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残花的泪》之艺术特征
2018-01-06黄婧怡
黄婧怡
摘要:《残花的泪》是戴望舒早期探索新诗过程中所作。当时诗人借鉴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和象征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着力于通过绮丽的语言,典雅的意象和凄美的感情来塑造诗风,形成了戴望舒诗歌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以伤感为主的艺术风格。这些特征几乎贯穿于戴望舒所有的后期作品之中。而《残花的泪》则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其诗歌风格和创作手法,对于研究诗人后期的诗作特征提供了一个范例。
关键词:绮丽;典雅;凄美;伤感
戴望舒是开启中国现代新诗的先锋之一,他用短暂的一生创作了一百余首诗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五四运动后,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戴望舒受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提倡的运用华丽的辞藻、绚丽的想象和象征主义文学主张的诗歌的音乐美和用象征手法表达感情的影响,逐渐在作品中融入了这两个文学流派的艺术特点。加上当时中国文坛的作家们为创作“中国式”的新诗提出了“三美理论”,既要求诗歌有结构的匀称,节奏的美感,还要多采用华丽的辞藻,同时借鉴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戴望舒将中西方艺术手法巧妙结合,在其诗歌《残花的泪》中很好地表现了这些特征。然而作为诗人早期的尝试之作,这首诗歌也难免有些美中不足之处。
一、语言绮丽
从这首诗的内容上看,可以“一枝凄艳的残花/对着蝴蝶泣诉”为界,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客观环境的描写,渲染出寂寥凄冷的气氛,为“残花”的伤感做铺垫。第二部分是“残花”对“蝴蝶”的泣血控诉,主要是控诉的内容。从表面上看,诗歌叙述的显然是一个悲剧故事。但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华丽的词语和恰当巧妙的修辞手法,把这一故事表达得生动形象,感人至深。第一部分开篇两个字就是“寂寞”,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就是以“寂寞”为主。第二句“明月照幽素”写出了一种清冷朦胧的美。夜晚的月光是皎洁的,黯淡的,照在幽静的古园中,就像罩上了一层轻纱,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给诗歌添上了些许忧愁感和神秘感。接下来是诗歌的主要意象“残花”的出现。诗人用了“凄艳”一词来形容“残花”。“凄艳”词义为“哀伤绮丽”,哀伤本来形容情绪低落,绮丽却有纷繁富丽之义,这个形容词贴切地把“残花”之美与它的感情之伤结合,也暗示了感情虽然哀伤,但却有哀伤之美。
第二部分诗人主要描写“残花”对“蝴蝶”的声泪控诉。这个部分又可以分为“残花”对过去的追忆,对现实的痛斥和对未来的感伤。
实际上,在“残花”的控诉中,过去的回忆,现实的状况和未来的预料都是交错往复的,一边回忆过去的美好年华,一边是面对的残酷现实,让“残花”不得不对未来丧失了希望。从“娇丽”“旖艳”“温馨”等形容词可以想象出“残花”在青春时期是多么的风华绝代,那时的她与“蝴蝶”柔情蜜意,形影不离。而今夜“残花”已然“憔悴”,最好的生命与青春都给了“蝴蝶”,如今只能独自垂泪。“香泪”一般用来形容美人落泪,泪水划过脸颊凝聚了胭脂的香气,再加上美人容貌倾城自然惹人怜惜,因此“香泪”用来表示“残花”的美丽和忧伤很符合“残花”的形象。
而“蝴蝶”的举动无不透露出了“无情”二字。对于“蝴蝶”诗人没有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残花”的控诉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从“抛下”、“默默无语”、“独自”、“飞去”等词,可以想象出“蝴蝶”对“残花”如今的冷酷无情、喜新厌旧。于是“蝴蝶”的无情成了“残花”悲剧的根源。此诗用词典雅绚丽,富有韵味,讀之能够自然而然在头脑中构建出一幅月夜残花图。
