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教育起点公平的质性研究
2018-01-05马安格
摘 要:教育公平是众多教育学者毕生的追求。笔者经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发现少有涉及研究生阶段教育公平的文章。本文将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进行着重讨论研究。本文中,笔者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采取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研究方法,调查个人既有的社会差异是如何对个体在研究生教育成就方面产生影响的。
关键词:质性研究 教育公平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35-02
1 研究背景
教育起点公平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学界讨论不息的话题。很多西方的高等教育公平理论都认为高等教育公平即高等教育入学的公平或是高等教育入学权利与机会均等。如詹姆斯·科尔曼教授(霍普金大学)和瑞典的教育学家胡森等人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依据个人的成绩进行教育机会的分配,任何人都应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且这种权利与机会均等。[1]我國学者杨东平与杨德广也认为教育公平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公平在教育方面的延伸与发展。[2]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张。2016年,经统计全国一共有793个研究生培养机构,研究生招生为66.7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20万,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58.98万人。(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moe.edu.cn/)。但笔者经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搜集,发现少有涉及研究生阶段教育公平的文章。
2 深度访谈的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常见方法深度访谈法,对6位南京邮电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及两位南邮毕业的本科生进行访谈。总体样本男女比例为4:4,文理科学生比例为
4:4,硕士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人数比例为3:1。
2.2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在获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后,对其深度访谈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并转化为文字信息,之后把各个访谈对象的访谈内容分为若干个小单位进行编号处理。例如:01-02A,其中01指的是第一位访谈对象(研一,文科,女),02是指第一位访谈对象访谈内容转为文字信息的第二段内容,A是指第二段内容中的第一处。根据Strass和Corbin提出的开放式编码方法,[3]先对所有内容或性质相近的小单位进行组合,最后进行主题归纳。
3 硕士研究生教育起点公平研究的结果分析
3.1 家庭经济及社会资本与入学机会
我国学者池丽萍、俞国良曾在《教育成就代际传递的机制:资本和沟通的视角》[4]一文中对科尔曼及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家庭资本分类进行了概况与归纳,提出家庭资本在教育成就的代际传递中主要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3.1.1 个体考研选择受家庭经济及社会资本影响
“其实我是想考研的,毕竟读研究生的话,工作肯定能更好一些,但是我妈不同意,觉得太花钱了。”(07-01BCD)
硕士研究生在现今的社会中属于精英教育范畴,但并不是所有的有读研愿景的学生都能够享有或愿意选择这一就读机会。自2007年起,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政策开始在我国的部分高校中实行,因此,影响学生是否选择考研的因素中,家庭既有资本成为首要因素之一。
3.1.2 个体考研的学校及专业选择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我本科读的是偏艺术方面的专业,但太烧钱了。”(04-
03AB)
家庭支付能力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入学选择,是影响学生入学选择的重要因素。部分学生在进行院校及专业选择的时候,会综合考虑所选学校和专业所涉及的各方面费用。同时,也会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理智分析。
3.2 既得个人教育成就归属因素与入学机会的获得
“考研的时候就觉得考本校了,外校多难考啊,既搞不到真题又没有熟悉的老师,还是考本校有点保障。”(01-03C)
既得教育归属与入学机会获得的关系表现在教育分流的影响方面。教育分流是指学生根据其学业成绩或学术倾向的不同,将学生分层别类,使其进入不同的学校或课程轨道中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5]教育分流有其逐级相连性,也就是说,一位学生大学后的教育分流与其之前的各级分流是呈正相关的。对研究生进入不同学校的机会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考研成绩,无论是初试的专业课内容或复试内容都会对校外考生有些许的不利与限制。
3.3 入学机会的获得受个体自身差异的影响
“我从小到大的成绩都不是优秀的那一类,像考研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我也就是想想了。虽然有时觉得如果努力一下说不定能考上,但一想到要受的苦就果断放弃了。”(08-02B)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首先,除有其他社会因素对教育成就的影响外,个体自身的资质是影响其入学机会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其次,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对个体资质要求较高的教育类型。也有研究认为,学业成绩会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布迪厄和帕斯隆认为,学业成功的不平等是个体间本身的不平等的反映,而学校把此不平等转变为能力不平等的机制,从而使个体等级化得以合法化。[6]笔者认为,即使个体的学业成绩会受到个人学习能力以外的多因素影响,但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资质与学业成绩是强相关的。
4 结语
4.1 家庭既得资本影响研究生入学公平
科尔曼认为,家庭可为个人教育提供三类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7]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将家庭资本区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8]家庭资本主要影响个人的考研选择。此外,家庭资本也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部分中的面试环节发挥作用。
4.2 研究生入学选择受到既得教育成就和个人资质影响
本文中的既得教育成就主要指的是个人所属教育分流类型。本科院校、既得知识储备都会影响到个人对考研院校及专业的选择。最后个人资质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占据决定性作用。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中较高层次的教育形式,因此,在较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各种先赋因素参与教育获得的强度更大,教育公平问题更应引起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人杰.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79—217.
[2] 杨德广,张兴.关于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64.
[3] Strass A, Corbin J.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1990.
[4] 池丽萍,俞国良.教育成就代际传递的机制:资本和沟通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1(9).
[5]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0):24.
[6] 玛丽·杜拉.学校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4—185.
[7] Coleman J S.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J].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
[8] 布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马安格(1994-),女,南京邮电大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