,山与岛也就成了茫茫海上的一小点。

猜你喜欢

老胡
这样生活挺好
仇家
方向
再补充几句
最后一个红包
跟着锻炼
钥匙叮叮当
减肥有风险
没忘了你的教导
老胡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