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类比演绎策略例析
2018-01-06杨祖胜
摘 要:演绎是从一般到个体,从已知到未知的思维方法,适合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需要,尤其是类比演绎策略,在历史学科的新教材教学中适用性强。
关键词:高中历史;类比演绎;策略例析
“演绎就是从一个一般性的原则或公理出发,推出关于特殊或个别事物的思维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张志华的《“演绎法”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例谈》(《教育艺术》2008年01期),认为“演绎法就是在具体知识讲授之前,先给学生建构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在这个知识框架之下,再讲授具体的、微观的知识内容的这样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过程”。
“客观事物既有质的同一性,又有质和量的差异性。”历史问题中有很多相似或相反的情况出现,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和分析方法,去认知新知识,就是类比演绎的思路。这种演绎策略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思维方法,适合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了第一个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个相似的问题不就可以小试牛刀,依葫芦画瓢了么?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更加充分,这也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知识能力的升华。
比如,我们设计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教学,在分析近代资本主义产生条件时,就有意识地把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作为一个大背景,分析在这个背景之下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理解为使創办早期企业者有了投资的欲望,民族资本的产生就具备了资金条件。而“洋务运动的诱导”主要理解为政治条件,有了官办民用企业,民间办企业就有了空子可钻,因为官商联系可以是错综复杂的。
这样,学生明确了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几个基本条件,在学习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时,我们就引导学生从上面几个方面来演绎分析。在大背景是列强侵略加剧的情况下,劳动力和市场条件从自然经济情况看,会加速瓦解,所以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这个条件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时只是程度的区别,本质是上一致的。政治方面原因这一阶段主要是由于清政府迫于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条件更宽松。基本上也是来自政府方面的制度决策因素,以前是只许官办,民间只能打“擦边球”,现在民间办厂的政策更好了,从隐性发展走向公开,成为关键性因素。资金方面,这一阶段企业家们为“实业救国”而大力兴办企业,除追求个人利益外,更有国家责任感,所以会更有投资热情和动力,甚至不少企业家不惜集资举债而奋力创业,资金条件与上一阶段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但分析思路是相似的。归结起来,各方面条件都与产生时期分析理解思路可以大致类比演绎,不过时代背景不同,条件程度有不同,所以会有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
又如,我们在教学《蒸汽的力量》这一课时,注意教会学生从哪些角度来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过程特征、内外影响。学生如果理解和掌握了学习方法,在学习下一课《走向整体的世界》时,老师只需点明本课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展开,先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致知识结构和认识方法,就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探究了,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式的类比演绎教学。如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背景分析,可按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从政治体制条件到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资金、技术等基本要素,基本上可以让学生演绎完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影响,也可以引导同学按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来类比思考,分别从经济发展、政治格局、殖民扩张、技术条件等方面来演绎分析。
当然在一些重大的区别与发展问题上,老师最后须引导学生深化认识。如世界体系的发展问题,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从哪几方面来认识,可以演绎,但这个体系存在的矛盾却值得拓展,加强全球化的曲折性的认识。
在很多类似的知识点学习或复习时,如必修一中学习近代列强几次侵华战争和几个不平等条约及几方面的影响,必修三中新旧三民主义的分析,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等问题的分析,类比演绎法都能事半功倍。
整节课内容的演绎在选修课教学中应用更多,因为选修是根据相同的主题来选择编写的。如选修一中的几次重大改革学习,我们一般都是先一起了解改革的内涵和常识,改革的分析步骤和方法:背景原因,内容过程,成败原因,内外影响,评价认识各方面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老师可先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几次改革,使学生学会分析方法和步骤,然后就要给学生演绎展示的机会,甚至学会总结各次改革。
个人觉得,历史教学中的类比演绎策略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方法的巩固,“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陶文楼.辩证逻辑思维方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人民出版社,1978.
[3]张志华.“演绎法”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例谈[J].教育艺术,2008年第1期.
[4]黄强,骆沙舟,陈振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5]刘徽.教学机智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杨祖胜,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一中集美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