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8-01-05李琳
【摘要】在近些年国内外的教育界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成为关注的焦点,怎样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极为关键。综合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的语言尝试、思维,学习策略能力,同时可以让专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所以充分有效的结合起思辨能力培养及综合英语教学,可培养学生创造及思辨力,以及提升他们驾驭语言基本技能。
【关键词】思辨能力;培养;综合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李琳(1981.11.08-),女,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专业基础教学,综合英语课程,语音课程,听力课程,商务英语课程等。
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是传统外语教学主要培养方向,对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有所忽视。而思辨能力的缺失,将无法提出原创性见解,造成书面及口语表达不畅,甚至于缺少解决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综合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
西方国家在近些年对于研究大学生思辨能力层面,有极高的重视度。而主要存在两个目的,其一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用于实现对其学思结合综合素质,以及思辨意识的提升;其二是构建思辨能力量具。而我国大学生思辨能力测量工具的第一次构建,是基于文 秋 芳 教 授及其研究团队基于其层级模型基础所实现,开始进行测量工具修订后检验,以及导一系列先导研究。之后对思辨能力培养的加强,基于改革英语专业的基础上,要求通过调整教學内容、改革方式,以及压缩技能课的课时比例,甚至于彻底的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四八级考试,以及教学转型方面改革,对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进行巩固及加强。而对思辨能力培养的措施的探究,可基于教材编写和教师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层面出发。关于思辨能力研究的现状,从国内外分析中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不管是国内外均有极高的重视程度,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二、综合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1.确定教学主题。教学活动是否可激发学生参与,受到明确教学主题关系的直接作用,且顺利开展教学的关键,便是学生的主动投入。而在综合英语的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熟悉的社会现实,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创设出具有时代气息及实践意义的主题。除此之外,对于主题的明确,便于教师启发学生经多种渠道,选择恰当的工具及技术,获取和主题有关信息,用于培养学生分析、应用、检索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2.展开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教师在自我备课环节,需在项目活动中放入各种知识,用于学习及巩固,同时善于创设有关于教学主题的语言交际环境,将真实的气氛营造出来。基于此,教师及嘘声语言需有明确化交际目的,需进行情感交流,同时用语言行意义交流,促使学生可从心理上真正获得语言的力量。在授课过程中,需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转变传统模仿对话及机械操练,应用已经掌握的“常用语”,以及查阅的资料,做课堂演讲或者是编写及创造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将一个“语言冒险”及思维活动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同时丰富其语言学习的创造及趣味性,促使学生做到自由发挥,大胆创新。
3.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思辨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其决策及执行者,教学的每一环节均多多少少受到教师的影响。在教学中,综合英语的教师为其主体,课堂内容是否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教师思辨意识的影响,对其教学决策、方式转变,以及资源选择和处理等均有影响。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有思辨意识的教师会设置较为目标之一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且在日常和学生互动以及教学中,变更教学方式及内容,并不断完善计划,用于适应思辨能力培养的需要。教师具备思辨意识,不会照本宣科,会选择及处理教学资源,以及借助多种媒介加工、重组教材资料,很好的应用于英语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应用启发性质语言教学。而教师自身思辨能力,会因其知识的丰富更新获得进一步提升,渐渐的形成自我教学理念,作用于教学实践中。周而复始形成良好循环,最终为实现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源动力。
4.重视听力教学的互动。有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输入形式,教师的示范、听力训练,以及生生互动等。教师基于听力训练中,需重视教学互动,提倡参与、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准备及搜集有关材料,同时选择学生会感兴趣的话题,储备和此话题有关词汇。之后,教师在课堂需让学生按照准备问题进行讨论。为了不破坏语篇的完整性,在正式听力技能训练中,先听一遍材料之后,开始回答问题,最后便是对之前所有做出的反馈。学生教师共同讨论,及时反馈听力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总结出听力策略及技巧。这一模式重在实现对学生阐释、推理,以及分析等思辨能力的培养。如此便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综合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大有助益。
参考文献:
[1]张宏武.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2):134-139.
[2]刘松,普映山.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65-70.
[3]潘艳艳,孙凤兰.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和转喻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案例呈现[J].当代外语研究,2017(2):46-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