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新难点
2018-01-05陈彦吉
陈彦吉
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校园网贷成为网贷市场的集中阵地,而高职院校网贷尤为突出,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加之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网贷公司在其野蛮的生长过程中,给高职院校管理带来诸多压力。“校园网贷”不仅加重了学生及家庭的负担,同时也给学生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大隐患。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财经意识,加强学生诚信和风险教育,已成为高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新难点。
一、研究背景
十年前,对“网贷”这个词大多数人还是陌生的,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市场的蓬勃发展,校园贷在校园持续热门。自2009年大学生信用卡被银监会叫停,银行被迫退出大学生信贷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金融平台、民间P2P平台乘虚而入。除了分期乐、爱学贷,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于2014年也推出蚂蚁花呗分期市场,其他购物网站也相继推出分期业务。这种以大学生为消费群体,通过为他们提供分期消费贷款或小额现金贷款,收取分期手续费或利息盈利,同时以“0担保、0抵押、到账快、申请简单”吸引了很多在校大学生。而网贷大学生主要群体是三本、大专(高职)。因为学生不懂得网贷利率计算,加之自控能力差,一旦逾期,网贷公司便罚息,最后利滚利,成了名正言顺的高利贷。
笔者从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十几年,近两年陆续发生班级学生网贷严重的事件,屡禁不止。2017年,我院针对校园网贷专门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及统计,收集到的全院200份数据显示,男生占58.2%,女生占41.8%,男女比例相差不悬殊。本次数据调查对象主要为大二在校学生,其数据基本符合校园网贷的真实情况。
一名网贷严重的学生讲述:“大一国庆的时候,有同学到宿舍走廊在一个QQ群里玩游戏,这个游戏是赌博游戏,我亲眼看到有人赢了几万,这个钱赢得太轻松,我被拉进了群里开始用生活费赌博,期间有输有赢,输了我只有找同寝室同学借。后来借不到就找外班同学借,外班同学给了发传单宣传,我才知道了校园贷。”据学生介绍,这些推销同学均为校园网贷平台的校园代理,他们都是在做兼职,开学之初是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尤其是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目前的校园贷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授信。有同学用了其他学生的信息,顺利从多个线上平台获得贷款,一年多时间本金加利息累计12万元,家里为了偿还他的网贷已经负债累累。学生在校内外宣传栏、墙壁、寝室走道等公共场所,以及QQ群、微信朋友圈上,随处可以看到借贷公司的放款信息。“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等诱人的贷款广告屡禁不止。高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及普通城市家庭,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是1000~2000元,由于“三观”都还不够成熟完善,金融知识相对匮乏、容易鼓动、警惕性不高,容易超前消费,因此高职学生成为网贷公司竞相争夺的阵地。
据网络报道,河南一大学生以同学名义贷款百万终以命相赎;杭州某大学生请同学出面贷款20多万拿去赌球血本无归;长沙一高校学生陷“贷款购手机”骗局40多人欠下37万元;湖北某大学生买手机贷3万滚成70多万负债;贵阳某大学生将个人信息借给同学去贷款28名大学生负债近百万。这些骇人听闻的报道近几年在各大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频繁出现,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除了政府和学校层面加强整治,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工作。
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高职学校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的“三观”作为常规管理工作紧抓不懈。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开展“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典型先进事迹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远离超前消费、不良消费等不良习惯,正面积极引导学生不盲从、不炫耀、不攀比,养成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
三、建立信息畅通的预警处置机制
通过各种有效信息途径,时刻关注校园贷业务在校园内的发展态势,定期监督排查学生参与校园贷的进展,发现不良校园网贷苗头,及时研判评估不良校园贷的潜在风险,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当面教育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告警网贷的危害性。对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建立特殊学生跟踪信息档案,及时与学生及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和学校配合教育督促。同时,配合学校保卫处禁止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不良“校园贷”业务。
四、建立健全资助体系
调查学生网贷的根源,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避免个别学生“因贫借贷”。笔者班上有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因为贫困网贷1 000块多,几个月下来累计需还款4 000左右,得知学生网貸原因和家庭实际真实困难后,及时在新学年通过贫困资助解决了一部分经济问题,并引导学生远离网贷,并建议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兼职勤工俭学。因此,对于这种特殊学生,高职管理者应该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满足学生拓展学习、校内外兼职、创新创业等合理的经济需求,以避免走上网贷深渊。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要让家长担起监护之责
毋庸置疑,家长对孩子消费观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消费习惯和经济理财观念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消费观。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有家长的职责,不应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不闻不问,觉得孩子都成年了,隔得远管也管不了。加之高职学生很多家长在外打工,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对孩子更是关心关注甚少,孩子爱的缺失比较严重。高职管理者应该定期通过手机、网络加强跟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尤其是特殊学生,和家长一起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作者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