全诗通篇主要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残花”和“蝴蝶”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感情,借以抒情。其中还夹杂着对偶的手法,如“今宵我流着香泪/明朝会萎谢尘土”,对偶句的运用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主要押“u”韵,如第二句末尾的“幽素”,第四句末尾的“泣诉”,第八句句尾有“尘土”,第十四句末为“何处”等,一共七处押韵,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体现了诗歌的音乐性。而这种音乐性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能够表现出“残花”的内心感情变化,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的词语华美,韵律和谐,修辞手法运用恰当,具有色彩美和音乐美。然而诗歌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些许不足。虽然华丽的文字能够给人第一印象以美的感受,但是使用过多华丽的词语,难免造成一种堆砌辞藻、华而不实之感,丧失了诗歌的质朴。在抒情方面过于直接,感情一泻而出,虽然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缺少了一些意蕴和内涵。
二、意象典雅
戴望舒对中国古典诗词显然十分谙熟,他通过大量古典意象来营造出一种凄冷幽美的意境借以表达内心的感情。在《残花的泪》中,诗人塑造了“古园”“明月”“残花”“蝴蝶”等意象,这些意象很大部分都有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含义十分丰富。
“古园”很容易让人想到人迹罕至的衰糜颓圮的景象,油然而生一种荒凉之感。“幽素”意为清幽、恬淡质朴,唐代李商隐 《房中曲》云:“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张九龄 《答陈拾遗赠竹簪》诗:“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明月”在古代象征着思念之情,亦有团圆之意,或者只是单纯用来烘托清冷的气氛。古人常用明月来寄托对爱人亲人朋友的思念或者远离家乡的愁思,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总是带着淡淡的伤感和思念之情。“残花”这个意象同“明月”一样在诗词中使用频繁,如唐代诗人武元衡的《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宋代诗人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残花”在古诗中大多代表着年华已逝、风华不再,或者是饱经沧桑、受尽折磨的意义,都是哀愁之感的象征。
而“蝴蝶”这一意象从庄周梦蝶开始被载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它在古诗中主要有三种意义:一是生活中的蝴蝶,二是用来托物言志,三是爱情的象征。但有趣的是,从周庄梦蝶这一典故后,“蝴蝶”的意象便在古诗文中销声匿迹了八百多年。《诗经》中并无只言片语提及“蝴蝶”,《楚辞》里也没有涉及“蝴蝶”的内容,而后的古诗十九首、三曹、竹林七贤甚至连归隐的陶渊明、擅写山水诗的谢灵运也没有写过。直到南朝宋时,一位名叫鲍照的诗人才在其诗歌《拟行难路之六》里提到了“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此时才重新出现了关于“蝴蝶”的意象。但鲍照写蝴蝶,也只是托物言志。
稍后,南朝齐时的谢朓有一首诗也涉及到了“蝴蝶”,诗句云:“花丛随数蝶,风帘入双燕。”他所描写的“蝴蝶”是生活中的蝴蝶,既不为抒情,也不言志,于是从他这里,直接在生活化中的蝴蝶出现了。到了南朝梁武帝萧衍,他的诗作中有两首诗专门写到了“蝴蝶”:《子夜四时歌·春歌》之四“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不见佳人来,徒劳心断绝。”《古意诗二首》中之二“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差池低复起,此芳性不移。飞蝶双复只,此心人莫知。”这里的“蝴蝶”,已经见出了爱情的意味。而从《梁祝》传说的结局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也可以得知“蝴蝶”演化成了凄美但坚贞的爱情的象征。在《残花的泪》中,“蝴蝶”也代表着爱情中的一方,但却不是象征坚贞的爱情,而是“移情别恋”。
另外,在诗歌的最后还提到了“薤露歌”,它在古代表示挽歌。汉高祖有词云:“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另外,唐朝裴铏 《传奇·封陟》云:“逝波難驻,西日易颓,花木不停,薤露非久。”明朝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沾薤露,锦瑟入松风。”
由此可见,戴望舒在中国传统诗词方面造诣很高。古典意象的融入增添了诗歌的文学气息,塑造出具有古韵的意境美,令人读之回味无穷。但是过多地加入同一抒情类型的意象也使诗歌表达的感情趋于单调,没有情感的波澜曲折之变。并且还会给读者造成一种“古诗现译” 之感,即只是单纯地用现代诗的形式把多首古诗糅合翻译过来,其中诗歌所展示的是古诗中本来的意境,而非作者通过自身感受所创造的意境。这就缺乏了一些建立在作者现实体验上的真情实感。
三、感情凄美
此诗通过写“蝴蝶”和“残花”的缠绵凄美爱情悲剧表达出了浓浓的哀伤之情。从“残花”与“蝴蝶”最初相濡以沫的美好的爱情到“残花”年老色衰,“蝴蝶”另觅新欢和如今“残花”对未来的绝望。那么诗人是用象征的手法以“残花”自喻描写自己的爱情经历,还是想要表达对理想未能实现的不忿呢?
