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打造思维课堂,加强“五模块”教学

2018-01-05金柱林永希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教学过程

金柱 林永希

【摘要】知识性课堂向思维性课堂转轨已是大势所趋。旨在加强“导、教、学、拓、评”“五模块”的教学,通过创设思维情境、形成思维空间、预留思维时间、激活思维碰撞、产生思维升华,促进学生思维萌芽、思维启发、思维训练、思维应用、思维理性,打造思维课堂。

【关键词】思维课堂 五模块 教学过程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的变革促使课堂经历颠覆性的变化。通过对知识性课堂的变革,对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尝试,对反思构建有效课堂的研究,一线教师和专家深入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思,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无论何种课堂、何种模式,“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传授知识、形成习惯和培养思维三者兼顾”“强调课堂教学应该由知识性课堂向思维性课堂转轨”。

一、思维课堂的内涵与价值

思维课堂关注学生思维表现与思维发展,形成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产生思维升华与思维理性。在教学过程中依托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维乐趣、依托知识问题化激发学生思维效率、依托问题解决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依托教学对话促进学生思维理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深入探究的思维品质,形成批判、反思、内化、创新的思维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与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思维课堂的教学过程

思维课堂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理念胜过一种教学模式,以思维为导向,根植于课堂,又超越课堂,遵循一般教学过程,又超越教学过程。在赋予课堂思维的基础上,开拓思维课堂教学过程“五模块”——“导”“教”“学”“拓”“评”。

“导”——作为问题与环节的转换,在思维课堂中,教師要创设思维情境,引发学生思维萌芽。

“教”——“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思维空间与思维启发。

“学”——“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教师要把握教学密度,确保学生主体,预留思维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拓”——“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思维课堂要促进教学对话,展开交流、合作、探究、讨论与展示,激活思维碰撞与思维应用。

“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教学改进与学生发展,产生思维升华与思维理性。

思维课堂教学过程“五模块”——“导”“教”“学”“拓”“评”,的思想理念源自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学实践,是本文将重点尝试探析的内容。

三、建构思维课堂教学过程的策略

在建构思维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感知教材,充分分析学情与教学目标创设思维情境,引起学习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思维萌芽;把握教师教的过程采取“知识问题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提问,实现学生思维的启发与点拨;引导学生学的过程采取“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生思维的训练,逐步建构以质疑、批判、反思、内化、创新为核心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抓住“教学对话”的契机采取“教学合一”的教学与学习策略进行展示汇报和深度学习,实现学生思维的应用,促进思维的深度生长,形成思维的再启发、再训练、再应用和升华;明晰思维评价的时机于教学的全过程,采取适切的策略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实现思维的升华与理性。

(一)导:创设思维情境与思维萌芽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效的教学导入同样很难,教学导入不限于一堂课开始的导入,更在于环节与知识的过度与衔接的导入,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各环节转换与发生之中,并对后续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产生影响,教学导入的基调与格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氛围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教学导入的设计要基于学生思维能力把教学问题情景化,要基于学生学习发展产生认知冲突。

1.基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情景化

依据学情、教材、教学目标整体考量和判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水平现状,选择适宜的思维场景,对需要解决的基本教学问题和重难点进行问题情景化的设置。从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出符合教材内容,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促成问题解决,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对话思维情境与平台。依据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创设出:耐人寻味的趣味性情境、引人深思的生活性情境、思维缜密的科学性情境、天马行空的自主探究性情境。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做好学习准备,进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2.基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心灵触动

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心灵触动,一方面,要在原有认知基础上,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要让学生感到困惑而不苦恼,形成探究新知的积极意愿,体验思考的乐趣与力量,成就快乐思维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有意义学习和知识建构的愿望。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能介入学习并能实现新的突破,同时设置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遵循适当的“梯度性”“适度性”和“启发性”的情境与问题,使学生在探究中促进问题的解决,建立新的认知和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

(二)教:形成思维空间与思维启发

1.教学材料选择——依托教材而不依赖教材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建立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之上,思维课堂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为其选取的教学材料要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选取反映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材料;选取反映时代变化的最新科学成果的基础材料;选取紧密联系生活,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即来源于生活、面向生活,又服务生活的材料;选取反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材料。教师在对材料的处理时要明确,课本上有的学生会的不教,自己能看懂的不教,容易的不教,太难的也不教;课本上没有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选择性的教。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而不唯教材,为学习思考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

2.教学策略选择——知识问题化

教学策略选择的灵活多变是思维课堂的特点,即“教无定法”。依据思维课堂要重点培养学生什么思维能力来选择相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质疑、批判、反思、内化、创新的思维能力时,教的过程与方法要把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放在知识问题化上,采取“知识问题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提问。知识问题化的教学策略不同于基于课本的传统的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也不同于基于事实的问题,检验学生回答的正误;而是基于思维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教师的提问只是一种刺激、点拨、启发、引导、补充、评价。

基于思维的问题没有预设答案的知识问题化教学策略,根植于对教材、学情的全面把握和跳出學科本身的局限,其问题的设计服从于教学目标,服务于教与学,引领教学重难点,触及知识本质。利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利于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利于破解当前学霸掌握课堂问题回答权的垄断局面和大多数学生顺应追随主流回答的局面;利于激活学生问题话语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形成百家争鸣之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3.教学问题选择——有效提问

