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这样打“的士”

2018-01-05千年士心

意林·少年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开封府马夫临安

千年士心

当下,打的是百姓生活出行的一道风景,那么唐宋年间,像长安、开封、杭州等人口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城市,那时的市民是如何出行的呢?他们是否如当下一样,招手就能拦到“的士”呢?

早在2000年前,“的士”就出现在了汉朝都城的大街小巷之中。

陕西省科技馆曾举办过一场中国古代科技展,一辆汉代的记里鼓车,让观者对古人的聪慧才智钦佩不已。

一旁的工作人员讲解道:“这辆记里鼓车的原理,就是马车的一个车轮每转100圈,就会带动车盘上的一个特制齿轮转一圈,表示车程1千米。这个齿轮通过连线和两个小人连接,齿轮每转一圈,就会带动小人的手臂挥动一下,小人手里的鼓槌会跟着击打车座上的小鼓一次。小人击一次鼓,司机和乘客就知道车行驶了1千米了,这也算是最早的计价器。”

汉代“的士”跟现代的士不同的是:“古代人打的是马车,现代人打的是汽车;古代计程车比较少,集中在大城市,而现代大小城市都有。”

到了唐代,道路发展达到极盛时期,极大地方便了百姓打的出行。不仅类似的“的士”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出现了“公交车”。当时,这种公交车称之为“油壁车”,一般由6~8匹马作为动力,车身做得很长,上有车厢,厢壁有窗,方便市民出行。

到了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对这种油壁车有了新的改进:窗有挂帘,装饰华美;车厢内铺有绸缎褥垫,供乘客坐卧使用,很是讲究。小的油壁车可供六人乘坐,大的可坐几十人,既方便出行,又可观光游览。这是最早的公交车,临安在世界上也算是出现公交车最早的城市了。

宋代有个叫卢道隆的人,曾对汉代以来的“的士”做了很大改进,使得计程更加方便。

古时候打的也有讲究,分单程与往返,计价方式当然也不一样,所以打的时需要先讲清楚价格。

和现代一样,古代的的士司机(马夫)也存在职业道德问题。

宋代首位状元,时任开封府判官的许将,还因此吃过一次不小的亏。许将体弱多病,有一天回家晚了,他只好请一名巡卒替自己叫了一辆“的士”。刚好那会儿“夜禁”甚严,马夫又不认识他,为赶时间拼命赶路,一路颠簸中,不仅将许将从马上颠了下来,而且好不容易赶到家门口,却发现大门紧闭。马夫为了喊门就问许将姓名,一问才知道他是著名的开封府判官。马夫怕被追究责任,吓得逃之夭夭,扔下许将一人。

可怜许将又伤又病,哪里有力气喊门,只好在寒风中苦等到天明。

張朝元摘自《知识窗》

猜你喜欢

开封府马夫临安
包公断案故事之巧断雨伞案
驼铃马夫
出丑获赞
老宅
宋代的开封府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开封府传奇》再现“人民的包拯”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