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只蜜蜂唤起的生命教育

2018-01-05吴海丽

师道 2017年12期
关键词:昆虫记小杰小蜜蜂

吴海丽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孩子不以为然地踩蚂蚁、捉西瓜虫把玩,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少恶意,只是觉得“好玩”。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常常想,如果孩子们能够了解到这些小小的生命是多么珍贵,他们在满足自己的探究欲望、享受快乐的时候,就会满怀一颗慈悲之心、敬畏之心静静地观赏了!

课间,陆续有女生向我汇报教室里飞来一只小蜜蜂,惊奇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一会儿便有同学汇报说小杰用书本把这只蜜蜂打伤了!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循着声音走过去,我确实看到小杰和小新两个人正趴在窗台上,用尺子拨弄那只小小的蜜蜂。他们俩是那么专心,以至于其他小朋友的惊叫和我的脚步声都没有听见。仔细一看,那只可怜的小蜜蜂还没有死,两只触角和前脚还在微微地颤抖。蜜蜂的生命也很珍贵,就这样凋零,是多么令人惋惜!我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刚想说他们几句,上课铃响了,怎么办呢?

环顾教室,看到不少孩子脸上流露出焦急的神情,再看看有些平时调皮的孩子脸上一副幸灾乐祸、无所谓的样子,我决定改变既定的学习方案,以这件事为契机,临时上一堂“如何珍爱生命”的课!

怎样才能引发同学们对蜜蜂的好感,并对蜜蜂留下一些印象呢!我决定从我小时候的经历说起——

“同学们,我以前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一到春天,就迫不及待地找一根麦管,跑到土墙边,用麦管对着那些可能藏有蜜蜂的小洞轻轻吹气。当我们看到那些可爱的、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蜜蜂,因为感受到我们的呼唤,从洞口小心翼翼地爬出来,然后扇扇翅膀‘嗡嗡飞走的时候,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当然,我们对那小小的蜜蜂充满无限的好奇,它们是如何找到自己家的呢?又是如何采花蜜的呢?它们把采的蜜放在哪里呢?我们多想把这些蜜蜂捉过来仔细瞧瞧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一次,我们拿着塑料袋守在土墙洞的出口,终于抓住了蜜蜂!当我们扎好袋口,拿着那些‘战利品四处炫耀的时候,听见袋子里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那么急切,似乎在恳求我们放了它们。在袋子里四处乱窜、不停地扑扇着翅膀的小蜜蜂是多么可怜!我们一松开袋口,小小的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飞了出去,飞得是那么快,似乎想赶快逃离死神一般!这些小小的蜜蜂一定以为我们会伤害它们。其实,它们哪里知道我们是多么喜欢它们,可是这种‘喜欢却差点害了它们!

“同学们,你们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里,到土墙的洞口喊蜜蜂、看蜜蜂跳舞这样的事,对你们来说一定很稀奇,你们关于蜜蜂的知识大部分都来源于书籍。今天,有这样一只小小的蜜蜂突然光临我们教室,一定引起许多同学的关注和好奇,下面,我就请课间看到这只小蜜蜂的同学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小舟举手说:“当我看到这只小蜜蜂的时候,我既惊喜又害怕,惊喜的是小蜜蜂来了我们教室,害怕的是它会蛰我!”

小舟的话引起许多同学的共鸣,小菲说:“我也有点害怕,所以远远地看着它!”小菲的话引得许多同学不住地点头。

看来大部分同学害怕蜜蜂,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蜜蜂。我接着补充说:“你们害怕被蜜蜂蛰是很正常的心理活动。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果你不去伤害它,蜜蜂是不会主动攻击你的。因为,蜜蜂一旦蛰人,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它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至于这只蜜蜂为何闯进我们教室,有的同学想象说它有可能正要去采蜜,我们的教室是它的必经之路;有的同学想象说它有可能迷了路,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误入我们教室;还有的同学想象说也有可能这只小蜜蜂是想向我们传递春天的消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我又问道:“是啊,这样一只小小的蜜蜂光临我们教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们纷纷说:“我们应该打开窗户让它飞出去!”“不要去追逐它,那样它会感到害怕!”……

看来,他们已经知道该如何爱护小蜜蜂了,可是我还希望孩子们能进一步地认识到——我们要爱护的不仅僅是一只小蜜蜂,而是所有像小蜜蜂这样的生命!特别是小杰,他一向特立独行,喜欢玩弄虫子,喜欢在书上涂画,喜欢挤眉弄眼,对老师和同学的劝告不以为然。我当然期待通过这件事能改变他,使他的心变得柔软一些、善良一些!虽然从一开始到现在,我没有批评他半句,但他应该感受到我不赞同他那样的做法,我之所以不直接指出他的错误,是因为希望他能在“启发”下自我改正。于是,我语气一转,说——

