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

2018-01-05陈际明刘衍诚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院校

陈际明 刘衍诚

新形势下,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面对应试教育的失利者,家庭教育的弱势群体以及来自单亲家庭和特殊家庭的学生,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切实加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改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有效保障,是保障高校稳定与安全的润滑剂。

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坚持以人文本,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随着新形势下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导致学生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一、高职院校人文关怀研究现状

尼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是较早提出人文关怀理论的教育家,她倡导教育者与学生之间进行榜样设置、进行对话、进行实践和认可关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是平等互惠的关系。教育者通过思想引领,教授教育对象生命的价值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一)大众化教育导致师资紧张,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

由于高校的继续扩招和生源结构的巨大变化,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主体意识。面对急剧增长的学生数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师资力量显得比较单薄,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缺少有效的疏导方式,学生思想教育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者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主流思想不突出,人文关怀停留在理论层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强调社会价值,突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强调个人在社会层面需要完成的使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人格塑造已经抓紧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教学中,重点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精神品质。

(三)研究不够深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时代脱节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不可缺少的理论支撑。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应该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通过有效的课堂教与学,营造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开设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社会实践,注重网络阵地的占领和宣传。

二、高职院校人文关怀研究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的复合型人才的有力武器。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推进剂。首先,能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在实践上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锻造大学生现代人格品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其次,有利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学生集体荣誉感,同时,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切实维护好学生的安全,让学生感受到人性化的教育,帮助辅导员做好良师益友的角色。最后,有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践,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手段和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培养懂得感恩、胸怀责任的技术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能让学生体会到学校是充满温暖的地方,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制度化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学校实现立艺树人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利于建设文明校园与和谐校园。

三、高职院校人文关怀研究的主要措施

对江西某高职院校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人文关怀教育主要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理论的内涵价值以及灌输方式机械等现象。结合实际情况,主要受到传统文化被市场弱化的负面影响,教育评价评估体系不健全等。按照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强化高职院校人文关怀,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共性共同发展的要求,倡导公平、言传身教的方式,给予合适的教育,具体的方式如下。

(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转变人文关怀的方式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在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学生生存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技巧。以情感导入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存价值的感悟。

(二)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搭建人文关怀的平台

學生思想的教育首先要突出学生行为主体的角色,校园文化活动要结合各个专业,结合学生的特长,按照不同时节,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利用5月25日世界心理健康教育日,给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文关怀,同时也可以给单亲家庭或者其他特殊家庭的学生更多的慰问和关怀。此外,对于刚入校的学生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做好新生安全知识教育,做好大学生专业课程介绍以及军训任务的讲解和布置。通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

(三)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突出人文关怀的时代特色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占领网络宣传新阵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强校园人文关怀文化环境的营建,突出人文特色。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把优秀的案例给予分享和宣传。借助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和快捷的传播方式,灌输人文关怀的因素,进而达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院校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