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卤膨胀阻燃剂研究进展
2018-01-06许肖丽汪济奎翟金国
陈 涛,许肖丽,汪济奎,肖 雄,翟金国
(1.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2.华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综述·
无卤膨胀阻燃剂研究进展
陈 涛1,2,许肖丽1,汪济奎2,肖 雄1,翟金国1
(1.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2.华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介绍了无卤膨胀型阻燃剂中成炭剂和 “三位一体”阻燃剂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不仅需要开发更加高效的成炭剂和“三位一体”阻燃剂,而且在合成制备时应当研发和应用绿色化学技术。
研究; 进展; 无卤; 膨胀型阻燃剂
0 前言
近年来,膨胀型阻燃剂(IFR)是阻燃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前景广阔。IFR 以其低烟、无毒、阻燃效率高、无熔融滴落物、无腐蚀性气体释放等优势, 被认为是当今无卤阻燃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1-2]。膨胀型阻燃剂分为物理型膨胀阻燃剂和化学型膨胀阻燃剂,其中物理型膨胀型阻燃剂以可膨胀石墨(EG)为主,达到加热可造成石墨片层卷曲而迅速膨胀;化学型膨胀阻燃剂(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IFR)则是以酸源、炭源、气源共同作用,这类阻燃剂主要以C、N、P为核心阻燃成分。酸源又称脱水剂或炭化促进剂,一般是无机酸或燃烧中能原位生成酸的化合物,如磷酸、硼酸、硫酸和磷酸酯等;炭源也叫成炭剂,它是形成泡沫炭化层的基础,主要是一些含炭量高的多羟基化合物,如淀粉、蔗糖、糊精、季戊四醇、乙二醇、酚醛树脂等;气源也叫发泡源,是含氮化合物,如尿素、三聚氰胺、聚酰胺等。三组分中,酸源最为重要,比例最大,且阻燃元素含于酸源中,所以酸源是真正意义上的阻燃剂,炭源和发泡剂则是协效剂。
IFR的阻燃机理主要是依靠在材料表面形成多孔泡沫焦炭层,它是一个多相系统,含有固体、液体和气态产物。炭层阻燃性质主要体现在:使热量难于穿透凝聚相,抑制氧气在内部与外部传输,阻止降解生成的可燃气体溢出材料表面。焦炭层形成过程为:在150 ℃左右,酸源产生能酯化多元醇和可作为脱水剂的酸;其后,酸与炭源进行酯化交联反应,而系统内的胺基则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加速反应;体系在酯化反应前和酯化过程中熔融,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不燃性气体使已处于熔融状态的体系膨胀发泡,与此同时,多元醇和酯脱水炭化,形成无机物及炭残余物,体系进一步发泡;反应接近完成时,体系胶化和固化,最后形成多孔泡沫炭层[3-4]。其作用机理见图1。
图1 IFR作用机理
虽然IFR具有很多的优点,克服了许多传统阻燃剂的缺点,不过IFR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包括较大的添加量 (与含卤阻燃剂相比较)、相容性差、易团聚、易迁移、材料物性恶化、耐水性差和耐久性差等缺陷,这就导致阻燃复合材料中的有效阻燃剂含量降低,降低阻燃效果。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针对这些问题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这些解决方法都是IFR阻燃体系新的发展方向。
1 高效成炭剂
传统IFR中使用大量的多元醇作为炭源,羟基的存在使得阻燃剂有很强的亲水性,在放置过程中易吸潮,挤出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分解,导致材料发泡和黄变,阻燃剂的添加量相对较多(质量分数一般为30%),容易导致阻燃改性后的材料力学性能变劣。所以,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合成制备新的成炭剂来替代多元醇,避免上述问题。
三聚氯氰是最常用的制备高效成炭剂的材料,通过用不同基团取代碳氮6元环结构上的活泼氯,可以制备不同结构的成炭剂。Bao等[5]以三聚氯氰、乙醇胺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制备了三嗪成炭剂,与APP、4A分子筛进行复配用于PP和LLDPE/EVA材料的阻燃上,研究发现,对于PP,添加质量分数为18%的阻燃剂,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0.2%,垂直燃烧级数达到V-0级。对于LLDPE/EVA,阻燃剂添加量达到质量分数为25%时,氧指数为34.5%,垂直燃烧级数达到V-0级。复配后阻燃剂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阻燃改性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烟释放速率(SPR)、延长点燃时间和增加残炭量。
Liu等[6]以三聚氯氰、氨水和二乙撑三胺作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嗪类齐聚物成炭剂(CA,见图2),并将其与APP、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复配用于阻燃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LGFPP)。研究发现,当三源合一的合成制备APP/CA/OMMT的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1.3%,垂直燃烧测试(UL-94)通过V-0级测试,且高温下的残炭量显著提高。
