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

2018-01-05张帆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群众文化新形势

张帆

摘 要: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转变,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也代表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思路比较成功。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提高,现有群众文化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其要求,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可以加强新形势下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群众文化的含义与重要性,并阐述了现阶段群众文化的建设情况,明确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确定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并讨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168-02

一、前言

群众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其中的内容必须是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而群文工作者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在群文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提升生活质量,满足群众的精神追求。由此可见,群众文化是国家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提高大众交流与民族团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群众文化的含义与重要性

(一)群众文化的含义

人类所有的活动形式和这些形式所代表的内容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在广义上,其产生于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指的是人们在活动中产生的信仰观念、道德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中精神方面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是从狭义上进行分析,所指的是人文的精神。文化并不是非常抽象的,而且具有自己的内涵,同时,文化艺术修养也并不是每个人所固有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群众文化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在自身本职工作之外,人们自行开发与参与的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指的是以群众为主体,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由群众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现象。群众文化是群体活动的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构建自身的精神世界,还可以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有乐趣。

(二)群众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工作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为经济水平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文化生活上的追求。我国群众文化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内涵,通过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陶冶大众的心理情操,提升群众的审美感受,净化人们的心理世界①。

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会有明显的提高,这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保障,使我国经济与文化一同进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新形势下,传统的文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有更加健康、丰富的文化方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群众文化已经普及,国家参与并主导的群众文化的数量已经逐渐减少。我国设有文化馆(站)负责相关活动的开展,但是明显现阶段文化馆(站)的建设逐渐无法有效的跟随经济一同发展,导致其可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出现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因素是随着经济的逐渐进步,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人才缺乏,促进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失量大②。

第二方面是群众文化的建设方向与人们的文化艺术追求有一定差距,因为在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压力也会有明显的增大,在这一情况下,需要更优质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排解压力。而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建设内容比较单一,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出入,使其很难获得预想的效果。

第三方面是工作人员的思想比较落后,我国现阶段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较大,所以在思想上会与年轻人有一定的不同。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所以在工作中很难跟随社会一同进步,导致相关活动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③。

四、新形勢下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功能

群众文化的的娱乐功能体现出了其文化性质,将其与一些政治活动区分开来,与一般的科普类活动也有一定的区别,如果群众活动的娱乐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则表示其实施并不成功。在群众文化参与者的意识中,娱乐功能也是最主要的,根据实际的调查得知,参与活动的人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娱乐身心,想要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调节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让自己得到放松。

(二)教育功能

群众活动的教育功能与其他形式的活动有明显的区别,其是通过活动的内容体现的,只要活动内容保持积极向上,就可以起到教育作用。群众活动的教育功能并不是说理,而是以实际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影响。在娱乐与锻炼中,提升人们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④。在群众文化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将更多、更积极地内容推荐给人们,使人们的心灵更加健康。

(三)交流功能

在群众活动中,人们可以用最平和的状态进行交流,而且可以使我国人民更加团结。对于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促进团结非常重要,通过群众活动就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在群众活动中,通过有效地交流可以将民族之间的误解解开,使人们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为人们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五、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路径选择

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我国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发扬,使群众文化更有意义。群众文化的基础是人民群众,以文化为基本形式,所以如果没有优良的文化,相关活动就无法有效地进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民间活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这一发展也可以有效的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践结果可以证明,通过民间活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有效地提升国民幸福程度⑤。endprint

优秀的群众文化工作所传播的思想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功能不仅是为了促进人们生活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群众在参与相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逐渐提升自身的素质,使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更大的进步。

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方式

(一)加强群众认识,建设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文化馆(站)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其无法有效的进行相关建设,活动的质量也比较低。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地提高,对文化形式的要求也有很多的变化,比较单一的文化活动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的需求在逐渐提升,要想改善这一情况,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将其解决,首先要加强相关人员对于群众文化的认识,使各级领导对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提高,将相关的管理政策完善,使其可以良好实施,更好的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同样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有效的实施基础,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更加成功。

(二)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基础设施

现阶段对我国文化馆(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足。面对这一情况,必须加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水平。通过加大相关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平常化,也可以使相关活动更加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相关费用的支出可以由政府补贴,也可以通过建设一些项目吸引一些企业进行投资工作,形成更加健全的文化建设形势。个人同样可以通过某些形式进行资金的筹集,用于相关建设活动中,使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合理⑦。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也要对相关建设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制定,除了有关的基础设施之外,还可以进行图书馆等文化方面的建设,使其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三)创新文化载体,丰富活动内容

在新形势下进行群众文化的建设,必须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提供更大的帮助。所以必须在加强建设力度的基础上,使内容更加丰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提供有力地支持。首先需要将文化活动中单一的标签去除,将更多可以表达个性化的内容添加其中,使其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要想有效地创新文化载体,可以将其与节日文化结合,通过节日文化可以有效地带动人们的参与热情,使人们可以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相关活动中⑧。可以将其中一些优秀的文化活动形式放在日常生活中,使这些活动可以长期有效地持续下去,更好的促进人们的精神发展。

(四)提高文化建设队伍的素质

要想群众文化建设更加成功,必须重视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素质,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加专业,进而促进相关活动的成功。要想使工作人员更加专业,需要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选择有经验的人员,建设更加专业的工作团队。还要加快团队的更新速度,使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参与其中,保证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同时,建立专业的人员管理制度,加大团队建设的资金力度,持续性进行人才的培养工作,使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可以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大的动力,促进其持续性发展⑨。

七、结语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要想建设和谐社会,群众文化的发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新形势下,发展良好、先进的群众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建设群众文化,需要通过正确的认识到群众文化的内涵,良好的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势,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注釋:

①刘颖雯.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群众文化的关系——以广东广州市为例[J].传承,2016(02):140-141.

②段琦丽.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地方文化事业——关于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14-15.

③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第16卷)征稿启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1):130.

④蔡雄杰.中国梦认同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2014(02):68-72.

⑤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第15卷)征稿启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02):131.

⑥阮小珈.植根群众文化绽放文明之花——论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群众文化现状及发展[J].大众文艺,2013(03):8-9.

⑦魏彩苹.关于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前景的调研思考——以兰州市皋兰县为个案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3(05):102-104.

⑧程刚,蔡艳宁.毛泽东群众文化权益思想的当代价值——兼论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02):99-102.

⑨卢柱和.就博罗县“博罗大舞台”常态性运作论群众文化活动中政府、文化馆(站)和群众的地位[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3(02):82-85.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群众文化新形势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