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探讨

2018-01-05朱国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互联网+互联网

朱国军

【摘 要】现如今,“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就当前“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重要性展开探讨,阐述其发展方向和相关措施。

【Abstract】 Nowadays,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ower system of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the current "internet +"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is discussed,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relevant measures are expounded.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配电网;配电网维护

【Keywords】 internet +;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distribution grid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136-02

1 引言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已深入到千家万户,“互联网+”的实行,极大地推动了国民消费水平,并且促进了各类产业的发展,同时各产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增强了行业创新能力,为我国构建新经济和新动能提供了有效举措,并且为我国其他部门增添了新动力。我国传统的电力系统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相融合,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也标志传统电力行业在“互联网+”智能配电网方面的转变。因此,探讨研究“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维护技术对我国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2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的重要性

2.1 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中所面临的难题

电力系统是我国基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国民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地区在配电网网络设施上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由于投入的成本较高,在项目的开展和运行中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导致有线配电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严重不均衡,对于我国各地区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致使我国一部分的居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配电网领域的专业的人才和维护修理人才,在硬件设备上应需要专业的维修工具和设备零件。“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工作中,设备零件和技术人员的投入是一笔较大的开销,所以在一些区域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中,效果不尽人意。

2.2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信息技术融合传统行业和新型行业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态势。“互联网+”可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同时可有效摆脱业务开展的地域性差异,从而使智能配电网成为电网维护和运行的枢纽,使智能配电网的业务和信息做到统一。产业与产业间的融合可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能源的供需要求有着深层次的改良,对能源调度的成品可有效降低,对能源传输中的损耗也有着较好的控制,同时对设备的基础投入可极大降低。所以在“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的使用中,可对传统的电力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和避免。“互联网+”不仅仅是整合和分析数据,同时可以对大数据进行发掘,可将服务转化成虚拟空间,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在实际的运行中,可明显意识到实行“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技术对用户的体验有着极大提升。

3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維护技术举措

当前我国“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和实行,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种种问题,“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在运行上仍面临着各种困难。我国的电力系统部门已充分意识到,“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的运用可有效提高电力系统部门的工作效率,并且对电网的预警和抗干扰能显著提升,同时对电网运行中的故障和数据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对于配电网的供电的质量、效率、峰值均可以进行实时了解[1]。

3.1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的信息采集

目前我国在电力系统的配电线路网络上的建设和发展不均衡,有一部配电线路都是在环境气候恶劣的地区,在此区域中,业务和信息通信比较落后和闭塞。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依旧是依靠人工巡线的电力线路故障排查维修模式,此方式的工作效率低,对人力和物力资源消耗较大,并且使居民停电的时间大大延长,所以,“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系统的使用可有效将电力故障数据进行采集和反馈。

配电业务使用互联网化,必须将相关的供电设备和检查设备均实行互联网化。配电网及终端要接入互联网,这样才能做到智能配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合。智能配电网通过发电设备、储存设备和用电设备对故障检测设备、控制器、传感器等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供电和故障的数据采集。供电平台对智能配电网系统进行全面管控,同时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控制。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的数据采集可分为两个方面,智能配电网的出厂数据和配电网在运行中的实时数据,配电网的出厂数据可准确反馈供电设备的性能,智能配电网现实运行数据可监测出电力线路上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利用绿波放大器可利用AD芯片对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终端处理器通道获取的数字信号,对其进行定时功能,对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计算出实际运行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然后对获取的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和分析出故障的类型。

3.2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电力故障的鉴定

电力系統输出配电网的工作频率为50Hz,即为20ms为一个正弦波,一个正弦波会分为80个采集点。定时器到达规定时间时,会自动采集数据,同时利用AD转化芯片进行通讯,采集离散数据[1]。通过离散数据可测算出参数的有效值和最大值。通过得到的数据与定值进行比对。如果数据是在正常的范围内,则对程序发送,将数据发送到正常的数值范围,如果数值不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则对故障进行鉴定,同时将故障的类型进行无线发送。

在电网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对智能电网设备的故障情况加以分析,制定出可行性报告,报告的内容可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电网设备是否应进行维修。第二,电网设备的维修经费分析。电力系统部门应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经济成本的投入,同时要对维修的效果来制定维修方案。从故障所反馈的参数和原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可以有效判定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进而对该设备今后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和评估。

3.3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的维修及数据分享

智能配电网在运行时所需要的维护修理人员及工作方式包括:

第一,智能配电网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对供电设备所生成的原始数据和智能配电网上所实时传输的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对智能配电网装备运行和维护修理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对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在技术难点上和技术重点上进行技术突破,对于一些关于技术和维修的难题可以发送到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与高端的技术人才进行在线学习和沟通。

第二,智能配电网同时需要大量的一线运行维护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对客户所上传的智能配电网的故障问题进行检测和维修,在维护过程中,要对电力设备装置进行测试、诊断和维护,并且建立整理档案。在维修中遇到难题,应及时与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交流,商讨处理维修方案,通过技术人员的分析和指导,有效解决智能配电网设备的问题。

第三,智能配电网需要运行维护支持专家,与技术人员交流经验,对一线运维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予以远程指导。同时对智能配电网新技术要不断创新和开发,对于故障的案例进行记录,并且上传,实现运维经营共享。

4 结论

“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传统配电网所产生和面临的问题,电力系统部门应对“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加以重视,把握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做好智能配电网的信息采集、故障鉴定、维修及数据分享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海,金成明,吴昕昀,等.配电智能终端内容安全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8,39(01):49-54.

猜你喜欢

智能配电网互联网+互联网
关于智能配电网运行状态管控与综合评价关键技术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