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2018-01-06周勇英
摘 要: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放弃掉,寻找到更多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更高效地开展对应的化学学习内容。要想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主要目标,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好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是初中义务教育过程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令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一门学科。化学之所以让人感到无奈和头疼,主要是因为这门课本身是一门注重动手实践、逻辑思维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注重化学反应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的背诵、数字的计算和抽象的实验过程,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创新动手能力的形成等。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多种角度出发,努力创设出一个高效益的化学课堂。
一、 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思路分析
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特别是对于这样一门以实验、实践为主的学科,要想更好地提升化学教学的教学效益,教师必须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彻底放弃,让学生成为整节课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一般来说,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的兴趣点的培养,不论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可以成为一种学习动机”都足以说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于学习兴趣与学生学习之间密切联系的肯定。的确学生一旦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知难而进、不断探索,反之则只能知难而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以提升学生兴趣为主要途径。
其次是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很多学生学习化学后对于化学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计算、背诵两个方面,这种观念是制约他们学习成绩的一大因素。其实化学本身是一门注重学生综合学习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会背诵定义,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是很难很好地把握化学课程的。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方式。
最后应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既然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的,对于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来说,都应是公平的。处于公平地位的学生理所应当相互合作、互相提升。为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尝试采用一些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努力帮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教学模式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 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一) 趣味导入,让学习兴趣倍增
教学案例:《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师:“我在大家桌子上放了3堆白色粉末,其中有一个是食用盐,大家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个是盐?要求不允许用嘴舔。”
学生A:“我觉得我可以闻一闻。”于是该生靠近三堆粉末,挨个闻了一遍,但发现这些粉末都是没有任何气味的。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学生B:“我觉得可以把它们放在水里搅拌一下,看看有什么反应。”于是该生分别将三堆粉末放在三杯容器中,这时发现第一个水杯中的水变成蓝色。于是将这个变成蓝色的粉末排除。
学生C:“快看,这杯水加入粉末后使水变得多么混浊,且非常黏稠,这个也不是盐,那最后一个肯定是盐了。”
学生D:“嗯,没错。”
教师:“大家想得非常好,下面大家可以用嘴尝一下最后剩下的那堆粉末。”于是大家品尝了这堆粉末,果然是咸的。教师继续引导道:“大家今天做得非常好,通过这种方式确实能将盐区分出来,但是我们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让大家迅速找到盐,大家想知道如何做吗?请跟我一起学习吧。”
教学总结:通过上述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一节课的初始阶段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是如此明显。当学生刚刚步入到学习的阶段时,学生对于学习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通过一些有趣的导入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会让学生对这些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致,随着这种兴致的逐渐浓厚,学生对于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加强烈,就能更好地促使学生不断深入地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二) 连环提问,使学生思维转变
教学案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蜡烛实验》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身边经常简单的一个物质——蜡烛。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蜡烛,说下蜡烛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学生:“石蜡、灯芯两部分组成。”
教师:“下面大家把蜡烛切掉一块放在水中,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再把水滴在蜡烛上,看看有什么效果?”
学生:“蜡烛块能浮在水面上。水会以水珠的形式凝聚在一起。”
教师:“大家想想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教师:“下面我拿起火柴将蜡烛点着,大家仔细观察蜡烛点着的过程,回答我的几个问题。第一,蜡烛燃烧时有沒有声音?”
学生:“没有。”
教师:“蜡烛点燃后的火焰形状是什么样的?”
学生:“圆锥形,上面有大量黑烟出现。”
教师:“圆锥形的火苗的温度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
教师:“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教学总结: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个问题衍生出多个问题。通过向学生不断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紧密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开展学习。这样的问题自然是由易到难,当他们将所有的题目都解答完以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将一道非常难的题目解答完毕。就像爬楼梯一样,循序渐进才能上得更高更稳。endprint
(三) 合作学习,促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案例:《氧气》
教师:“本次的教学内容为:1. 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 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 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请大家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分组合作开展学习,合作完成课文中要求的内容。”
于是大家纷纷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先对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判断,经过学习,小组同学确定氧气的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密度高于空气、不易溶于水。随后开始对其化学性质进行判断,经过学习,小组同学们确定了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木炭、铁丝、镁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随后小组同学开始对这三种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进行书写,并根据课文中的实验步骤制作三个物质与氧气之间的反应实验。最后教师给改组同学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① 氧气在常温下为 色, 态,固态、液态为 色。②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③ 氧气 溶于水(填‘易或‘不易)”,由于大家已经很熟练地掌握这一内容,因此大家都很轻松地将答案书写出来。
教学总结: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下放到一组学生手中,引导他们在不断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所学的内容。随后给学生们布置对应的练习,最终全组同学很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优等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创新了自己的想法,后进生也在合作中巩固了自己的学习基础,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提升教学效益的案例。
三、 总结
总之,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益,必须从三个角度出发,它们分别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思维方式、通过合作方式互相进步。在这三个途径之中,学习兴趣的提升是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要想更好地开展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式,更是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化学的基础。合作学习则是实现班级同学共同进步的关键因素。教师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真正创设一个更加高效益的教学课堂。
參考文献:
[1]薛清华.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研究[J].学周刊,2016,(31):142-143.
[2]黄图伦.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58.
作者简介:
周勇英,福建省福安市,松罗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