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有效方法初探
2018-01-05许国锋
许国锋
【摘要】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幼儿理解起来感觉很困难。教师要通过趣味性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欲望,鼓励幼儿在探究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探究了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分析了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数学学习 有效方法
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幼儿可以通过身边的事物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同时促进幼儿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提高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加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幼儿对形象的事物和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太清楚的认识。他们可以看到直观的数学图形或者是数学符号,但是对于抽象的和看不到立体图形会有很模糊的认识。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模式是逐步形成的,而且具有很强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耐心和细致,指导幼儿多去分析和辨别,在观察中了解数学知识,在思考中理解数学概念,逐步地形成自己的数学认识。幼儿的方位意识很差,很难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方位和数量,了解图形的特点。幼儿对“加”和“减”没有清楚的认识,教师要通过形象的事物或者教具俩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提高数学探究能力。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要避免机械地说教,要通过形象的事物或者是形象来帮助幼儿建立概念,使幼儿可以逐步提高人恩施,形成自己认知,进而学会用数学思维来探究知识。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1.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通过生活中他们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数学知识,这样会给幼儿带来一种趣味性。生活中的水果,小朋友可以数一数;吃饭时用的碗筷,小朋友也可以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头有几根,小朋友也可以数一数……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数身边事物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更准确地把握数字。教师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来引导幼儿进行数字的学习和探究,会使幼儿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寻找生活中的数字。他们可能会慢慢地学会说“我今天吃了5个草莓。”“我看到了3只蚂蚁。”“我今天喝了2盒酸奶”“一双鞋子有2只。”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他们学会在观察和探究的时候融入数字,会促进他们形成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动起来,鼓励他们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感悟和体会。这种实践的方式会给他们带来直观的感受,比教师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例如在认识数字“3”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从积木中数出三个长方体,三个正方体,三个圆柱体或者是其他的图形。通过这种用手一个一个地数,学生会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字“3”的感性认识,慢慢地形成三个的概念。在学习“认识长短”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拿出自己的两根铅笔,比较一下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通过孩子的动手比较,他们会清楚地认识“长和短”,并且能够在比较中掌握知识,形成感悟。
3.从表象支持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从表象上去观察和分析会使幼儿提高认识。表象非常形象,也非常具体,会给幼儿一个直观的感受,使幼儿直接看到数字或者是物体,形成自己的逻辑认识。教师要通过事物的表象来提高幼儿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给幼儿添加故事情景,帮助幼儿理解。例如在学习5-2=3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5个樱桃,让每一个孩子首先数一数自己有多少个樱桃,之后让他们每人吃掉两个,再让他们数一数还剩几个樱桃。通过对实物的数,以及教师提供的情景,幼儿会认识到5个樱桃吃掉2个就剩下3个了。这样通过列式计算就可以写出5-2=3。幼儿通过对知识的表象认识逐步地拓展为对数学计算的认识,促进幼儿计算能力的提高。
4.从经验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经验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体会数字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鼓励幼儿通过多样的方式来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借助幼儿已有的经历来探究未知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教幼儿学习4的形成。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小鸭子作为教具进行讲解、联系和操作,使幼儿认识到“3添上1是4”。教师通过不断地重复和讲解,幼儿会慢慢地从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中认识到这种数量关系,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深化自己的认识,形成数学思维。还可以变化教具,再用四朵花作为教具,告诉幼儿一个一个地数这些花朵,从1逐步地认识到4,引导幼儿对4形成清楚的认识,可以用1和3来组成4;也可以用2和2来组成4。教师变化教学方法,改变教具会使幼儿产生兴趣,而且会在重复的数数中不断地强化认识。
5.从符号语言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其中的数学符号更是使幼儿不知所措。面对“+”“-”“=”“>”“”“”“3”“3<4”表示的含义了。教师的引导和数学符号的引入会促进幼儿在探究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6.从练习应用中学习数学知识
幼儿学习知识具有健忘性,教师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强化幼儿的记忆,使幼儿可以在练习中提高能力,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机械的练习会使幼儿感觉到枯燥,慢慢失去学习兴趣,最好的练习就是能够吸引幼儿参与,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复习知识,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例如,为了使幼儿可以认识10以内的数,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提前准备好一些“花片”学具,课堂上鼓励幼儿首先数出6个,并利用这些花片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幼儿会通过点数的方式来探究数量,提高自己的认知。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通过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方式来探究数量,促进幼儿掌握数量。教师让幼儿可以直接看到数学知识,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知识,用幼儿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来探究数学。教师要鼓励幼儿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探究中理解知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意识。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会逐步地提高自己对数的认识能力,学会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数学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肖涓.论图画书阅读与儿童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4,(03).
[2]金玲.多媒体环境下的幼儿数学教育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岳伟.论幼儿数学教育的新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