戴望舒的爱情之路十分曲折,三段爱情和婚姻都以痛苦告终,他以诗自喻是有可能的。从创作时间来看,《残花的泪》这首诗大概写于1922至1926年间,而戴望舒的初恋却是在1927年。当时他寄居于朋友施蛰存家中,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并对她展开了热烈追求。施绛年并不喜欢性格沉郁的戴望舒,后来勉强同意与他在一起,经过长达八年的苦恋后最终分手。虽说诗人与施绛年的爱情确实以施绛年爱上他人而终结,与《残花的泪》描述的爱情故事近似,但是时间上却是不吻合的,因此此诗应该不是诗人的爱情经历写照。
而据《残花的泪》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当时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全国上下的反帝国爱国运动日益高涨。而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不久后的1927年发生了“四一二”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全国上下陷入了一片阴霾。或许是现实的动荡不安和瞬息万变影响了诗人的感情变化,因而写下了这首凄凉悲哀的诗歌,用以隐晦地表达诗人抑或是当时爱国知识分子对现实处境的苦闷和对祖国未来的担忧。
还有一种可能,与诗人本身的性格有关。戴望舒似乎天生就带着忧愁,他性格内向、冲动、多愁善感。这样的性格或许适合于文学创作,但是却让诗人的情路坎坷。与戴望舒有过感情纠葛的三名女子都因与他性格不合而分手。因此,很有可能《残花的泪》一诗只是诗人虚构的一个爱情故事,借以抒发诗人的忧愁之情,并无十分深刻的寓意。
诗歌表达的感情哀婉缠绵,伤感凄切,特别是在最后四句,透露出死亡的气息,如“薤露歌”、“凭吊”的出现,给诗歌笼上了一层绝望之感。这里感情虽触动人心,但是未免过于悲伤消极,令人读之心情沉重,看不到一点希望。戴望舒在这首《残花的泪》中过于注重抒发个人的抑郁之情,使得诗歌内容未免有些局限,内涵不够深刻,颇有种“少年不知愁滋味”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因此,总体来看,诗歌感情美则美矣,哀之过也。
四、结语
《残花的泪》虽是戴望舒早期创造,还未形成成熟的风格,也有些不足之处。但它反映了作者在那个时期的特定经历,独特感悟。诗歌的用词十分华丽典雅,意象富有古典韵味,用象征的手法来含蓄表达感情。这结合了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它为后期戴望舒的创作风格奠定了基础,给现代诗歌带来了广泛的影响,也让人们能够有机会品味和借鉴那个探索新文学的时代留下的优秀诗篇。
参考文献:
[1]胡慧莉,周少华 选编.戴望舒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3.
[2]戴望舒著.戴望舒精品选[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3.
[3]孙世军.论现代诗歌鉴赏中的意象解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4):96-99.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5]孔秋萍.戴望舒作品中的唯美颓废主义色彩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12):30-31.
[6]刘彬.论戴望舒诗歌的忧郁伤感之美[J].文学教育,2016(18):84-85.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