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际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与途径分析

2018-01-05孙骅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3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孙骅

摘 要:阐述校际合作的内涵和类型,分析高职院校校际合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原因,基于资源互补与合作共赢,从职教联盟到网络资源共享提出高职院校校际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与途径。

关键词:校际合作;资源互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5.038

0 引言

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传播,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并得以应用。国内大学联盟始于20世纪90年代,如 “武汉七校联盟”、“重庆市大学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长三角六校交换生计划备忘录”以及北京13所高校的“教学共同体”等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按照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合作互赢的原则,通过区域内职业院校资源共享等方式发展职业教育”。然而,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校际合作的基础弱、层次浅、途径少,需要职教人不断探索并用于实践。

1 校际合作概述

1.1 校际合作的内涵

校际合作是指两所或多所高校在教学、资源、科研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按照“主体不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约利用”的原则,建立“伙伴制”和“共同体式”的关系并通过共同努力降低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通过校际合作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和教育的流通性,多种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围绕高职培养目标产生碰撞,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校际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学生在不同教育环境下交流、学习,有利于形成开放的视野和思维,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从而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

1.2 校际合作的类型

依据合作内容,校际合作分成教学型、科研型和社会服务型;依照合作对象和数量,可分为双边型和多边型;而按照资源互补策略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互补性合作。主要是通过院校合作实现资源的交换和互补,获得开展相关功能活动所必须而欠缺的资源或条件。如共享实验实训资源、师资互聘、课程互选以及联合招生就业等。

(2)整合性合作。主要表现为整合院校间同类或相近需求和资源,共同完成特定的项目或任务。如院校合作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编写特色教材、申报省级以上课题等。通过资源整合满足各方需求,同时能减少支出,提高效益。

(3)拓展性合作。主要通过把院校间各种资源或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推动一些新的项目或开拓新的领域。如联合开设新课程、申报新专业等。

2 高职院校校际合作的现状分析

2.1 合作意愿不强,开放程度低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逐步意识到合作和开放共享的重要意义,也开始了一定尝试。与此同时,不少高职院校仍缺乏合作意愿甚至产生因合作而丧失自身竞争力的错误想法,尤其是关系较为密切、实力相近的院校间。即使开展部分合作,也仅限于非常小的范围,且开放程度低。

由于在校际合作过程中各高职院校保持相对独立性,合作各方为保护各自利益而可能导致多种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应加强政府引导,以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和规范校际合作的顺利开展。目前,相应政策和制度的缺乏难以保证合作各方的独立性和利益,这也导致了许多合作举措无法真正做到实处。

2.2 合作目的不清,缺乏合力

校际合作已成为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此大部分高职院校也达成共识。但部分高职院校盲目开展合作,为了合作而合作,对于合作内容和合作目的缺乏清醒的认识,因此合作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水平,缺乏实质性内容。合作中各高职院校为了保持自身竞争力,相互戒备缺乏互信,无法有效形成合力。在合作过程中,学校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无法达成一致,给校际合作造成了障碍。

目前我国大部分校际合作是在政府牵头指导和督促下开展的,合作主要为指导型合作,缺乏对合作的深入认识,合作目的不明。在合作中不能充分考虑合作各方的资源和优势,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中去,合作停留在表面。或者是不能结合自身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高要求,不能充分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无法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

2.3 合作途径不畅,限制因素多

高職院校间可就产、学、研及社会服务等多领域展开合作,但就教学资源合作就有“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等。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间的合作途径依然不畅,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校际合作涉及到管理、教学、科研、后勤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校际合作实施过程中不能快速联动,甚至产生阻碍作用,导致合作各方在校际合作中无法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合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无法快速高效地解决,从而大大限制了校际合作的有效进行。

3 高职院校校际合作人才培养的途径

3.1 职教联盟

多所高职院校在政府和企业参与下结成联盟体,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资源互补、优势共享,拓展办学途径,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职教联盟形式开展校际合作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可降低合作各方的成本。

3.2 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人才是另一种校际合作形式,在整合本校各类资源的同时吸纳其他高职学院的资源,从而将不同教育主体相关资源整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联合培养的优势在于可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比单靠某一学校培养所产生的更好效果。与职教联盟相比,联合培养规模和范围较小,可仅针对某领域或某专业甚至某些学生来开展,因此在实际合作中便于操作。

3.3 共办项目

共办项目最为常见的是合作办学,既包括国内院校间的合作办学又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共办教育项目是以合作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理念,通过校际之间合作共同创办教育项目或者新建教育机构的合作模式,如与本科院校合作的“3+2”项目、“4+0”项目等;与国外职业院校合作开设“2+1”中外合作班,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机会和留学途径;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入,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

3.4 學历衔接

(1)对口单招。是一种新型的中职与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填报合作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对口单招的学生由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因此相比其他渠道进入高职的学生学习状况要好,如我校的会计专业对口单招项目。

(2)专本衔接。指由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合作实施的专科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衔接,如“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以及“专接本、” “专转本”项目。高职院校重在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本科院校重在理论知识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专本衔接为人才培养和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新途径。

3.5 跨校学习

(1)现代游学制。是指区域内具有相同行业背景和专业设置的高职院校以班级为单位的跨校互换学习模式,如南京交院、南京铁院和江苏海事院三所南京地区交通运输类高职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试点,创新实施的“公铁水”现代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三校优势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大交通复合型人才。

(2)交换生。大陆高职院校与台湾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交换生项目,有公费生、资助生和自费生三类。台湾职业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也增进了两岸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3)文化交流。主要是指与国外职业院校合作的寒暑期大学生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如美国文化交流、英国文化交流、新加坡文化交流、韩国文化交流等。学生深入课堂听讲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职业教育以及留学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与外国师生面对面地互动与交流,深度体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及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4)学分互换。合作院校在认可对方的课程设置、内容和质量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选修合作学院的认证课程,所得学分可以转换成本校学分,同时本校学分也为其它院校所承认。课程认证与学分互换使学生在合作院校间自由流动成为可能,满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兴趣进行学习。由于不同院校拥有区别于它校的异质性优势资源,借助学分互换的跨校学习是校际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3.6 师资互聘

师资互聘是指师资力量在合作学院间或联盟内部的流动。师资互聘包括短期聘用、长期聘用;专职聘任、兼职聘任等多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都体现了校际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理念,使合作各方学科特色和师资力量得到了有效发挥,同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互动也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3.7 网络资源共享

在校际合作中借助信息化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件、案例库、题库、教学素材以及精品在线课程、远程授课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教育的时空制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之间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各自的优质教学资源呈现出来,使老师和学生能方便、及时地享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

4 结论

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正面临着诸多改革压力,高职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抓内涵建设的同时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校际合作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各学院的优势互补,这是减少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Z].

[2]丁金昌.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3]黄河.基于校际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