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8-01-05刘堂玉孙红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8期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刘堂玉 孙红梅

[摘要] 目的 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照组予氯沙坦5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每天1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BP、DBP 血压水平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SBP、DBP 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BP、DBP 血压水平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SBP、DBP 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沙坦;SBP;DBP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8-011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with lo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osartan 50 mg/time, once daily, oral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so given amlodipine besylate 5 mg/time, once a day, orally.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continuously for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icacy 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BP and DBP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s of SBP and DBP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8.0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0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Lopinepine combined with lo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has definite efficacy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imary hypertension; Amlodipine besylate; Losartan; SBP; DBP

原发性高血压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增多。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好发于中老年人,易发生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的病变,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高血压可由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分泌遗传,肾、脑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等均可导致高血压[2]。高血压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单一药物很难使患者血压达到目标值,目前临床多采取联合用药,研究证实,联合用药不仅能使血压达标,增强降压效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血压升高带来的靶器官损害[3]。苯磺酸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之一,研究证实其是控制血压效果較好的药物。氯沙坦又名洛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AT1),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4]。本研究旨在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10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血钾水平异常者,合并肾、肝等脏器功能障碍者。10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42~70岁,平均(53.6±8.3)岁,平均病程(8.6±1.5)年;对照组患者年龄41~68岁,平均(51.3±9.1)岁,平均病程(7.8±1.2)年,两组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氯沙坦(科素亚,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5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5 mg/次,每天1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療4周。

1.3 疗效评价[5]

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无效:未达以上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BP、DBP 血压水平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SBP、DBP 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头胀、眼花等,严重者可导致心脏损伤及高血压肾损害,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6-7]。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均较复杂,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分泌遗传,肾、脑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等[8-9]。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10]。目前临床上用于高血压治疗的降压药物种类较多,但单一用药效果欠佳,目前临床多主张联合用药。研究证实,联合用药不仅能使血压达标,增强降压效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血压升高带来的靶器官损害。

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之一,能有效防止钙离子进入心肌和平滑肌细胞,从而发挥降压的作用[11-12]。氨氯地平与苯磺酸结合后形成难溶性的盐类物质,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血液中,其在肝脏的生物降解缓慢,因此起效较慢,作用时间长,且不良反应轻微。

氯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拮抗药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肾脏病及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氯沙坦口服吸收良好,可24 h 平稳降压,药效持久,治疗3~6周可达到最大降压效果[13-14]。氯沙坦通过抑制AT1刺激AT2受体,进而起到扩张血管和改善心室及血管重构等作用,从而发挥降压的作用[15]。

吕书华[16]将12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A组,口服氯沙坦50 mg、1 次/d);氯沙坦+ 苯磺酸氨氯地平组(B组,氯沙坦50 mg+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 次/d),治疗4周后,结果显示,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结果证实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氯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单用氯沙坦的疗效,且安全性好。郑维霞[17]将176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8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沙坦治疗,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诊室收缩压和24 h 动态收缩压均得到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诊室收缩压和24 h动态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白天血压达标及夜间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苯磺酸氨氯地平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本组研究结果证实,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SBP、DBP 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杨柳[18]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晓燕.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 北方药学,2018,15(4):4-5.

[2] 张彦飞,关文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93-94.

[3] 郑维霞.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55):2.

[4] 陈来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39-140.

[5] 王凡,李立东.氯沙坦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18,11(2C):58-59.

[6] 张艳霞.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8(3):745-746.

[7] 彭武治,李才源.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J]. 实用医药杂志,2013,9(3):234-235.

[8] 牛荣华,刘冰,于奕蕾.厄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9):78-80.

[9] 古广恩. 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6):17-18.

[10] 郑力航,邓小凡.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3):38.

[11] 陈来成.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39-140.

[12] 陈建华,蔡卓珊.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9,17(5):80-81.

[13] 杜春华. 银杏叶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50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4,36(7):1053-1054.

[14] 潘宏华,杨建平,阮步青.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比较[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90-91.

[15] 任怀山.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中国校医,2011,25(9):692-693.

[16] 吕书华.氯沙坦钾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90-91.

[17] 郑维霞. 苯磺酸氨氯地平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8 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32(7):55-56.

[18] 杨柳. 氯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157-158.

(收稿日期:2018-05-11)

猜你喜欢

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效果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
氯沙坦和赖诺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
氯沙坦对糖尿病雄性大鼠早期骨质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