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叙事景观的感知分析

2018-01-05刘欣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场所景观环境

刘欣

人对景观的感知是景观叙事过程的关键步骤。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乡村叙事景观中,人与景观分别作为景观感知的主体与客体其各自的属性与要点,首先了解景观感知者自身的情况与特点,并通过分析景观感知的过程,总结乡村叙事景观设计的一些思路。

场所在传达信息时,完全依赖于人的感知经验。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认知外界环境的过程称为感知。在乡村叙事景观中,叙事内涵的传达依赖于人的感知解读。

一、感知主体的属性

景观的感知是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通过此过程获取景观环境的信息,整个过程离不开人作为景观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解读者。乡村叙事景观感知的主体是由各不同类型的群体与个体组成。

1.居民与过客。乡村叙事景观的感知群体:“居民”与“过客”是乡村景观人物中的两种身份,意味着不同利益群体,即不同解读视角:一是长期的、生活的感知,是短暂的、游览的感知;另一个是与乡村的兴衰紧紧相连,关注利益和兴趣相关的事物。乡村叙事景观是一部“东道主”参与演出,兼作观众,家园为舞台,这是乡村叙事景观与城市叙事景观迥然不同之处。

2.陌生与熟悉。根据群体对叙事景观表达的信息及对当地文化背景的接受程度,大体可划分为“陌生”与“熟悉”。

二、感知的客体属性

一个地域的景观是该区域文化、精神、经济、政治的浓缩体,是地域景观在形成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在心理上认可与接受的。

1.识别性。景观识别是景观感知的最初阶段,意味着地方的景观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如图1,蓝田瑶族风情园入口设计采用瑶族女人头饰元素尽显乡野与民族风情,且是风情园一个标志性构筑物。

2.神秘性。强化对人类本源特质的关注彰显景观含义,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当一道光明的光束射入狭窄黑暗的场景时,即是把所携带的来源:彼岸的生命信息带了近来,似乎带有一种神秘的和不可知的性质。

3.美感性。吴家骅指出,景观设计是对景观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提出研究景观美学的两个途径:一是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客观”反映人与景观的关系;另一个是从哲学与历史的角度审视景观观念的变迁,以发现欣赏和处理景观的原因及方法。

4.持久性。乡村叙事景观作为景观感知的客体在要维持需求层的持久性,首先从本土文化的原真性入手,对原味的文化形态的需求也较高。

三、感知的心理学基础

本文所论述的叙事景观感知基础来源:格式塔心理学,“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叙事景观的感知过程理解为:感知主体通过与生俱来的,对平衡、均衡、协调等感觉的一种先验的心理完形能力,创造性地组织感观材料的心理过程。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人意想中的环境。

四、感知的过程分析

叙事景观的感知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体对客体的感知,通过人的感官获取基础信息,心理意识和经验产生对景观的认知与理解,景观的初级认知。第二阶段是在前段的认知思维、行为的反应,达到深度认知,产生场所认同,从以下几个要素分析。

1.感官。人类的感观主要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构成对景观环境的最基础、最直接的认知。结合其他多种知觉的景观,必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等。

2.反应。这里的反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思维,一种是行为。思维反应即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知识体系、推理联想完成对景观的进一步认识。

3.情感。个人通过对自然、建筑等外在形式的感知而产生情感,继发个人对叙事内容的认同度,因此,对情感的考虑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之一。

4.场所认同。源于对地方中的事物及活动的参与,及深入了解与熟悉。其包含两个层面:物质的空间层面、心理的认同与归属感层面。在物质层面,如果一个地方能够满足人的生理机能的需求,并对其产生依赖感就会产生场所依赖;若一个地方使人的认同与归属感,与其记忆或情感深处的产生缔结时就发展出场所的认同。

五、结语

通过对乡村叙事景观感知的主客体和过程的分析,本文归纳几个方向和原则。第一,多感官的结合。将多种感官的景观合理融合,创造多维的情境体验,加深人们对场所印象记忆。第二,增加场所体验深度、广度。从简一印象到场所互动的展开多层次的感知。第三,多重体验方式。通过设计给予发挥、行动的多种空间,加强叙事景观的亲和力。第四,满足多重体验结构的需求。满足实现长期与短期,生活与游览等多重体验结构的需求。第五,平衡多方角色利益。巧妙处理村民、游客、开发者的多方角色的关系平衡,注重发展建设的长远利益。

(作者单位:无錫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场所景观环境
景观别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听的场所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远离不良场所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