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还可以去三月等一场雪

2018-01-07阿鲁

南方文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阿玲阿苏竹篮

阿鲁

确定要到成都出差时,我居然提前一个月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拉布阿玲,换作平时,我只会在出发的时候才告诉对方的。这么看来,我一定特别想见她吧。

阿玲在微信里发来一串惊喜的表情后,开始抱怨起我来,说我告诉她太早了,因为等一个人来的心情很煎熬。她还告诉我,她决定把当月的假期全部攒起来,为了我来成都时可以好好陪我。

那天忙完工作,我推掉了客户安排的晚餐,由阿玲带着我去她工作的火锅店,吃她给我点的满桌子的鱼、肉,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菜。我们像朋友一样一边吃着,一边闲聊着,到底聊了什么我也不记得了。但我还记得我们玩的那个游戏,每看到一个陌生人经过,我们便小声猜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过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她很佩服我的“观面术”,因为我说到她同事的时候,她觉得好准,就像算命的先生。

后来,她带着我去她常去的护城河边散步。我们的话题逐渐变得沉重起来,直到她问我,到底是什么在支撑一个人的生命,为什么她看着别人不亦乐乎地忙这忙那时,自己的心里却满是悲伤,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我不由沉默了。走在我前面这个看起来已经长大的孩子,还是像以前一样柔软、敏感、不安。

第一次见她,是七年前的一个秋天。那年,诗人倮倮成立了壹点爱公益助学服务中心,我和黄土路作为首批志愿者,到阿索拉毅的故乡峨边县走访。我们一早搭飞机出门,随后转乘大巴、中巴,经由广州、成都、乐山,直到街边亮起昏暗的路灯,才抵达这个小凉山深处的县城。一路走来,浮世繁华次第退去。就像布罗茨基说的一样,这里意味着一个世界的结束,同时意味着一个大得多、多得多的世界的开始。就是在这里,12岁的阿玲来到了我们面前。

那时候,我以为这个能歌善舞、满脸笑容的孩子一定生活得很快乐,但在后来的几年间,她断断续续告诉了我她坎坷的经历和无尽的悲伤。由于相隔千里,加上条件限制,我们的联系时断时续。每次她想方设法给我打来电话时,必定有满腹的委屈和难过,毕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所经历的遭遇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她害怕、担心、不安,虽然她可以没心没肺地和同学们、朋友们相处,但她始终没有办法好好与自己相处。于是,我开始给她寄书。我与她有着相似的经历,我知道阅读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

有一天,她用我的一句诗做了自己的QQ签名。我试探着问她,有没有想过写点东西记录自己的心情。她沉默了一会儿,便发了一首《是谁》给我。我知道那就是她写的,她把自己的经历,把自己的痛苦和悲伤,都写进去了。阿索拉毅说,在这个讲彝语的地方,接受汉语相对有点困难,他在高二的时候还不明白“感冒”是什么意思。正上高二的阿玲用汉语写的诗歌,已看不出来这种语言上的隔阂。或许还有些稚嫩,但我能从诗歌中读到她内心的爱与恨在冲突,同时也在慢慢和解。这或许就是成长吧。后来阿玲才告诉我,其实她写了很多东西,她有一个旧箱子,里面装满了她的日记本。但是,她写完便锁进去了,不敢再拿出来翻读。阿玲说,除了写,她最喜欢散步,她就读的高中学校附近,就是大渡河,她喜欢不经意间与一朵小花或者一棵小树相遇的喜悦。她还喜欢看落日,有时候看着看着就会泪流满面。“我是不是有病?”她这样问我。

有次阿玲问我,等她长大,我能不能作为娘家人参加她的婚礼。我说,我们还可以去三月等一场雪。

这是她一首诗里的一句。阿玲喜欢雪,她把她最初的记忆,放在了一场雪中。虽然那是她想象出来的一场雪,但我相信她所说的。那么小的阿玲,还来不及认识这个世界,甚至没办法好好看一眼这个世界,更别提能记住什么,但我相信,她一定能感受到那场雪,以至于她一生都不会忘记。

我甚至想象,我的父母亲也在这样一个暴雪天气,把我装在一个竹篮里,悄悄地放在山路边。我躺在竹篮里,看着雪花一片一片从铅灰色的天空落下来,慢慢将我掩埋。

我也许在哭,也许不在哭。其实,在这个前后不着村店的山岰里,哭和不哭,意义都不大。就在我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雪地里响起清脆的脚步声,听起来有点蹒跚,应该是一位老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在这样的天气还要出门赶这么远的路。是为了追一只野兔,是为了寻找一只丢失的黑山羊?又或者,他就是特意赶来救我的菩萨?

总之,那个老人越来越近了,直到站在我的竹篮边,把我抱在怀里。这时,我才看见他的脸。他的脸上布满皱纹,而且有着天空一样的铅灰色,没有表情,睫毛上还沾着雪末。他并不说话,只是抱起我,看着我的眼睛。然后,他把竹篮扔在背上的背篓里,把我裹进黑色的斗篷。他身上有一股浓烈的水烟味道。但是,我并不讨厌。我这时或许才开始哭出声来。他把我抱得越紧,我哭得越厉害,直到哭累了,便在他怀里睡着了。

“我是不是有病?”在成都这条我还来不及知道名字的护城河边,阿玲再一次这样问我。刚刚高中毕业的阿玲,为了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一点儿,她没有选择继续读大学,一个人跑到了成都打工。她说,爸妈都老了,她担心有些事来不及做了。她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容易受惊的孩子,我想,她已经不再需要我的答案了吧。因为她的诗歌里,已经有了她自己想要的答案——

太过纠结一场雨的到来

或许没有意义

重要的是这场雨来了

诗歌或许就是这样一件法器,帮助我们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让我们失去的一切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后来,在倮倮、黄土路和庞白的支持下,壹点爱每年举办的公益夏令营,多了一堂诗歌课,也正因为这堂诗歌课,我们结识了更多像阿玲一样的孩子。他们或许有点淘气,或许没那么乖巧,或许有些孤僻,但是他们的詩歌如此清澈,如此忧伤,我想,他们一定有一对天使般的眼睛,有一颗天使般的心灵。

阿苏建东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阿苏建东参加壹点爱第三届公益夏令营时,只有10岁。阿苏建东很好动,喜欢整点恶作剧吓唬别人,在课堂上总是不能安静下来,而且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夏令营的老师虽然都有着很好的耐心,但一时也被弄得有点头疼,甚至想过让他的父亲接他回家。

后来,在一堂诗歌课上,我们一起读了北岛主编的《给孩子的诗》,并且鼓励孩子们自己尝试写诗,然后在篝火晚会上朗诵给大家听。那天晚上,阿苏建东以一首《云》打动了在场所有人。那是他的第一首诗。写出《云》的阿苏建东,在我心里不再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调皮鬼,就像写出《雨夜》的阿玲一样,不管他们内心里有多少不安和困惑,他们最终都会获得自由。

因为他们是缪斯的孩子。

猜你喜欢

阿玲阿苏竹篮
彩色竹篮
南瓜马车的午夜
我家小妹妹
竹篮(外一首)
一件情侣衫
真正的高手
没有距离的友情难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