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西电影透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018-01-05夏亚娟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电影与美国西部片在文化内涵、矛盾冲突及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电影是不分国界的藝术,但中西文化的不同在电影中的差异对理解电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中西文化在电影中表达的差异,对认识中西文化很有帮助。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从宗教影响、价值观、人权等方面阐释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Abstract】The strong sense of history,culture and profound philosophy of life in Chinese Western film result from the profound implications of images in the films. Movie is art, regardless of national boundaries,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ones cause the movie difficult to follow or understand. Study of culyure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ones, very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is paper purposed o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movies by analyzing from traditional religious influences, values and human rights.

【Key words】the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China and the western movies; difference

【作者简介】夏亚娟(1979-),女,汉族,湖北咸宁人,湖北理工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史。

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载体的综合体现。中西文化不论是从饮食、社交、宗教信仰还是个人价值都有着极大的不同。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了可以与电视、广播相匹敌的一种艺术媒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电影荧屏上。而对不同国家之间的电影进行分析则成为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最好途径。本文将从宗教方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与解读,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于我们吸收国际上的新的理念有着极大的意义。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原始人科学文化发展落后,对自然中很多的现象不能科学的解释,产生心理上的神秘感,产生了原始宗教。宗教对社会的艺术、政治、文化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各自深深的渗透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对人类生活,特别是电影艺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基督教是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神论宗教,基督教信仰上帝,耶稣是上帝的化身,奉行“耶稣是唯一救世主”的理念,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19世纪以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进程的相继到来,基督教及其文化渗透了整个西方世界。佛教产生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由此传播的进程加快。到了唐朝的时候,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对人类思想、文化、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我国电影视野中有着充分的展现。

二、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认为上帝究其本质而言只有一个,“原罪”、“救主”、“救赎”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所谓原罪,是指人的罪过是生而有之的,其“罪”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不听上帝的指示,偷吃了分辨善恶的果子,犯下了罪。此罪遗留后世子孙万代,此为“原罪”。因此,出生即带“罪”的人,只有通过诚心的忏悔、信仰上帝才可以得到“救赎”,死后升入天堂。那些不信仰上帝的人只有在地狱中通过炼狱式的赎罪,才可以获得升入天堂的机会。救赎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无疑也反映在西方的电影中,如《最后的诱惑》、《马太福音》等,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肖申克的救赎》。故事中的银行家安迪因为误判入狱,他通过三次的“救赎”行动,不仅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狱友们。安迪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狱友明白,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贵。他对狱友的拯救,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更多的表现在精神上。

第一次的“救赎”是他帮助狱警Hadley逃税,为每个狱友赢得三瓶啤酒的奖励。习惯在狱警的棍棒下生活的狱友们,从不敢向狱警提任何哪怕是合理的要求,安迪的三瓶啤酒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胜利,更是一种尊严。安迪此时的形象如同为人类赎罪,受苦受难的耶稣一般。第二次的“救赎”是安迪私自在狱警办公室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安迪通过音乐给予狱友以自由的感受,狱友们的需求从最初的物质-三瓶啤酒,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追求自由,是安迪带领狱友的第二次“救赎”。第三次的“救赎”在影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为了给狱友建立一个监狱中的图书馆,安迪连续六年每周给州议员写信,在获得第一次赠书之后,州议员明确告知,此次来信之后,既然已经获得赠书,就不要再写信了。可是,安迪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增加到每周写两封信,最终,图书馆得以建成。这次的胜利,是安迪对抗现有制度的胜利,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胜利。安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狱友们,只要坚持努力。胜利最终一定会来到。安迪的三次“救赎”行动贯穿了整个影片的中心。安迪式的英雄行为恰是基督教中耶稣的形象,安迪通过这种耶稣式的牺牲行为在带领大家完成自我的救赎的同时让大家明白希望与自由的可贵,体现了基督教义中“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的精神。

三、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三世因果经》主要讲:一是人的命是造成的;二是如何给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做善事或做恶事会有因果循环报应。佛教提供了“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在《聊斋志异》改编成的电影中,就有很多电影体现了这一思想。例如:电影《霍生》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霍生有一次和严生开玩笑,故意在严生将要来时,与其他同学小声的谈论严生的妻子。霍生声称自己与严生妻子有私情,证据是严生的妻子私处长了两个肉瘤。而这是霍生偶然从帮严生妻子接生婆那里得知的。严生听到之后回来拷问妻子,妻子不堪受辱自杀,后化为鬼日日哭泣欲报血仇。最后霍生的妻子也因病而亡,霍生也染了一身的疾病。这是一个恶有恶报的故事。霍生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影片中显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这一思想。佛教理论因果报应在电影中的渗入,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们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也使得电影的创作没有流于类型化的境地。

四、小结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都各有独特之处,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是不同文化的浓缩与结晶,起着不同文化传播的桥梁作用。通过对中西电影中的不同的宗教、价值观、英雄塑造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电影中存在的明显文化差异,试图激发人们在欣赏电影时的文化敏感度,增进人们对异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加快民族文化的融合,互相取长补短。这是两种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影事业重获新生与活力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朱鸥.中西方神话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李雪芳.从关联理论看《英雄》的字暮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3]Liangguang Huang,Runjiang Xu.A Study of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J].

[4]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J].Vol,20111,6:681-687.

[5]刘园园.中美两国电影产业的相关比较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12.

[6]陳国战.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文化中的民族主义[M].文化研究(第1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宋法刚.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佛教元素与价值表达[J].现代传播,2013(05).

[8]邹夏清.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路径研究 [D].重庆工商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与差异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文化认同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研究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
中西文化大对比之“交际语言”的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分析《当幸福来敲门》中体现的中西文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