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思路研究

2018-01-05雷杰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理市洱海大理

雷杰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理凭借其优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条件,创建国际旅游城市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有关国际旅游城市的文献梳理,阐述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及类型。结合大理市旅游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理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优势、劣势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大理市创建旅游城市的策略。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大理正好处于“一带一路”发展线上的节点上。大理作为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旅游也发展较为成熟。云南省省委及大理市政府先后提出创建大理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创建大理国际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背景,对大理创建国际旅游城市,提升大理旅游综合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及类型

(一)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

对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我国学者大都认为国际旅游城市经济社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味高、具有超国界吸引力、城市综合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主要支柱产业,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众多,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的特点。但从不同角度来看,对国际旅游城市的看法也存在一些差异,有学者认为,国际旅游城市主要体现城市旅游的智能,而不一定是巨大的城市规模,不一定是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也有学者认为,国际旅游城市突出的特点是发达的旅游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环境,而政治及经济功能则可能相对有所减弱。

通过对前人的概念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国际旅游城市是旅游产业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环境优美,以及旅游职能完善且具有国际性。

(二)国际旅游城市的类型

国际旅游城市根据其影响范围,可以划为一级中心城市、二级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市。按照主题吸引物,进而将国际旅游城市分为五类:自然风光型、花园型、娱乐型、商贸型、文化型。根据城市的主要功能分类,可将国际旅游城市分为三类: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际商务旅游城市、国际会议旅游城市。综合大理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创建大理国际旅游城市的主要定位为,具备自然风光和文化型区域性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二、大理市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准,对国际旅游城市来说,区位条件往往会影响到游客的数量。大理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滇缅印孟国际旅游线路、泛亚铁路、桥头堡工程中重要的城市;大理市是滇西北的中心城市,大理是陆路连接滇西八地州和进藏的必经之路,以及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冲,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大理作为我国优秀的度假旅游城市,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较多。大理市境内有崇圣寺三塔这样的国家“5A”级景区,也有南诏风情岛、大理古镇国家“4A”级景区;苍山国家地质公园、洱海、天龙八部影视城、张家花园、蝴蝶泉、双廊古镇、喜洲古镇等景区。这些景区包含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宗教、名族风情。类型多样、质量良好,这些旅游资源类型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国际吸引力。在人文旅游资源上,大理市拥有传统的民族节日,三月街、火把节、绕山灵等传统固定的节庆活动。

3.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

近年来,随着大理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理市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也在不断增长。大理市2012-2016年这五年期间,游客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50%,2015年到2016年的增长率高达46.73%;在旅游收入方面,2012-2016年,年增长率都超过20%,2015-2016年的旅游收入高达51.33%。游客和旅游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大理创建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客源保障。

4.宜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大理市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l4.9 ℃,年日照时数2 227.5小时,年降雨量为1 051.1毫米,年均元霜期228天,同时还以风高著称,故有“风城”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游客选择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基础设施滞后、通达度不够

大理市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相对滞后。在铁路运输和客运方面远远落后其他同等级国际旅游城市。火车的班次少,运行速度慢,直达线路少等原因严重影响到游客出行的便捷性。在航空运输方面,目前大理机场开通的航线比较少,到截至2017年7月,开通的航线只有22条,而且没有国际航线,不能满足国际游客直达的需求。

2.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整体不高

国际旅游城市需要的服务管理人员的要求往往要高很多,旅游人员的素质水平会影响到整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但从目前来看,大理市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尤其是外语水平远远不够。

3.经济基础薄弱,高质量人员匮乏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大理市经济基础远远落后中东部地区的同等城市,薄弱的经济基础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的收入,进而减弱了对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地财政收入影响到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和对景区投资力度。

4.市民整体素质不高

市民素质是指,某一城市居民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一般由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所构成,它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大理市区,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礼仪意识等方面较为欠缺,市民公德意识还有待提高,言行粗俗、随地吐痰、高声喧哗、损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乱倒垃圾、乱挂乱晒、乱停乱行、乱扔垃圾,亂横穿马路、上公交不排队的现象经常发生。市民整体素质是一座城市的整体名片,也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体现。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国家宏观的政策背景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云南地处中国边境地带,大理市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一个节点上,充分发挥这一政策条件和地理优势,抓住机遇,可推进大理市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

2.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6年9月10日,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到大理调研时强调,大理市要按照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和要求,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期间,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阮成发在大理代表团讲话时强调,大理作为知名旅游城市,要借鉴先进经验,按照世界一流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好城镇。2017年大理市“两会”期间,会议提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创建大理国际旅游城市已被提上日程。

3.大理参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大理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为目标,按照文明城市考评硬件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理市辖区路网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全面实施交通解堵三年行动计划,投资12.69亿元,提升改造市政道路9条,新建市政道路5条,新增有效停车泊位5 260个,投放环保出租车200辆、新能源公交车辆48台。全国文明城市的建设将会改善大理市城市面貌,为大理创建国际旅游城市提供支撑条件。

(四)挑战分析(Threats)

1.苍山洱海生态破坏

苍山洱海作为大理的两张名片,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创建国际旅游城市,意味着大理市的知名度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知名度的提升必然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当大量的游客聚集大理时,对苍山和洱海的破坏是在所难免的,对苍山洱海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2.传统民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受到影响

大理市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有13个世居民族。创建国际旅游城市无疑会引入新思想和新文化,加之国际游客的入境旅游,必将会对大理的传统民族文化造成冲击,导致传统民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受到影响。

3.城市各部门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游客需求不断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对城市各职能部门的管理需求也会更高,城市的管理水平需要达到国际化,大理市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三、大理市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游客出行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当今社会,游客越来越看重出行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大大减少游客在出行时所花费的时间,且更加方便快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旅游的通达度。因此,大理市应该加快高铁的建设和优化火车班次,加快大理新机场的建设速度,积极争取开通国际航班。除了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大理市还应该加强周边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景区路线及公交路线,使游客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游览。加快大理洱海的截污工程进度,早日完成大理截污工程,改善洱海水质。

(二)提高有关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

国际化旅游城市需要一支具有高水準的工作人员作为基本支撑。为了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更好地为国际游客服务,需要打造一支具与国际化接轨的旅游从业人员,政府部门或者有关组织机构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提高旅游从业的员综合水平,在外语水平上应该加强重视。

(三)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市民整体素质

国际化旅游城市需要有国际化的管理水平,大理市政府需要对当前的行政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主要做到规范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市民的整体素质是城市流动中的名片,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城市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大理市与国际旅游城市接轨。想要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就要做到提升居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居民民主法治素质。如,制定市民公约,开展系列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宣讲活动等。

(四)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设

大理市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吸引物之一,加强民族建筑的符号、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的旅游开发。培养民族文化自觉性,鼓励当地少数民族积极参与旅游活动,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其知道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传承者要对自身严格要求,同时当地社区的旅游管理应当有民族文化传承者的直接参与,这样能避免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破坏。重视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好处,这样少数民族才能对自身传承的民族文化有自豪感,才能主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苍山洱海

可持续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过程中,要注意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开发苍山、洱海旅游的过程中,要合理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苍山洱海自我修复的承载能力,减少对苍山洱海的破坏,促进大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

猜你喜欢

大理市洱海大理
大理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洱海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大理市周城戏台及戏曲木雕考