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建立和完善文化馆的公众参与机制

2018-01-05王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

王淼

摘 要:公众参与文化馆的公共事务,是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文化馆通过公众参与制度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体现民意。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是公众参与制度的目标,也是促进社会文化大發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文化馆;公众参与机制;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180-01

近年,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满意度,应当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一、公众参与的渠道

通过走访了解,目前大部分文化馆仍在延续老传统老模式,通过服务热线和意见箱的形式,与公众建立联系。然而这并不能拉近文化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应更多的关注公众的需求,倾听公众的呼声,回应公众的问题,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加入馆长信箱、馆长接待日、公众座谈会等一系列新模式渠道,应当成为文化馆面向公众的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公众意见处理工作流程,实现公众参与事项的快速有效处理,形成文化馆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有效的交流互动。

二、公众参与的方式

1.开通服务热线,主要接收公众对文化馆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解答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的问题咨询;为当地市民群众提供相关的文化信息服务。

2.设立意见箱,开通公众向当地文化馆建言献策及反馈意见的渠道。将意见箱放置在显眼处,方便公众及时反馈意见,每月开箱汇总一次,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3.设置馆长信箱,针对文化馆相关活动决策,收集公众的反馈意见。各地文化馆可在官方网站上设立馆长信箱,方便公众在浏览网站时提出先关的问题建议。文化馆可在收到市民的反馈后,为公众解答回复。

4.特设馆长接待日,加强文化馆与市民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提高文化馆为市民服务的质量,使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及时的采纳和实施。让公众可以直接与文化馆领导交流有关文化馆建设与发展、活动策划与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5.举行公众座谈会,听取公众的合理化建议,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质量。邀请公众代表参加,公众代表应对文化馆各项工作相对熟悉了解,或者参与过文化馆的各类活动。座谈会由文化馆工作人员负责主持召开,重点讨论文化馆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业务活动开展等内容。

6.建立微信平台,紧密联系群众、及时倾听市民心声、实时发送文化馆的官方活动信息。公众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接收文化馆推送的文化活动、演艺演出、展览展讯、培训课程等各类活动内容,方便公众随时随地查看了解文化馆相关信息。

三、公众参与的相关问题

(一)公众的参与度不高

各地文化馆虽然每年举行各类活动,公众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但针对文化馆的发展规划、工作内容方面的意见公众反馈不够,有一定的从众性,大部分市民并不是自愿参与其中,所以导致文化馆的相关活动、决策不能最大程度的代表公众的真实意愿、反映公众的利益诉求,以致影响力不够。

(二)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

通过调查研究,公众参与制度的沟通渠道仍然需要拓宽,在文化馆举办的各项活动项目中,参与的市民相对固定,范围有限。大部分市民并不了解公众参与制度的本质,也不清楚通过什么方式参与活动、反馈意见。

(三)公众的知识储备不足

公众参与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让文化馆的各项工作内容更好的贴近市民。这就要求公众对社会资讯、决策目标等实际问题有深度的研究,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现实中大部分公众的参与能力与参与要求不符,从而也降低了参与的效率。

(四)公众参与的成本过高

在公众参与文化馆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时间甚至金钱,这些都是公众参与的成本。虽然有一部分市民不计较付出得失,但公众参与制度的受众群广泛,仍然需要考虑公众的根本利益。

四、公众参与的解决办法

(一)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

目前,公众并没有形成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所以首要的是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让公众了解自身的权利。在公众普遍缺乏公众参与意识的情况下,文化馆应当制定适当的宣传方案,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二)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

从文化馆的决策制定入手,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在公众座谈会中加大公众的决策力度,让公众参与文化馆的建设和管理,通过服务热线、意见箱、馆长信箱等渠道,及时采纳吸收公众的反馈意见建议。

(三)加强公众的监督力度

在文化馆的日常活动中,加强公众的监督力度。除了现有的各类沟通渠道,文化馆业务人员也应该深入了解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励市民密切监督文化馆的管理模式,虚心接受市民的批评建议。

五、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一)提高文化馆的决策质量

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文化馆的决策质量。公众的参与、充分的民主讨论评估,能够保障各项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公众积极有效参与,可以促使文化馆从广大市民的利益出发,做出恰当选择,制定各项决策。公众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参与其中,是公众参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促进文化馆与公众的交流

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改变了过去文化馆单向联系市民的局面,形成了文化馆与市民双向联系的互动交流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文化馆与公众的交流。

这种模式能够及时反映市民的真实需求,有助于解决文化馆与市民之间的矛盾,促进双方达成共识,有利于文化馆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增强公众的民主意识、民主能力

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增强公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公众的民主意识、民主能力是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基础,通过不断地参与实践,会增强公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公众的责任感、使命感,逐步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

公众参与文化馆的公共事务,是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文化馆通过公众参与制度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体现民意,让公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是公众参与制度的目标,也是促进社会文化大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齐勇锋,李平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01).

[2]王俊莲.浅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政府职能定位[J].发展,2010(09).

[3]刘文俭.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行政论坛,201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4)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青少宫青少年阅读推广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