Su等[7]设计并合成了含有二苯基的成炭剂(PTCA,见图3),用于PP/APP阻燃体系。当该IFR 的质量分数为20%时,LOI达到31.5%,且通过UL-94V-0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PP/APP/PTCA 体系在燃烧时可形成具有—O—C和P—N结构、高度石墨化的芳香炭层。
图2 三嗪类齐聚物成炭剂(CA)
Feng等[8]以三聚氯氰为原料,制备了CNCA-DA(见图4)成炭剂,并与APP复配形成阻燃剂,添加到PP中,分别研究阻燃性能。结果发现,CNCA-DA的加入使材料在800 ℃的残炭量达到18.5%,当与APP共用时,材料的在800 ℃的残炭量增加到31.6%。当APP和CNCA-DA按照2∶1加入,添加量为质量分数20%时,虽然LOI仅有27.1%,垂直燃烧级数仍然可以通过V-0级,说明两者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图3 二苯基的成炭剂(PTCA)
图4 CNCA-DA成炭剂
Wen等[9]以三聚氯氰和乙醇胺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超支化成炭剂(HCFA,见图5),并将其与APP复配用于阻燃PP。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阻燃剂时,阻燃PP的LOI达到33.0%,且通过UL-94V-0级。
图5 超支化成炭剂(HCFA)
另外,Li等[10]还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成炭剂(HCPA,见图6)。研究发现,HCPA 具有更为优异的成炭能力,在700 ℃时残炭量高达60%,且与APP协同阻燃PP时也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
图6 超支化成炭剂(HCPA)
2 “三位一体”膨胀型阻燃剂
膨胀型阻燃剂由各组分复配而成,因此它们之间的配比极其复杂,不易控制好三者之间的比例,并且复配体系还存在易吸潮、热稳定性差、总添加量大、与聚合物相容性差以及相态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因而,“三位一体”阻燃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这类阻燃剂一般定义为在一个分子结构中,同时存在酸源、炭源、气源的功能基团,这种结构在提高基体材料与阻燃剂之间的相容性的同时,增加了阻燃剂在材料中的分散均匀性,也避免了复配型IFR阻燃改性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迁移和喷霜。根据合成化合物结构的不同,可将“三位一体”阻燃剂分为环状、笼状和非环非笼状几类。
2.1 环状
环状“三位一体”阻燃剂主要包括季戊四醇系列和新戊二醇系列。王雪峰等[11]将双季戊四醇、五氧化二磷、水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膨胀型环状类磷酸酯蜜胺盐阻燃剂。该阻燃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很高的成炭性,阻燃PP 效果显著,LOI值高达33.6%、SDR等级为44.25,垂直燃烧级别达到了UL94 V-0级。彭治汉等[12]以对苯二胺代替间苯二胺, 成功地合成出了新戊二醇对苯二胺双磷酸酯(NBPAN)。热重分析表明,NBPAN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80 ℃,与大部分聚烯烃材料的降解温度相匹配, 阻燃效果明显。Zhang等[13]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环状阻燃剂DOPO-BA,热失重分析DOPO-BA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70 ℃,最大热失重温度为312 ℃。Fei等[14]合成了甲基部分取代的酚醛树脂MBN,热失重分析表明,MBN与MH之间可相互促进成炭,并表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将MBN作为协效剂协效阻燃MH/PA6,结果显示,MBN的引入不仅抑制了熔滴的形成,而且减少了燃烧时间和增加了MH和PA6材料之间的相容性。Aleksandra等[15]以DOPO为基础,合成了两种环状DOPO衍生物,研究了两种新型的阻燃剂对工程塑料PA6的阻燃效果。结果显示,两种衍生物均能在较少的添加量的情况下使PA6具有较高的LOI和垂直燃烧等级(V-0);同时由于其具有P—N结构,使得阻燃剂能在燃烧时同时在气相和凝聚相阻燃,有效地增加了阻燃效率。但是大多数的环状“三位一体”阻燃剂的初始分解温度(5%质量损失时的温度)低于300 ℃,因而主要用于通用塑料的阻燃。可用于PA6的环状“三位一体”阻燃剂报道不多。
