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2018-01-06林丽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预设课程标准

林丽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88-01

语文课是以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为主的课,是由人来组织、生成、建构和推进的课,是最具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课。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语文课是教师生命流淌的地方,是学生生命创生的地方,它应该是鲜活的、充盈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有境界自成高格。"还语文课生命的葱绿,让语文课涌动的是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1.语文课要让学生真真切切有所得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所謂得意,指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得到文本所承载的情理意趣(即人文内涵)。所谓得言,是让学生学习和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理解其字词句章的运用之妙。得言与得意的关键是搭建好语言实践的平台。

一位老师在他教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中给我们做了个很好的范例。初读课文后,老师巧妙地安排了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不仅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了课文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巩固了"因为……所以……"这一表达方式,而且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发展语言,激活思维,很好地感悟了语文的深刻内涵。再读课文后,老师又巧设平台:"假如瀑布会说话,此时此刻,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听!孩子们的语言多么鲜活啊!"人们啊,想当年,我汹涌澎湃,咆哮而下,一泻千里,是何等的雄伟壮观,给你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可是你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一点也不懂得珍惜我……我只能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着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2.语文课要让学生扎扎实实有所学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听过于永正老师的《荷花》一课的老师也许会清楚地记得这么一个环节。于老师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文中的学生最感兴趣的词句,并且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读到这些词句时所想到的。这种批注阅读占用了七八分钟教学时间,原本热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见学生在紧张地全神贯注地阅读,只听见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还有老师不时的激励语,多动的课堂安静下来了,再没有学生歪着身子,手举到天上,嘴里不停地喊"我、我!"之类的浮躁之气!静能生智,学生在静中潜心会文;学生在静中自主探究。不动笔墨不读书,以"圈、画、批"为主要模式的批注阅读保障了学生扎扎实实地有所学。

3.语文课要让课堂真真实实如生活

教学就是生活,课前的设计有如准备做一盘菜,把材料准备充分,心中酝酿好步骤,这种预设很重要,但在操作的过程中火候掌握的怎么样、各种调料的多少,要根据出现的种种情况随时调整。上课一定要真实,如果课堂上老师在上演练好的内容,学生的认识是复制的,感情是生硬的,即使很顺当,没有错误,绝不能算是好课。如今生成的课堂为大家所追求和期望,教师如能捕捉契机深入点拨引导,唤起学生心中的"潜台词",成为一种新的情境,让课堂流动起来,生成将比预设的更生动、真实、丰富。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是兴趣,对于一节语文课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觉得课堂问题的预设很有作用。我们教师的课堂预设,是否有价值值得学生思考,是否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年龄的特点。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否如同一个教学支架,不断地帮助学生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每一个课堂提问都极为简单就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会出现一个问题抛出后无人问津的现象了。而是由于每个环节问题的吸引,不断在能够"跳跳就吃到桃子"的过程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课堂当然是使学生难以忘怀的课堂。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但会设计而且善于捕捉课堂精彩的瞬间而引发学生深入地学习。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碰撞,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是预设所不具备的,是如生活般真真实实的课堂。

4.语文课要让师生和和谐谐如春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与老师平等的生命个体,应该受到同样的关爱和对待--这是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必须树立的学生观。教师应让自己从师道尊严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将更多的展示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还给学生,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

我发现,一堂理想的好课,应该也必然是建立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之中。香港的黄锦燕老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鲜活的教风,究其原因——用崔峦先生的话说——她将民主和平等深入骨髓,融入血液。如果不让她那样做,将会犹如剥夺她生命一般难受。正因为她能"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总是急切地、快速地跑到大伙儿中间,才这样受喜欢和爱戴的。"亲其师,信其言。"这是课堂所追求的氛围。

我们观赏支玉恒、于永正老师的公开教学,常常会惊奇地发现,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他们竟能极其迅速地拉近师生的距离。开心的笑声,灿烂的笑容,流露在孩子们的脸上--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这样的课堂中,没有盛气凌人的话语霸权,没有刻意伪装的虚假民主,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鼓励,品味到的是由衷的亲切与舒服。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预设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