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2018-01-05张姜坤
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数据化程度不断加深,作为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最新趋势的大数据,也为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提供了新的契机。
德育衔接具有双重的意蕴:一是德育衔接须尊重各阶段的独立性,这是德育衔接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德育衔接需要具有衔接意识,保证德育的完整性,这也是德育衔接的核心之所在。学校德育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既包括不同学段之间的纵向衔接,也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之间的横向贯通。无论纵向衔接还是横向贯通,需要一种媒介将不同学段的学校、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在一起。
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育水平、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都有所差异,且不容混淆。其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德育衔接需尊重各阶段的独立性。学生的身心发展又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不同阶段之间应该做好连接与沟通,树立衔接意识,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数据化程度不断加深,作为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最新趋势的大数据,为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提供了新的契机,助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一、大数据有助于德育衔接整体性思维方式的实现
虽然系统性、整体性是学校德育的应然要求,但受到近代科学主义还原论的影响,我们对于德育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德育进行拆分,分为诸如小学德育、初中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部分,试图以此调和学校德育应然的整体性要求与实然的认识能力有限性的矛盾。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主导下,我们放弃了对德育整体架构的设计,专注某一领域,却又很难从某一维度来把握学校德育。“崇尚全样本的大数据的出现及其道德教育应用,使得整体性德育思路的进一步凸显,推动了德育衔接思路的变革。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实现了“样本=总体”的转变。”[1]伴随这一认识过程的实现,整体性思维方式进一步凸显并逐渐成为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大数据的全数据模式是一种数据化的整体观,是一种可以具体刻画、描述和计算的科学整体观。[2]正是这样一种“数据化的整体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由数据把握德育的方式,更提供了一种认识德育的整体性思路,凸显了整体性思维方式在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对于大数据所采用的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基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来对德育工作进行分析,进而深化对整体性思维方式的认识。
历时性维度:从时间维度上看,可以分为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阶段性任务,也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有道德的人”。树立整体性思维构建德育衔接体系意味着将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纳入统一的设计,既要从总体上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的设计,又要考虑到阶段特征,突出阶段性特征。小学阶段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阶段,德育工作应侧重道德行为养成和道德情感体验;中学阶段是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德育工作应侧重于道德常识学习和道德准则内化;大学阶段是道德发展的升华阶段,德育工作应侧重于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道德品格的塑造。[3]整体性思维构建德育衔接体系,不仅仅意味着要从学校现实学段出发,对德育衔接进行思考,还要将德育置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道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一定时代的道德是一定时代社会发展发展的代表。当然,一定时代的道德不仅仅是彼时代发展的产物,还是历史发展的积淀,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萌芽。因此,学校德育要从历史、现时与未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下、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忘记历史,我们便失去了学校德育的根基;脱离现实,我们便失去了学校德育的灵魂;回避未来,我们便失去了学校德育的方向。
共时性的维度:在我国,德育工作主要是由学校所承担的,德育工作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事实上家庭和社会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在学校内部,专门的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校文化、学校管理等方面育人作用发挥有时不尽如人意。在构建德育衔接体系中树立整体性意味着要打通学校、家庭与社会德育工作的壁垒,打破传统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单兵作战”的僵局,要“从文化育人、课程与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和家校合作育人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学校德育”[4]。从共时性的维度来看,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体系还要求具有国际视野。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全球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新时代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体系,既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象的新时代公民;又要不断增强国际视野,吸收借鉴国外优秀育人经验和先进成果,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世界格局的国际公民。
二、大数据有助于学校德育的纵向衔接,增强学校德育的连续性
学校德育的纵向衔接指的是不同学段德育工作相互关联、循序渐进,这是由学生道德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学生道德发展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学生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另一方面,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连续性,学生道德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他律向自律不断发展的,后一阶段的发展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因此,既然强调学校德育的纵向衔接,便是事先允诺了一个前提—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存在差异,且这一差异性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学校德育的纵向衔接要认识并尊重不同阶段发展的特征,也要统整学校德育的不同阶段进而形成德育合力。尊重差异与强调整体的要求也与强调差异性与整体性的大数据相契合,既有助于彰显学校德育不同学段的特征,又能显现学校德育的整合性特征。
学校德育工作在不同的学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而强调多样性、差异性的大数据有助于德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究和挖掘不同学段的特征。由于大数据背后强大的数据搜集和转化技术,使它能够有效应对诸如文字、音频、视频、图片以及地理位置等等类型繁杂的信息。[5]因此,依托大数据,我们能从广泛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领域捕获不同时间和不同频率的学习者的各种数据,并通过对不同解决方案的分析,如“能力和信心、元认知评估、因果推理、聚类分析、预测分析”等[6],進一步揭秘并探究不同阶段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学段的道德教育规律等。通过对不同阶段德育特征的把握,将学校德育从感觉和经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校德育的针对性不断增强。