Li等[16-17]以三氯氧磷、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等为原料,合成具有螺环结构的磷酸酯(EADP),研究了EADP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P燃烧时,“三源”发生高效的协同作用,迅速成炭和释放出氨气和水等不可燃气体,形成致密结实的膨胀炭层。同时,由于有29%左右的EADP接枝到基体树脂大分子上,EADP分散比较均匀,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为了在磷氮膨胀阻燃体系引入硅元素,以提高IFR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Chen等[18]采用三氯氧磷、季戊四醇、对苯二胺和氨基硅油等为原料成功制备出新型磷氮硅一体化膨胀型阻燃剂(P—N—Si-IFR),并与无硅体系P—N-IFR对PP的阻燃效果进行对比。当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时,含有P—N-IFR的PP阻燃体系的LOI为30.7%,平均热释放速率(AV-HRR)为240 kW/m2,而含有P—N—Si-IFR的PP阻燃体系的LOI达到34.0%,AV-HRR下降到94 kW/m2。研究表明,P—N—Si-IFR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且其残炭中生成的二氧化硅和焦磷酸硅可以有效提高炭层的稳定性。Zuo等[19]以三聚氯氰、磷酸三乙酯及季四戊醇等原料合成了三嗪类单组分膨胀型阻燃剂(PMPT),发现当PMPT的质量分数为30%时,阻燃PP通过UL-94V-0级,且PP/PMPT的力学性能要优于PP/APP/PER。
上述环状“三位一体”阻燃剂的结构见图7。
2.2 笼状
笼状“三位一体”IFR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性能而备受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Hal-pern等[20]首先将这类笼状结构的磷酸酯用于聚烯烃的阻燃。此后,这类化合物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和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特别是在当今无卤阻燃化材料的呼声日渐高涨的情况下,这类化合物因其优异的耐热稳定性而备受青睐。Gao等[21]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笼状“三位一体”IFR,并将其应用到PBT的阻燃中,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而此类阻燃剂用于PA6的阻燃报道较多。Wang等[22]合成出新型单组份磷-氮膨胀型阻燃剂2-环季戊四醇磷酸酯-4,6-对氨基苯磺酸钠均三嗪(CTOB),并将其与蒙脱土(MMT)协同阻燃PA6。研究表明,当PA6/CTOB/MMT的质量比为80/5/15时,复合材料的LOI可达到28.0%,垂直燃烧可以达到V-0级,同时材料的热释放明显降低。上述笼状“三位一体”阻燃剂见图8。
磷酸酯蜜胺盐
EADP
P—N—Si-IFR
NBPAN
DOPO-BA
MBN
DiDopoMeO
DiDopoEDA图7 常用的环状“三位一体”阻燃剂
2.3 非环非笼状
此类阻燃剂与上述两类阻燃剂结构不同,属盐类。金胜明[23]以季戊四醇、三氯氧磷、三聚氰胺为原料, 成功地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磷酸二氢酯三聚氰胺盐(PDBM,见图9)。并将其应用到PP中,在质量分数为30%的添加量下,其LOI提高了92%,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抑烟效果。
赖学军等[24]以苯膦酰二氯、乙二胺和2,2,6,6-四甲基哌啶胺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受阻胺结构的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HAPN,见图10)。当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HAPN时,PP在经过70 ℃的水中浸泡168 h后,其LOI仍可达到33.0%,垂直燃烧保持UL-94V-0级;在60 ℃的老化箱中经紫外光辐照25 d后,PP的拉伸强度仅下降4.8%,而冲击强度仅下降3.3%。
P-NIFR
CTOB图8 常用的笼状“三位一体”阻燃剂
PDBM图9 非环非笼状“三位一体”阻燃剂
Wu等[25]以三聚氰胺、聚乙二醇和甲醛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微胶囊化阻燃剂(GMFAPP,见图11),并将其用于阻燃PP。
图10 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HAPN)
图11 微胶囊化阻燃剂(GMFAPP)
研究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GMFAPP时,可以使材料通过UL-94V-0级。
由于传统的IFR是由酸源、炭源和气源复配而成,利用三者的协同效应实现阻燃效果。但是,炭源和气源通常都是由诸如季戊四醇、新戊二醇和三聚氰胺等小分子物质,不可避免地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迁移、析出、喷霜等问题,并且由于组分较多,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存在混合分散性和均匀性不佳的情况,进而影响在材料中的阻燃性能。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通过将“三源”集成在一个分子结构上,有利于实现在分子层面上的均匀混合,实现协同效应,简化加工过程。
3 结论和展望
为了提高IFR阻燃剂的阻燃性能,一些研究者在阻燃剂配方中加入协效剂(分子筛,金属氧化物,离子液体,石墨烯等)实现正向协同效应;有些学者通过选择特定的包覆材料对阻燃剂的表面进行包覆,同时增加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改善阻燃改性材料的相关性能指标。
