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写作情感的实践研究
2018-01-06吴安
吴安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48-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习作教学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的要求,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1]这些要求都指向了学生的写作情感,指引着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落实乐于写作、乐于表达的教学目标。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所谓写作情感,是指写作者在智力因素的作用下,对生活的经历及对事物的认识,经过心灵和时间的积淀与再加工而酝酿成的一种创作激情,从而把写作者的情感推入"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的创作意识状态之中。[3]写作情感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始终,是作文的源泉,是作文的推手,也是作文的血脉所在。学生只有在心中有了情感生成,才能在作文中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出情文并茂的作文来。所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从写作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积淀,触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欲望,从而使学生愿意表达,乐意写作。
本文就以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为例,对写作课堂中激发学生写作情感的教学实践展開阐述。
1.多渠道搜索资料,丰富对事物的认识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4]在写作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入,对事情的情感越深厚,写作表达就自然越流畅无阻,写作效果也自然越真挚感人。所以,丰富对所写事物的认识,是写作教学指导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展开实际生活中对该种事物的回忆和感受之外,还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出示图片、播放音频、放映视频、提供文字资料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加深事物认识,激发写作情感。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篇习作是《菊花》。在写作前一天,我把班级里的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以指定的主题来查找关于菊花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指定的六个主题分别为:(1)菊花的生长;(2)菊花的养殖;(3)菊花的品种;(4)菊花的作用;(5)关于菊花的诗词;(6)关于菊花的典故。上课前,各组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为课堂交流作准备。上课了,我把6盆菊花分给6个小组,先让他们通过看、摸、闻等方式,观察菊花的花瓣、花蕊、叶子、根茎等,然后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其形状、颜色、大小、触感、香味等。在互相评价和教师点评中,学生逐渐能够层次清晰、具体生动地描述菊花的外形,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随后,我请6名小组代表依次上讲台出示课前准备的菊花资料,进行展示和解说。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在黑板上随机记录了关键信息。进行一番小组介绍后,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对菊花的外形、香气、生长、养殖、品种、作用、诗词、典故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他们根据板书,有序地组织语言、提炼表达,并在相互评价中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为准确、精炼。随后的作文实践中,大家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方面展开对菊花的描绘,洋洋洒洒,写得既具体又生动。就连班级里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学生,这次也因为脑海里装满了写作资源,一口气写了三、四百字的作文。学生的写作情感因为丰富的写作资源而得到激发,写作就变得不再困难重重、阻碍连连了。
实践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图书馆、资料室、电脑房等查找需要的实物、模型、图片、照片、画像、录音、视频、文字等各种资料,丰富对事物的认识,激发对写作的情感。
2.多角度进行思考,积淀对事物的体验
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对活动经历产生一定的认识和情感,而学生对此的思考越全面、越细致、越深入,体验就会越丰厚、越充实、越深刻。
《假如我会飞》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篇习作。依照前几届学生的习作情况,往往会概括地写自己飞到了哪几处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连写了好几处景象,但是每一处的景象都泛泛而谈,凸显不了特色,缺乏语言的美感。所以,这一次教学,我结合多媒体技术深化学生体验,又以追问的形式不断积淀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我首先出示了蓝天白云的图片,连续问了学生几个问题:此时,你在什么地方飞?飞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你准备飞到哪里去?为什么要飞到那里去?然后,我播放了风声呼呼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声音思考:你想去的地方马上就要到了,此时你在天空中看到什么?你在心里想了些什么?你从天而降时有什么感受?眼前的景象有什么变化?接着,我播放了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思考:你终于落地了,来到了你最想去的地方,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情绪怎么样?在这样的情绪中,你会做些什么?