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好初中语文
2018-01-06王安友
王安友
摘要: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语言基础,教好语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然而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不佳的现象,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作者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本文总结了自身多年的教學经验,为大力推广新课改的新经验、好做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浅析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建设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发展;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46-01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作者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本文总结了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力推广新课改的新经验、好做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浅析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建设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提供有效借鉴。
1.师生角色的转变
现在,对我国的课堂教学稍加审视,将改革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较。不难发现,传统教学是师本教育,是以教师教授活动为主,忽视学生的自我、自主、主动的权益和能力。所以只有被动的"学会",却少了"会学"的收获,"乐学"的体验。再看改革中的教学理念,都是强调对学生自我、自主、主动的尊重,对学生精神生命的独立性的肯定,强调教者职能与学生本性二者的统一,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得更为牢固的、生动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生本教育。一句话,高效课堂就是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教学设计的变更
虽然备课中有备学情这一条,但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教师好教,而不管学生是否好学。我们的传统教学是"强制性"教学,而生本教育的教学设计则以教材为范例设计教学,参照学生需要、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工具、组织学习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孔乙己》一文,文章的主旨是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课前问了几个学生:"对科举制度了解多少?"学生摇摇头。我于是变更了教学计划,让学生课后通过书籍资料或上网搜索有关科举的内容下星期交流。没想到课上同学们说的头头是道,有些内容我都闻所未闻。《孔乙己》、《范进中举》一类难理解的小说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3.注重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体态语言不断地与学生沟通,教师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象的比喻,幽默的解释,巧设疑问,实时点拨,使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其次,教师板书的形式,教师的音容笑貌,甚至手势都能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的思维激起阵阵涟漪,把教学推向高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注意准确、生动,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教育性,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应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形成"设疑─求疑─解疑"的过程,并不断循环。教师要以"问题"为核心,经过"设疑―思疑―解疑"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比较、判断与推理、归纳与综合,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4.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交往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苏联学者列德涅夫在《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结构问题》一书中正面提出过这个问题。交往能力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交往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是"天生"的交往教育课程。人只能在交往中学交往,在运用语言工具的言语活动中学语言,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获得言语交往能力,有了言语能力才能获得人文、科学知识。因此,列德涅夫将语文课归位于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而语文教育作为一种过程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存在,需要在人们运用实践、理解欣赏、交流对话中不断发展完善。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便决定了进行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交往的必要性。因此,语文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运用语言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教给他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绪等,借助于语言这个载体传达给对方"。
5.组织交流探讨,领悟语文知识魅力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的单一传授知识,更应是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使他们在探究与合作中动手动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创造性地把握与运用教材,设计具有价值的问题,指导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学习。设置的问题不但要紧扣课本、具有探究性,还应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而交流方式应多样化,如:师生间、生生间或分组合作或分组辩论等,同时教师应以鼓励、肯定的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进行激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与学生自身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总结,让学生纷纷参与语文学习,提高其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