除此以外,各国学者已经在实验室中开发了众多不同结构的阻燃剂,但是市场中真正已经实现产业化的产品并不多见。这可能是由于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放大过程中,成本、环境、政策和技术的限制导致的。尤其是在现阶段大多数情况下,不论是成炭剂还是“三位一体”膨胀型阻燃剂在合成制备时,所用到的原材料多是三聚氯氰和三氯氧磷等危险化学品,合成中也会用到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有机溶剂的处理和回收,势必会增加阻燃剂产业化生产的成本和环保压力。因此,开发具有高效阻燃性能的成炭剂和“三位一体”膨胀型阻燃剂的同时,其绿色化学制备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 屈红强, 武伟红. 聚磷酸铵为主的膨胀型阻燃剂的协效研究进展[J].中国塑料,2010,24(7):7-12.
[2] 段宝荣,王全杰,古路路. 氮磷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J].西部皮革,2011,33(8):32-36.
[3] 王新龙. 膨胀阻燃协效剂研究进展[J].塑料助剂,2009(2):20-23.
[4] 汤朔,靳玉娟,钱立军. 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塑料,2012,26(8):1-8.
[5] BAO W, XU M, JIA H,et al.Triazine macromolecule containing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polyolefin[C].New York: IEEE, 2009.
[6] LIU Y, DENG C L, ZHAO J, et al. An efficiently halogen-free flame-retardant long-glass-fiber-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system[J].Polym.Degrad.Stabil., 2011, 96(3):363-370.
[7] SU X Q, YI Y W, TAO J,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a novel triazine charring agent and ammonium polyphosphate on flame retardancy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polypropylene[J]. Polym.Degrad.Stabil., 2014, 105(1):12-20.
[8] FENG C, ZHANG Y,LIU S, et al. Synthesis of novel triazine charring agent and its effect in intumescent flame-retardant polypropylene[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2012, 123(6):3208-3216.
[9] WEN P, WANG X, XING W, et al. Synthesis of a novel triazine-based hyperbranched char foaming agent and the study of its enhancement on flame retardanc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propylene[J].Ind.Eng.Chem.Res., 2013, 52(48):17015-17022.
[10] LI J, KE C, XU L,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a hyperbranched charring agent and ammonium polyphosphate on the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ce of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J].Polym.Degrad.Stabil.,2012, 97(7):1107-1113.
[11] 王雪峰,吴荣梁,孙春梅,等. 膨胀型类磷酸酯蜜胺盐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17(4):630-634.
[12] 彭治汉, 欧育湘. 1, 4-二 (5, 5-二甲基-1, 3-二氧杂己内磷酰亚胺基)苯的合成[J].精细化工,1999,16(1):20-23.
[13] ZHANG M, LUO Z Y, ZHANG J W. Effects of a novel phosphorus-nitrogen flame retardant on rosin-based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J]. Polym.Degrad. Stabil., 2015, 120:427-434.
[14] FEI G, LIU Y, WANG Q. Synergistic effects of novolac-based char former with magnesium hydroxide in flame retardant polyamide-6[J]. Polym. Degrad. Stabil., 2008, 93(7):1351-1356.