首先,大数据传输与分析具有高速性,使得不同学段的沟通连接更加便捷。过去,不同阶段的德育工作者之间交流的难度较大,交流的途径较少,甚至是缺乏交流。大数据以数据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基本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信息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与此同时,大数据依托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能够同步进行数据分析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大数据传输与分析的高速性为德育衔接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依托大数据,不同学段的德育信息可以互通有无,高学段可以依据低学段提供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德育工作的内容、组织方式和管理策略等。
其次,数据永久储存,保留了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通过对学生既往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特征和接受的道德培养的情况。在过去,学生道德发展的信息多以学生品德发展档案袋等纸质形式存储,受制于纸张的保存,数据保存的难度较大,时间较短。档案袋存储的信息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的评价和记录,缺乏对学生道德发展的系统、连续的记录。同时,纸质档案的翻阅与整理相对繁琐,德育工作者在对既往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时难度较大。而伴随教育领域数据程度的不断加深,数据总量的发展也为数据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数据存储具有更大的密度、更高的吞吐量和更长的使用寿命”[7],数据存储的内容更加的多元和全面,既往数据获取更加便捷、处理效率更高,数据存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数据储存的全面、高效和长效,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时获取学生道德发展的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使得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得以增强。
最后,大数据预测有助于大中小学德育预警方案的制定,增强德育工作的前瞻性。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8]。大数据的概率预测,是在对全体数据收集分析基础上作出的一种趋势预测。通过对学生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教师能够及时预测学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势,及时发现学生品德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个性化地干预,在出现诸如失败之类的负面结果之前,为陷入困境的学生提供支持”[9]。从当前学段出发对学生品德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增强德育工作的前瞻性。依靠大数据预测,也有助于增强低学段和高学段德育工作的衔接,高学段的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这一趋势预测,提前制订德育方案,使得高学段德育工作更具有侧重性,改变之前德育工作缺乏衔接、亡羊补牢的状态,使德育工作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
三、大数据有助于学校德育的横向贯通,增强学校德育的完整性
学校德育的横向贯通指的是学校德育工作并非是一个封闭的、单独的活动,而是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与家庭、社会等系统相互联系的。一方面,从学校内部来讲,德育工作并非仅限于专门的德育课程,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都具有德育任务。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等学校内部诸要素在学生道德发展上的作用,保证学校德育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打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壁垒,让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与社会德育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格局。而大数据沟通交流的便捷性有助于搭建学校德育平台,有助于学校内部德育信息的共享和德育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完整性。同时,大数据有助于打破道德教育的空间壁垒,将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联系起来。
大数据有助于打破道德教育的空间壁垒,将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与社会德育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在大众看来,学校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道德教育已经足够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德育工作是相对封闭的,缺乏同家庭与社会的互动,甚至出现了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相背离的情况。这样一种互动的缺失,导致了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下降,各种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大数据以数据收集的全面性、数据传输的超时空性等优势,增强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大数据能够全方位收集学生数据,通过传感器、智能手机、各种社交网络等各类数据收集设备,实现对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不同时空的数据收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大数据以数据作为信息传输的中介,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加强了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得家校合作变得更加方便与高效。因此,在构建德育衔接体系过程中,既要注重三者德育合力的形成,又要充分考虑三者不同的德育价值和育人点。
大数据有助于学校育人平台的建立,实现校内资源整合与共享。学校德育工作不仅仅体现在德育课程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和音乐等所有的学科教学中,都内涵着对学科育人价值的关注与实现”[10]。除课程蕴含育人价值之外,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和实践活动等都蕴含着育人价值,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使得学校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更加便捷,这为学校搭建育人平台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投入使用了中国首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学校通过对学生家庭信息、在校信息等数据收集与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1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只是大数据应用的一次有益尝试,伴随学校数据化进程的加快,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渐发展,对学生数据挖掘越发深入,应用范围也将逐步扩大。大数据育人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学校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学校育人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1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7,16
[2]黄欣荣.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变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3):94-101.
[3]李凡.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机制建设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91-94.
[4]唐汉卫.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J].教育研究,2017,38(06):27-31.
[5]张晓阳.大数据迷潮下的教育研究及其想象力[J].基础教育,2015,12(04):49-55.
[6]Matarazzo.T.J,Shahidi.S.G,Chang.M,etal.Are Todays SHM Procedures Suitable for Tomorrows Bigdata?[C]//Societyof Experimental Mechanics IMACXXXIII.2015:59-65.
[7]Bhat.W.A.Bridging data-capacity gapin big data storage[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Systems,2018.
[8]Slade.S,Prinsloo.P.Learning Analytics Ethical Issuesand Dilemmas[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13,57(10):1510-1529.
[9]李家成.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74-179.
[10]周凱.全国首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正式运行[N].中国青年报,2012:09-24(03).
【张姜坤,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