知识的最佳载体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引擎,真正基于学生需要的问题是好问题,是有效提问。一方面教师通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策略形成有效的教学提问,通过教师的问题描述,引起学生认知范围的扩大,思考深度的延续,思维能力的拓展,学习潜能的激发。另一方面学生要通过对教师提问的探究与发现尝试着自主提问,启发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化解课堂中不思考、被动思考、思考不深、思考困难的局面。

(三)学:预留思维时间与思维训练

1.学生主体——教学密度与思维时间

教学带有艺术的韵味,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台前幕后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发挥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创造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好正确的师生观。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提出新的认识、生成新的问题。

为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学习,教师还要注重在“教学密度”上的留白,做到“疏密有度”。合理处理教学讲授与思考的时间比例,留给学生思维时间,加强思维训练。避免“满堂灌”“讲的多”“听的多”“思考少”的现象,在教学时间上尽量压缩讲的时间,增加思考的时间。教学上“疏密有度”的留白,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放空”的时间、思考的时间、问题生成的时间、自由探究的时间,成就创新的可能;能让学生学的思维和教师教的思维相互匹配,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实现思维共享共赢。

2.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与思维训练

学习策略的选择是建立在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上,在回应教师“知识问题化”教学策略下的有效提问和不同情境下的问题,不同的学习主体,针对不同的问题,会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以促进“问题解决”。自主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对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识,并完成对新知识有意义的学习和建构。对于超越认知和能力范围的问题则可以带到学习小组中,通过互帮互助,在合作与探究中寻求解决的方法以实现“问题解决”。此外关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上,要意识到教师是其支持者、引导着、合作者,更是参与者,为学习小组提供智力支持、点拨、启发,共同学习探究,甚至是向学生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信息材料的处理和加工,对于“问题解决”至关重要。首先信息材料的来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教师提供的精选材料、师生对话和学生交流产生的信息。其次信息处理上,要求学生采用分类、类比、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演绎等多种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尝试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问题相关的核心信息。最后发挥“学习共同体”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优势,借助思维导图对信息探究、解决问题、触摸本质、发现总结规律。

3.学习目的——问题解决与思维能力

带着目的去学习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学习效果,而学习不全为了既定的目的。从思维课堂来看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问题解决和习得知识,而在于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及其过程的体验。也就是说通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采取促进“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实现学生思维的训练,逐步建构以质疑、批判、反思、内化、创新为核心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思维课堂教与学的目的既是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过程,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与学习方法掌握的过程,更是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

(四)拓:激活思维碰撞与思维应用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不是孤立存在,更不是相互对峙,而是教学相长,更是教学合一的过程。教与学既有横向的扩展延伸,又有纵向的深入探究,呈现出双边互动,螺旋上升的趋势。

1.教学对话与问题生成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在“教学对话”中伺机而动,对知识进行情景化、问题化处理,与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打磨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在学习共同体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下产生的往往有一定难度或者是没有预设答案的生成问题。

2.小组交流与班级展示

采取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与展示、质疑与批判、反思与改进、内化与创新中激活思维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形成新的思考与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与思维应用的机会。

思维的碰撞与思维的应用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体验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又能促进教学相长、教学合一。这种循环往复的“知识问题化”“形成问题解决策略”“生成新问题”的学习拓展过程,形成思维的再启发、再训练、再应用和再升华的良性循环。

(五)评:产生思维升华与思维理性

1.思维课堂评价的理念与内容

通常课堂的教学评价重点以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依据和内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以通过随堂的检验和单元的试题,以纸和笔的形式来检测;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可以通过课堂呈现与学生表现,在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一致性与效果上做出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以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与体验感受来描述。

思维课堂的评价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并透过三维教学目标关注思维表现和发展,形成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产生思维升华与思维理性。关注思维表现和发展是思维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依据。思维的表现与发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既表现在师生互动中,又呈现在生生交流中,也体现于教学对话中,更直接凝练在学生动作、表情、语言与作品中。这种思维的“物化”与“痕迹”是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形成的直接结果,是思维升华与思维理性的基础,为思维课堂的评价提供了“证据”,同时也构成了思维课堂评价的重要方面。

2.思维课堂评价的方法

在思维课堂评价上,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要从评价的教育功能出发,以改进教学、促进发展,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归宿。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方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采用适切的评价方法,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促使思维升华,产生思维理性,进而获得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总结

思维课堂是强调思维的课堂,是思维课堂“五模块”的整合,“五模块”存在一定逻辑结构,但并非外在次序的排列,而是内在联系的调整与融纳。“导”存在于教学全过程;“教”与“学”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融合;“拓”是“教”与“学”的互动与渐进;“评”是学习发展的开始与归宿。教师要把握思维课堂的教学理念,注重思维情景、空间、时间、碰撞和升华;架构和整合思维课堂“五模块”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注重思维的萌芽、启发、训练、应用和理性;关注思维表现和发展,形成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产生思维升华与思维理性,实现目标融合,教学合一,思维“同频共振”,思维“共享共赢”。

参考文献:

[1]陈祥春.思维课堂的内涵与策略[J].中国教师,2016,(02) :20.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2001-06-08.

[3]张玲.用有效追问呈现思维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 :2.

[4]庄玉平.让课堂充满思维——课堂教学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1):49.

本文受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属湖北省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基础教育与区域文化学科群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教学过程
思维课堂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三种思维能力
探究小学英语“思维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思维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打造思维课堂的实践探索
思维课堂:引领课堂变革从形式走向本质
多方位选拔与培养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人才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