[15] ALEKSANDRA B, TIMEA S, LEA B. Bridged DOPO derivatives as flame retardants for PA6[J]. Polym. Degrad. Stabil., 2014, 107(4):158-165.
[16] LI G X, WANG W J, CAO S K, et al. Reactive intumescent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for polypropylene[J]. J.Appl.Polym.Sci, 2014, 131:40054.
[17] LI G X, CAO S K, WANG W J, et al. Flame-retardant mechanism of reactive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in PP[J].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2014, 30(5):72-76.
[18] CHEN S H, LIU S L, YANG L, et al. Flame retardant polypropylene filled with the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containing the elements of phosphorus nitrogen and silicone[J].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2013, 29(5):129-132.
[19] ZUO J D, LIU S M, SHENG Q ,et al.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in polypropylene of a novel of phosphorus-containing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J]. Molecules, 2010, 15(11):7593-7602.
[20] HALPERN Y , MOTT D M , NISWANDER R H. Fire retardancy of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by intumescence[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84, 23(2): 233-238.
[21] GAO F, TONG L F, FANG Z P. Effect of a novel phosphorous-nitrogen containing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on the fire retardancy and the thermal behaviour of poly (butylene terephthalate) [J] . Polym. Degrad. Stabil., 2006, 91(6): 1295-1299.
[22] WANG C, LI Y C, HU G S.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t effects of composites containing organic montmorillonite, Nylon6 and 2-cyclic pentaerythritoloctahydrogen tetraphosphate-4,6-benzene sulfonic acid sodium ammion-triazine [J]. New Carbon Mater., 2015, 30 (2):186-192.
[23] 金胜明. 新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双磷酸二氢酯三聚氰胺盐的合成与应[J].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7(3):161-163.
[24] 赖学军,谢华理,曾幸荣,等.含受阻胺结构单组份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410417817.9[P].2014-08-22.
[25] WU K, SHEN M M, HU Y. Synthesis of a novel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and its flame retardancy in polypropylene[J].J.Polym.Res.,2011,18(3):425-433.
ResearchProgressinHalogen-freeIntumescentFlameRetardants
CHENTao1,2,XUXiao-li1,WANGJi-kui2,XIAOXiong1,ZHAIJin-guo1
(1.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Shanghai 200062, China; 2.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China)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arring agent and single-molecule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integrating carbon source, acid source and gas source were discussed. Not only pointed ou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arring agent and single-molecule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integrating carbon source, acid source and gas source with better flame retardant property, but also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chemic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research; progress; halogen-free;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6XD1421200);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201701-PT-C1085-0201480291802910)。
陈 涛(1979—),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改性和阻燃剂技术研究。
TQ 314.24+8
A
1009-5993(2017)04-0001-08
2017-09-30)
中国鑫达成为北京市首批“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分站”建站单位
近日,“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分站授牌仪式和特聘专家颁发证书仪式在京举行,中国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军企业中国鑫达正式成为北京市首批“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分站”建站单位。中国鑫达将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侨办、市人才办的号召,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海外院士专家的相关科技成果提供平台,促进成果落地转化,同时亦借助专家力量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郭军,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小东,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齐静,副市长程红出席活动。仪式还邀请到出席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换届大会的100余名海外华侨华人院士专家到场。
“海外院士专家群体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思想,而科技创新正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核心力量。未来作为‘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分站单位,中国鑫达希望能够将自身技术研发团队及海外院士专家团队的力量有机结合,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作为出席本次授予仪式的集团代表,中国鑫达董事总经理CSO高晓辉如是谈到,“这对于中国鑫达来说,无论是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还是提高我们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鑫达始建于1985年,始终专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是中国最早提供国产车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生产商,其拥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中国领先且为数不多的专业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同时,中国鑫达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高分子专业领域形成了人才战略储备关系和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技术水平始终走在行业技术最前沿。
早在今年4月份,“中国鑫达第九届高分子材料发展研讨会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成立启动仪式”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鑫达牵头成立并启动了涵盖国内外近十所著名高校、院所等在内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创新平台模式开放研发资源、共享研发成果。本次作为“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分站单位,中国鑫达再次通过自身实力及技术优势聚集海外顶尖行业专家,不断推动行业内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建设,促进国内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