“这样一只小小的蜜蜂,却突然遭遇飞来横祸!”随着我的话,同学们将谴责的目光全部投向了小杰。我希望小杰在这样的目光下能有一些愧疚,可是他只用不在乎的眼神扫了大家一眼。看来,我的所有“启发”未能激起他的任何共鸣。

但我并不想就此停住,我相信,今天这件事就算不能改变他,也一定能触动他。下次,他再碰到这样的场景时,他会多一些犹豫,多一些思考。当然,我得充分引导好同学们对他的批评。

就在我沉思的时候,同学们已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当然大部分都是批评他不爱护小动物、没有善良之心的话……我就这样等待着,等待着小杰的反应,他看着我的眼睛,听着同学们谴责的话语,终于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立即抓住时机说:“小杰,你为什么要去拍打这只小蜜蜂呢?”他嗫嚅了半天,轻轻说道:“我想把它做成标本。”

“想自己做一只蜜蜂的标本是很好的想法。你完全可以多花些功夫仔细观察,选择一只意外死亡或自然死亡的蜜蜂。如果你对更多的昆虫感兴趣,你可以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你可以在《昆虫记》中了解到更多观察昆虫的方法。可是现在,这只小蜜蜂——一个活生生的生灵,因为你一瞬间产生的探究愿望,生命就将走向终点!你们看——”

我用纸托举着可怜的小蜜蜂走到孩子们眼前,也托举到小杰跟前,那只可怜的小蜜蜂侧身躺在纸上,两只前脚和触角仍在微微地颤动,在孩子们的哀叹声中,我说:“在这只小小的蜜蜂面前,我们人类显得多么的强大,我们掌握了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可是我们却救不了它,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法?”

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这只小蜜蜂好可怜,它虽然有翅膀,可再也不能飞翔!”

有的说:“我们应该把它送到花丛中去,让它在花中长眠!”

有的说:“我们应该在它死后给它举行一个特殊的葬礼!”

一直默不作声的小新说:“我想把它带回家,向我家旁边的养蜂人请教,看有没有救它的办法!”

……

孩子们的想法都很好,可是许多都不能实现。怎么办呢?在大家的商讨下,孩子们一致同意把它送到学校的花圃里去。

于是,我们排着队,让小新和小杰走在前头,用白纸托举着那只小蜜蜂,浩浩荡荡地向花圃走去!走到花圃旁,孩子们自动围成一圈,小新和小杰将蜜蜂小心地放在花瓣上,默默地看着。

我悄悄地站在他们一侧,轻轻跟他们说:“真的喜欢这只小蜜蜂吗?”他们点点头。

“可是,将它突然拍伤成这样,是对它的喜欢吗?”他们摇摇头。

在孩子们的沉默中,我说:“我们走后,这只可怜的小蜜蜂也许会奇迹般地康复,飞起来;也许,再过一会儿,就会死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只小蜜蜂只不过是一只会飞的小昆虫,当它在空中急速飞翔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黑影。和它比起来,我们是那么强大。很多时候,我们人类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时候,也许会不经意地伤害它们的生命!倘若有一天,随着物种的进化,我们人类也像今天的小蜜蜂一样,成为另一庞然大物面前的弱者,受到它们的追逐,我们该怎么办呢?现在,我们无奈地看着它的生命之花慢慢凋零,却束手无策,我相信每个人对如何爱护小动物、小昆虫都有了新的想法。”

在孩子们后来的日记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些话——

“爱护一个小动物,就应该用实际行动保护它,而不是伤害它!”

“爱,不等于占为己有。”

“任何一个小动物、小昆虫的生命都值得我们人类珍惜,它们的生命和我们一样珍贵!”

“……我的心里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原来小蜜蜂的生命和我们一样珍贵!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感受到呢?吴老师用鲜活的事例给我们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她想让我们知道,任何人都不能凭借强大的力量去欺负弱小,因为世界上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善待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小新说:“我是小杰的好朋友,如果我及时制止他的话,小蜜蜂就不会变成那样了!”

小杰既没有认错也没有谈感想,但是他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谢谢您没有严厉批评我。以后,我要认真读《昆虫记》,真正掌握观察昆虫的方法!”

看着孩子们虽稚嫩却包含着他们的理解和思索的话,再次回憶整个事件的经过,现在,我很庆幸——庆幸我在听到小杰将蜜蜂打伤的时候,没有简单地批评了事!如果当时我为了赶课,而简单地批评制止一下,也许孩子们不会有这么多关于生命的深刻认识。现在,我相信,能写下这些话的孩子,他们已真正把对小动物、小昆虫的爱包裹进自己柔软的心田!我也相信,能善待小昆虫、小动物生命的人,必然会真正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相反,连小昆虫都不爱护的人,又怎能期望他理解生命的真正含义!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昆虫记小杰小蜜蜂
读《昆虫记》有感
小蜜蜂去哪了?
约定
夜读《昆虫记》
夜读《昆虫记》
我的昆虫朋友
小蜜蜂请客
小蜜蜂便当
小蜜蜂
他鼓励了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