周围的人或者动物会怎么回应你?……一系列的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的脑海里呈现出了清晰的画面,放电影般一幕幕闪现在眼前。因为所写的是学生心中想去的地方,又因为想象为此更增了一丝憧憬,学生的内心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在体验之中,在思考之后,他们把想象中的飞翔之旅刻画得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随后,学生的反馈交流精彩纷呈。于是,我又让他们试想两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用同样的方法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飞去那里,会有哪些独特的发现?学生基本能举一反三,结合恰当的表达方式把迥异的地理风格表现出来,或是喧嚣的城市,或是僻静的小村,或是激烈的战场,或是安逸的田园,或是典雅的古镇,或是新式的建筑……学生都能口吐莲花,侃侃而谈。后续的习作练习中,学生怀着对向往之地的热情,奋笔疾书,落笔之处字字珠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循循诱导,使学生不仅能够正向思考,而且能够反向思考;不仅能够聚向思考,而且能够发散思考;不仅能够归纳思考,而且能够对比思考;不仅能够依据实际思考,而且能够结合想象思考;不仅能够针对整体思考,而且能够抓住细节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有利于积淀生活体验,激发写作情感。
3.多方式展开活动,升华对事物的感悟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6]多样的活动,能够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资源,也为学生挑选更为精彩的写作材料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更容易获得发现和感悟,令作文的主旨更为鲜明、更为深邃、更为精湛。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有一篇习作训练是《画鼻子》。为了让学生关注到更多"画鼻子"的细节,我让学生进行了三次"画鼻子"活动。第一次是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为头像"画鼻子",可以重点观察画画的动作、画出的鼻子图像,周围同学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第二次请座位在左边的同学为纸上的头像画鼻子,座位在右边的同学观察;第三次请座位在右边的同学为纸上的头像画鼻子,座位在左边的同学观察。第二和第三次画鼻子活动中,观察的同学重点看同桌画画时的表情和动作,可以轻声提醒他该怎么画;而画画的同学可以在心里估摸头像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同桌的提醒调整画鼻子的位置,把鼻子画下来之后,看一看自己画得对不对。游戏结束后,我让学生在三次游戏活动中选择最有趣的一次作为习作的内容,并思考:其中最打动你的一个细节是什么?它给了你什么启示?学生们有的说,自己原来估计的位置是对的,结果听到同学在笑,就以为自己画错了,挪了挪落笔的位置,反而画错了,看来做事情要有主见;有的说,自己原来差点儿把鼻子画在头像的左边,同学提醒后,结果画在了头像的右边,从中明白了不能矫枉过正的道理;有的说,看到同学画鼻子时不停挪笔,终于在大家的再三提醒下瞄准了位置,结果一得意就把鼻子画斜了,于是联想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名言;还有的说,看到别人老是画错,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一定行,结果蒙眼一试才发现果真不简单,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头嘴要歪"……确立了文章中心后,,我让学生分画鼻子前、画鼻子时、画鼻子后三部分,分别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重点把自己觉得最精彩的那个环节写具体。然后,引导他们简要交代"画鼻子"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作为开头,分画鼻子前、画鼻子时、画鼻子后三部分抓重点说清楚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结尾处把自己获得的启示说一说。因为学生是在多次活动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环节,又是结合自己的体会感悟来说,所以他们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兴趣十分浓厚。一旦写作情感得到激发,学生在书面作业中就不会感觉到烦和累,反而恨不得一吐为快。
活动作文教学中,教师须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参与富有趣味的活动,在活动中观察不同的活动参与者;指导观察时要将远距离观察、近距离观察、多角度观察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升华自己的感悟,产生炽热的写作情感,为书面表达实践做好心理准备。
一切写作教学都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写作情感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指导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多渠道搜索资料,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多角度进行思考,积淀对事物的体验;多方式展开活动,升华对事物的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情感。学生的习作质量因此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专注于激发学生写作情感的实践和研究,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心中宣泄情感、吐露心声的一件快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程學迁.浅谈培养学生写作中的最佳情感[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4]宋维强.基于学生的认识现状进行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2(35).
[5]李英.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6]陆海泉.感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大法宝[J].浙江教育科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